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502
吃蟲違反本性—–甚麼都能吃(三)
A字人執筆
以下資訊出自「什麼都能吃:令人驚異的飲食文化」。
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 (1998)
作者: Marvin Harris
1《什麼都能吃》的作者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人類學時,曾讓學生傳閱一罐日本油炸蚱蜢,結果給校長制止,理由是 “要是有人生了病,他們可能會把我和整個學校一狀告上法庭”。 其他人也勸告作者 “吃昆蟲是違反本性的。”***
也許由於 “靈長目” 可能從 “食蟲目” 的 鼩鼱 演化而來,昆蟲都是牠們食物組合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 即使是抗拒吃蟲最力的歐洲人,亞里士多德對吃蟬就很在行,認為蟬幼蟲在最後一次脫皮前的味度最佳。
在營養來說,昆蟲的熱量、蛋白質和脂肪媲美甚至勝過紅肉;*** 比起甲殼類,在儲存蛋白質的功效上,昆蟲更勝一籌。 一個人必須吃下3.3公斤的河蝦來維持日常所需熱量,吃有翅膀的白蟻只需500克。
2「為什麼人類硬是抗拒吃昆蟲?」
也許是吃昆蟲也有它的難度,昆蟲殼由不能消化的 “幾丁質” 組成。 解決的方法是趁還是幼蟲或者蛹的階段吃掉;也可以把成蟲的腿和翅膀拔掉再吃,而未能去除的幾丁質可以充當膳食纖維,幫助消化。
另一個理由是蟲子身上有致病的病原體,如真菌、病毒、細菌、原生動物和寄生蟲。 其實肉類也帶有類似的污染問題,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把它煮熟。***
科學家發現某些蟲類帶有致癌物質,亦有人對某些昆蟲有過敏反應。 但科學家亦發現了蘑菇,牛排也含有致癌物,小麥、花生、海鮮也會令某些人產生強烈的過敏反應。
3〈最佳覓食理論〉
以上抗拒食用昆蟲的理由可能沒太多說服力,不如檢視食用昆蟲的成本效益。
生態學家為了解釋生物對各種食物的取捨行為,創造了“最佳覓食理論” Optimal foraging theory。 根據此理論,採獵者只會捕捉採獵過程中扣除時間,處理等成本而能夠提供正熱量的物種。****
例子:
處理時間(小時) | 熱量(卡) | |
野豬 | 2 | 20000 |
食蟻獸 | 2 | 10000 |
蝙蝠 | 2 | 500 |
假設森林平均每4小時出現一頭野猪,獵人開始捕獵野豬的時候,遇到了一頭食蟻獸,他究竟應該轉而追逐食蟻獸,還是守候一頭野豬呢?
如果4小時內獵人只獵野豬,獵人的可預期報酬為:
20000卡/(4小時尋覓野豬+2小時處理野豬)
= 20000卡/6小時
= 每小時3333卡
如果獵人暫停捕獵野豬,捕捉食蟻獸後再繼續狩獵野豬,獵人的可預期報酬為:
(20000+10000卡)/(4小時尋覓野豬+2小時處理野豬+2小時處理食蟻獸)
= 30000卡/8小時
= 每小時3750卡
整體報酬提升了,獵人不應放棄食蟻獸。
獵人獲得食蟻獸後又遇上了蝙蝠,獵人應該捕獵蝙蝠嗎?
(20000+10000+500卡)/(4小時尋覓野豬+2小時處理野豬+2小時處理食蟻獸+2小時處理蝙蝠)
= 30500卡/10小時
= 每小時3050卡
整體報酬下降,獵人應該放棄蝙蝠。
最佳覓食理論推測,只有在新項目能夠帶來整體效益時,覓食者才會在自已的覓食清單添加新項目。*** 野豬變得稀少了,覓食者才會考慮效能較低的項目。
4巴拉圭東部的阿契印第安人Aché Indians,獵食清單上只有16項,由65000卡的 環頸西貒 到946卡的 棕櫚果。 如果只獵食熱量最高兩項—環頸西貒 與 鹿,報酬為每小時148卡,因為牠們罕有。 阿契族人於是要獵食其他物種以維持生計。
森林中的可食物何只16種,但根據最佳覓食理論,經過長期修訂,值得採獵的食物為16種。 一旦高價值的項目減少或消失,低價值項目就被重視;相反高價值項目增多時,低價值項目的採集量就會減少,甚至置之不顧。
昆蟲雖然容易捕捉,而且營養價值高,但當生態位有大型哺乳類、魚或者小型的脊椎動物,捕捉昆蟲就變成浪費時間了。 沒辦法取得大型脊椎動物的社會,如熱帶雨林的居民,最常食用昆蟲和別的小生物。 歐洲在中世紀以後已經有充足的肉類供應,甚至因此捨棄了馬肉,何況昆蟲呢?
5結語
歐美人士對昆蟲的厭惡和穆斯林厭惡豬的態度並無二致。***
一種生物會被視若神明還是被厭惡,取決於它的剩餘用途或害處。 一頭活的印度牛能夠帶來小牛、牛乳、牛糞和畜力,就被神格化。 一匹活的馬可以耕田和贏得戰爭,就成了高貴的動物。 一頭沒吃掉的豬卻一無是處,所以被人標籤為骯髒的動物。
沒吃掉的昆蟲更會吃掉田裡的作物,盤中的食物,吸你的血,你不吃牠們,牠們就吃你。 不吃昆蟲的族群,就與昆蟲立下不共戴天之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