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130330營銷淺說(二)
為何要買?
鍾導師供稿
為何要買?
購買一定有其背後的動機。 從最基本的層面去探索,就是「需要」。 換句話說,就是生活之所需。 許多基本物資,如水、食物、衣物、住房……,均是生活所必需。
從歷史探索人類對生活物資的需求,可以發現大部份需求是依據社會的成長型態而產生出來的。*****
石器時代,族群為了採集和狩獵,使用了石頭作為工具和武器。 石器成為必需物。 後來的銅器、鐵器及至現代的電子製品,出現的道理都共出一轍。
基於上述的見解,我提出「為何要買?」作為思考切入點:是我們真的需要買?還是我們要適應社會的變遷才需要買?***
小時候,老師教說:衣、食、住、行是人活所必需。
隨著人類社會的成長,組織型態的轉變,這些需要從實用層面逐步推向不同的文化層面。***
衣服原本為了保暖,適應氣候變化,邁進文明後發展成為區分階級,追逐潮流的手段。
食物原是為了獲得生命營養,後來變為追求美味囗感。 (某些「垃圾食品」甚至可能違背了營養功能。) 最終也成為顯露或炫耀身份的工具。
住所(房子,洞穴)本來只是為了取求安全,後來變為求取舒適,再變而為身份的象徵。
行指交通運輸,因為地區貿易而有所需。 交通工具的出現,讓商品得以流通,根據經濟學原理,交換增進了總體效用。 如火車的發明,使煤炭和礦產的運輸成本大幅下降,促進了社會繁榮。 但現今的轎車、遊艇、私人飛機,不就成為富豪身價的標誌了嗎?
在歷史的進程中,產品從欠缺需要轉變為有所需求,創造出巿場。 從實質需要,演變成不同層面的心理文化需要,又進一步創造出更廣闊的商機。****
進入現代的購物商場,商品琳琅滿目,覆蓋全面生活,消費者的內心被這形形色色東拉西扯,七上八落,不能自持。 是真實需要?還是心理需要?有可能已混淆不清了。 潮流競逐虛榮,我們淹沒其中,隨波逐浪。
試看今天有些商品的廣告, “讓妳瞬間回復青春。 " “在這個車廂內,創造你家庭的幸福美滿" “你想實現你的夢想嗎?我們一定幫到你,立即致電xx財務。"青春、家庭幸福和夢想可以這樣達致的嗎? 這說明了,為求銷售業績,商人無所不用其極,惑亂真相,攻心為上。
什麼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銷售帶來衝擊,同樣也帶來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