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30114告別施捨

衣裳已施行看盡   針線猶存未忍開

讀書札記130114

告別施捨  A  Farewell  To  Alms  (2008)

Gregory Clark

類別:    經濟史

評級:    B

簡介

(甲) 馬爾薩斯陷阱

1 根據 邊際報酬遞減定律 —– 在其他生產要素固定的情況下,增加某一種生產要素的供給會導致總產量增加,但邊際產量會遞減。

在工業革命之前,土地是首要生產要素,其供給基本上是固定的。在技術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勞動人口的增加,每個工人的產出將會下降。

在市場經濟中,邊際產量等於工人工資。**** 因此,隨著勞動人口的增加,工資將會下降。  最終,隨著人口增長,人均物質收入將會下降。

2 馬爾薩斯模型的前設*****

A 每個社會的出生率是特定的,由其生育習慣決定***,但會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例子:歷史上東亞與西歐出生率相近但生育習慣迥異。東亞早婚而殺(女)嬰;西歐晚婚而不殺嬰。

B 每個社會的死亡率會隨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C 社會物質生活水平會隨著人口增長而下降。

3 在馬爾薩斯模型中,出生率的上升總會帶來實際收入的下降。

相反,任何限制出生率的因素都會導致實際收入上升。****

只要出生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實際收入的下降使得預期壽命變短(即較高死亡率)。由於人類貪利怕死,通過限制出生人口,可以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和預期壽命。

事實上,所有社會都不自覺地實施某種節育措施。 所以,那怕是歷史上最貧困的社會其物質生活水平仍明顯高於基本生存線。****

4 結論:

A 在技術不變的情況下,社會人口總數與實際收入都呈現穩定,是為均衡。

B 在技術改進的情況下,實際收入上升導致人口快速增長,人口增長到了某個限度,便會反過來壓抑實際收入,從而形成新的均衡。

在新的均衡,總人口增加了,但實際收入變化不大。

換句話說,技術進步帶來的短期收入增加不可避免地被人口增長所抵消。*****

5 同理,死亡率的上升總會帶來實際收入的增長。相反,任何削弱死亡率的因素都會導致實際收入下降。

所以,賢明政治、國際和平、良好風俗總會導致實際收入下降;而劣政、戰爭、壞俗則導致實際收入上升。***** 此點非常違反直覺!

例子: a 中古西歐較長的實際收入增長時期正是黑死病肆虐的年代。

b 歷史上的盛世(如清之康乾,英之伊維。) 只體現為總國力與上層建築的充盈,基層人民生活並無實質改善。

(乙) 經濟史印証

6  工業革命之初(約AD1800年) 世界人均福利并不比十萬年前高。*****

當時世界人口的預期壽命為30歲,比采獵社會的35歲為短。

采獵社會非常平等,成員間物質生活水平幾乎沒有差異。但在農業社會中,收入不均現象非常普遍,富有階層收入不斷上升,但是平均收入維持不變。

例子:歷史上中國農民一貫赤貧,但明清皇室遠富於秦漢。

7  AD1250-1800間英國最富有階層子女存活率為最貧困階層的2倍。推動人口由社會上層向下層流動,將上層社會的素質擴散到基層*****,此為英國工業革命成功的社會條件。

反觀中國和日本,富人與窮人生育率無大差異,人口結構穩定,沒有下移跡象,基層素質無從提升,局限了社會革新的潛力。

8 當今之世,技術與資本易於傳播流通。然而,促使人們合作生產的社會素質不易被複製。究其原因,在於各個社會均有其悠久的歷史。

現代生產線作業流程緊密,產品往往經過多人之手,任何一人均可毀之壞之。要保証生產順利,工人必須維持低誤失率。因此,勤奮、守紀律、責任心等素質實為社會成功的條件。

例子:二戰後日德兩國高速重建,有其勝因。

9 恩格爾定律:一個家庭愈貧窮,她花在食品上的支出份額就愈大。*****

如果一個社會的支出80%花在食品之上,那麼就需要80%人口從事農業。所以社會愈窮則愈多人務農,愈多人務農則愈窮,這就是「農業大國」的秘密!

掌門之言

這本書可以說是馬爾薩斯《人口論》的當代版本,看得人十分悲觀。

它以經濟史資料說明人類由石器時代起,迄工業革命前夕,人均收入並無實質進步。此點非常違反直覺,然而言之成理。

現代先進國人均收入得以維持高水平,原因不在於生產技術不斷提升,而在於生育得到節制。****

某些非洲國家獲得了現代生產技術,但沒能節制人口,其人均收入反而低於石器時代。結論:無國界醫生誠然志行高尚,然而效績徒勞。

這本書是經濟史,不是經濟學,可以通讀。因其獨特見解而大有興味,好奇心讀者不要失諸交臂。

附錄

元稹   遣悲懷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