讀書札記130108明治維新

登基詔書:開拓萬里波濤,佈國威於四方。

讀書札記130108

明治維新  (1994)

作者   呂理州

類別   歷史學 — 政治史

評級   C +

簡介

(甲)背境

1 國內狀況:朝廷 與 幕府

A 天皇「萬世一糸」,形式上擁有天下,全國行封建,幕末共約260藩。
(註:以400萬石 江戶藩 為首,次為73萬石 薩摩藩。)

B 江户幕府(AD1603-1867)嚴厲掌控京都朝廷,大政全出幕府,朝廷實同傀儡。
藩封分 親藩、譜代及 外樣大名 三級。幕府CEO稱「老中」,由譜代大名中挑選四五人輪流出任,如有需要則設立終極CEO「大老」。

 2 對外狀況:鎖國政策

A 聖菲利浦號(註:西班牙商船,1596因風暴漂流日本。)事件導致 豐臣秀吉 禁教,但不禁通商。

B 至江戶幕府初期,鎖國體制完備,政策包括:a 禁基督教;b 禁國人出國(註:禁造大船。)及返國;c 除中國及荷蘭人外,禁外國人來日;d 一口通商(註:只開長崎港);e 限制荷蘭人活動於出島(註:長崎港外人造小島),不准與國人接觸。f 不准進口基督教書籍。

(乙)維新事件簿

3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總司令 培里Perry 率領四艘軍艦(其中兩艘為蒸氣船)到來江戶,傳遞國書,要求友好通商、船隻補給和照顧船難。

日本朝野震駭,幕府首席老中 阿部正弘 破天荒地就此事廣徵眾議。
主流意見簡單地說就是攘夷!*** 部分意見認為應當立即抗爭 (註:以長州藩主 毛利慶親 及越前藩主 松平慶永 為最激。); 部分則認為應該虛與委蛇,待軍備充實然後驅逐外敵。 只有極少數人(註:薩摩藩主 島津齊彬 )主張開國。

「廣徵眾議」暴露幕府底氣不足,論議橫流,政局動盪,自此時起。

4 翌年培里重臨,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 條約內容:
a 開放兩個港口,即北海道箱館(ie函館)和伊豆半島下田,提供船隻補給;
b 美國可派領事駐下田;
c 美國享有最惠國侍遇。
條約並無提及通商事宜。

同年日本先後與英國、俄國及荷蘭簽訂相同條款約定。
幕府因簽訂屈辱條約而威信下降,各路「雄藩」起而挑戰權威。

5 幕府(及少數雄藩)為了回應外部挑戰,立即展開洋務運動***, 建造新型大帆船,購買蒸氣船,創立洋式海軍,設立軍校「海軍傳習所」,並派出留學生。

6 美國首任總領使 哈里斯Harris 於1856扺日履新,並要求訂立通商條約。

雄藩們原則上同意此事,但以獲得天皇批准為前提。 出乎幕府意料之外,保守的 孝明天皇 堅定地拒絕批准,幕府勢成騎虎,被迫「違勅簽約」。
雄藩們立即取作口實,鼓動攘夷,提出權力訴求。

7 適逢十三代大將軍病危,引發繼嗣危機。

雄藩們支持一橋家 德川慶喜 繼位,稱「一橋派」; 幕府重臣們支持紀伊家 德川家定,稱「南紀派」。 兩派鬥爭激烈,最終家定當上大將軍,彥根藩主 井伊直弼 上位大老。

井伊鐵腕人物,為了重建幕府威權,打擊雄藩氣焰,發動大規模整肅運動,是為「安政大獄」。***** 被處分者共一百多人,五名藩主被敕令隱居反省,許多志士被殺,包括遠見卓識的越前藩士 橋本左內 及青年兵法家 吉田松陰。

8「安政大獄」手段狠辣,種下禍根。
雄藩激於義憤,由攘夷而進一步倒幕!***
1860年春,井伊在60名武士護衛下在江戶城櫻田門外被18名水戶脫藩浪士刺殺!是為震驚天下的「櫻田門外之變」。****

