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虱劇談空自許 聞雞浩歎與誰同
讀書札記130221
哈啦與抓虱的語言
Grooming, 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1998)
Robin Dunbar
演化生物學
阿Sim評級 C
阿Sim簡介
作者鄧巴以「閒聊」(Gossip)解釋語言的起源及其與腦容量的關係, 推論過程有趣。 雖然未及 華特森 的「滾滾豬公」(Lyall Watson, The Whole Hog) 那般生動過癮, 但語言作為遠距梳理(見後文)與豬群報平安的鳴叫聲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各位已婚人士可由此領悟伴侶作為高智能人類的奇妙之處。
人類腦容量一直是演化生物學一個有趣的課題。 對於人腦容量出奇地大(靈長類的腦容量與身體比例比一般哺乳動物大9倍,比昆蟲大12倍。腦袋重量佔體重約2%,而能量消耗則佔20%。) ,傳統解釋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如辨識食物分佈,天敵出沒的地方等等。
另一種較新而甚具解釋力的學說:那是為了支持複雜的社交生活。***
約一千萬年前氣候突變,溫度急降而濕度變乾,令森林面積大幅收縮。 森林猿口過剩, 加上猴類演化出消化未熟水果中單寧酸之能力, 令猿類在食物爭奪上處於劣勢。 部分猿類被迫生活在較易被擒掠的大草原邊緣。 擒掠壓力令該等猿類演化出群居生活,並且組織緊密的防守聯盟作為適應策略。 互相梳理毛髮原為建立聯盟的手段。***
「梳理」雖有實用性,但作為社交活動則更加重要。 猿類透過梳理去了解成員的行為模式及其與自身的關係,以便評估如何聯手抗敵。*** 聯盟的建立需要透過互相認識,並提高忠誠度作為支持。
一般社交性物種約花10-20%時間去進行梳理。 梳理會刺激身體製造腦內啡, 令被梳理者心境放鬆及產生微弱的興奮感。 由於同一時間只能梳理一個對手,而且被梳理者在過程中極容易受襲,所以受者需對梳者要有相當的信任度。***
受限於梳理所花的時間量,除人類外,其他靈長類最大之團體成員數量可達55名左右。 鄧巴指出哺乳類動物的腦袋中,以靈長類的新皮質佔腦容量的比例最高(由50%至80%)。 而哺乳類新皮質比例與平均團體大小呈正相關。****
以此推算,人類的團體成員數目應為150人, 此推論數目稱為鄧巴數值(Dunbar’s number) 。 ***
鄧巴以腦容量估計原始人類的新皮質比例, 並以新皮質及團體關係的公式推斷出: 三百萬年前的「南猿」團體大小與現時黑猩猩相若(為60名)。 二百萬年前「巧人」出現,團體增加至80人左右。 其後展開長線升浪,直至十萬年前,已高達150人。 再推斷出當時人類需要花40%時間在互相梳理上面。***
近代科學家大部份認為人類是唯一具有語言能力的物種。 對於其他動物(e.g. 黑猩猩)何以不具備語言能力,一般解釋為由於牠們欠缺心智能力。
擁有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 的個體即表示他有能力了解另一個個體的想法。**** 即是說, 你的心理狀況對我的心理狀況有所了解。
舉例: 我相信你 知道 我認識的某事物。
這就是意圖(intensionality) 順序。*****
電腦具有零度意圖(zero-order intensionality),它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心理狀況。
在1980年代初期,心理學家開始相信兒童並非生來具有心智理論,而是來自後天學習。*** 為了測試兒童是否擁有心智理論,心理學家發展了“錯誤信念測驗” 。
false belief test, 實驗短片
自閉症者便是缺乏心理智論的人,他們持續不能通過錯誤信念測驗,而且無法從事假想遊戲,自閉症者患者眼中的世界是透明的。
「策略性欺騙」在舊世界猴與黑猩猩身上都能觀察到,反映出他們都最少擁有第二層意圖,甚至更高層次意圖 (e.g. 狒狒懂得背夫偷漢)。
對於語言的演化時間,一般有兩種說法:
1) 考古學家認為語言約產生於五萬年前, 理據在於當時「舊石器」發生戲劇性的改革,以及葬禮的變化。 (e.g. 陪葬品的出現。)
2) 解剖學家則估計在二十五萬年前,當時智人的大腦左右半球出現不對稱的狀況。 i.e. 左邊比右邊大。
鄧巴指出語言應該經過長時間才緩慢地出現, 而不是某些新突變的結果。
在早期, 聯絡的叫聲就好像一種遠距離的梳理,漸漸因時間壓力而增加,並至今日成為主要的梳理模式。 故此早期口語化的梳理(即語言),應該是用來聊天和說閒話的。*****
阿蟬之言
本書易讀有趣,尤其講述心智理論那 一節甚為過癮,適合各家長閱讀。的若發現子女早於三歲已懂得講大話,則他可能是天才兒童。 若他講的大話能成功呃到閣下則….
本書後半較長氣,讀者可擇而閱之。附上youtube短片一條,可看看經典的錯誤信念測驗。
附錄 陸游 「病起書懷」
酒酣看劍澟生風,身是天涯一禿翁,捫虱劇談空自許,聞雞浩歎與誰同,***
玉關歲晚無來使,沙苑春生有去鴻,人壽定非金石永,可令虛死蜀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