此變啟動了幕末腥風血雨,「倒幕派」與「佐幕派」相互較勁,連串暴力及暗殺行動最終使得維新志士泰半凋零。

井伊死後,幕府無人,趨於軟弱,雄藩們益發肆無忌怛。 激進派提出「尊王攘夷」***口號,催生了明治維新運動。其實所謂「尊王」,不過是「倒幕」的替用詞。

9 攘外戰爭
薩摩位於九州鹿兒島,乃是天下第二大藩,挑戰幕府的野心最大。
1862薩摩藩主之父 島津久光 率兵入京,請得聖旨,敕令幕府改革!此舉令幕府武名掃地,薩摩則領袖風騷。

島津護旨至江戶,回程時在神奈川生麥村發生意外,四名英國遊客死傷,史稱「生麥村事件」。***

1863將軍亦進京,一面鎮壓雲集京都的各路志士(註:當時流行暗殺佐幕份子的「天誅」活動),一面求請聖旨,加強統治合法性。
不料幾經折衝,獲得的竟是責令攘外的聖旨!

尊攘派頭領長州藩二話不說,率先開戰,下令炮擊下關海峽往來洋船。此舉招來美法3艘軍艦還擊,龜山炮台被毀。
翌月,7艘英艦前往薩摩為「生麥村事件」追討,引發「薩英戰爭」。*** 此役竟然打成平手, 雙方識英雄重英雄,相互往還,英國尋且協助薩摩整頓軍備。

攘外戰爭令薩長二藩改變態度,從此絕口不提攘夷,轉為倡議改革開國。

10 翌年發生幕府特務組織「新選組」誅殺尊攘志士的「池田屋事件」***。
長州藩三名家老率兵入京,請求朝廷為尊攘派平反。 與幕府會津聯軍激戰於蛤御門,史稱「禁門之變」***。 長州敗,死傷枕籍。

幕府號令天下征伐長州,是為「第一次征長戰爭」。
漏屋夜雨,適時又逢英美法俄四國聯合艦隊17艦來攻,戰四日,長州大敗,沿岸炮台盡毀。

幕長兩陣對峙之際,薩摩藩士 西鄉隆盛*** 隻身入長州軍營向 高杉晉作 勸降。長州投降,三家老切腹。

第一次征長戰爭根本沒有開打,西鄉膽色既令長州人佩服,實際上又保存了長州實力,兩藩武士從此惺惺相惜,在土佐藩士 坂本龍馬*** 牽線下暗通聲氣,結成「薩長同盟」***。

1866幕府發動第二次征長戰爭,薩摩拒不出兵,幕府竟接連戰敗。

11 同年家定病逝,德川慶喜 繼任為十五(末)代大將軍。
1867孝明去世,明治天皇*** 15歲登基。

坂本龍馬提出「船中八策」***首倡「大政奉還」。
幕府縱觀大勢,於是主動奉還大政。*****

幕府希望在君主立憲大格局下仍能把持政權,倒幕派則希望將幕府徹底拉下馬,確立新政。

薩摩藩主 島津忠義 會同長州、安藝,親率三藩兵馬入京發動政變。 經過有限度內戰(註:雙方共8,263人戰死),幕府全敗,納地下台。

12 朝廷遷江戶,改名東京。天皇去髮髻著西服,頒「薙髮脫刀令」,皇后去黑齒,朝野氣象更新,大步邁前。

1869在雄藩領頭下各藩奉還版籍,廢藩置縣***,維新功成。

明治建國方略「五條誓文」:
a 廣興會議,萬機決於公論***;
b 上下一心,盛行經綸;
c 自武官以迄庶民,各遂其志,勿倦人心;
d 打破舊來之陋習***,立基於天地之公道;
e 求知識於世界,***以大振皇基。

掌門之言

明治維新多波瀾,英雄血淚灑斑斑。本書是一首大時代史詩。
反觀百日維新中國士大夫整體表現……

記得十年前讀這本書,由晚上七時半開卷,一口氣讀完,不覺東方已白,看看時鐘,又是七時半。
很精彩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