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0601
基督的勝利(一) —– 暴君焚城錄
蕭律師執筆
〈掌門之言〉本文是基督教的發跡史。***
耶穌基督 Jesus Christ (約為BC4 – AD30) 加利利人, 本為猶太教拉比(ie經師) ,因與祭司階層 法利賽人 不合,以 “蠱惑人心” 罪名告上 羅馬總督法庭,被判處十字架刑罰(註:專為處死奴隸而設的酷刑。) ,以身殉道。
不數年,耶路撤冷猶太教總舵展開清教,將 “加利利派” 逐出聖城,*** 門弟子被迫離散,足跡遍天下。怎料 “道興於窮” ,教門因緣際會,亦遍傳天下。
當時的基督教教義非常粗疏,原則上不過 “末世” 與 “天國”兩說。*** 因何緣會福音得以盛傳八方? 全靠羅馬人的社會結構「奴隸制度」!****
羅馬掃六合,一天下,以地中海為內湖,成就歷史上罕見的霸業,何等風光!但是那驚世的事業卻建築在殘酷的人身和經濟剝削制度之上。 奴隸制度本來行之久遠,並非新生事物,但是羅馬人把它發揮到極緻! 羅馬的奴隸制度規模之龐大,系統之嚴密,軍事監督能力之高強,均遠遠超越前代水準。
吉朋子名言:「羅馬是被自身的體重壓跨的。」*** 它的敗亡,就像人類歷史上大多數輝煌事業一樣,為內部因素所牽引。 基督教的興起和羅馬帝國的衰亡正是 “蹺蹺板” 的兩端,***** 反映著社會內部力量的推移變動。
資料來源:惡名昭彰的皇帝(作者:塩野七生;譯者:譚士晃)
迷途帝國(作者:塩野七生;譯者:鄭維欣)
基督的勝利(作者:塩野七生;譯者:鄭維欣)
古羅馬的宗教觀
古羅馬信奉多神教。 多神教與一神教的不同,在於一神教連信眾日常生活都加以規範。 羅馬教的眾神,就是古希臘的眾神。 衪們的角色,只是保護者而已。 所以古羅馬容許宗教自由,只要信教不造成社會不安即可。 希臘傳來的 狄歐尼索斯(酒神)信仰叫人暢飲葡萄酒,醉後狂舞,帶來不良影響,因而被徹底鎮壓,乃至絕跡。
在不斷征服其他民族的過程中,羅馬無法抗拒相繼來臨的他族神明。 對於別的民族宗教,羅馬人即使不皈依,也不禁示信眾設置禮拜堂或神殿。 在紀元前後的一個世紀,相當凱撒與奧古斯都年代,可能是羅馬人宗教觀念最開放的時代。
作者認為羅馬人後來之所以鎮壓基督教徒,並非因為他們信奉的神明與羅馬人有所不同,而是因為他們組成疏離於主流社會的集團,並做出反社會的舉動,在羅馬人心目中,那就等同犯罪了。***
羅馬帝國曾有一段由明主統治,後世稱為「五賢君時代」。在這時期裡同樣有鎮壓基督教徒的政策,但其用意並非宗教壓制,而是抑止反社會活動。 鎮壓對象也不是信教的個人,而是認定宣教為個人使命,並付諸實際行動的主教和高級神職人員。
1 尼祿與羅馬大火
公元64年七月十八日,首都羅馬城發生了一場大火,前後燒了九天,全城三分之二被焚毁。當時的皇帝 尼祿Nero(AD54-68在位) 為了轉移民眾的不滿情緒,引發了有名的大量基督徒殉教事件。
基督教的誕生大約在公元33年,信徒開始傳教活動。 羅馬人認為基督教只是猶太教分支,只要他們不造成社會不安,會採取包容方針,但寬容並不表示贊同。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不同,是猶太教不熱心傳教,而基督教卻極之熱心。 基督徒相信自己的使命,是要把世人從可憐的處境中拯救出來。
羅馬人絕大多數不是基督徒,覺得基督徒「多管閒事」,和傲慢不馴。 在基督教的 “彌撒禮”中,以葡萄酒和麵餅作供奉,經祭司祝福過的麵餅是基督的肉,葡萄酒是祂的血。*** 在羅馬人眼中,吃犧牲者的肉和飲他的血是野蠻的,對基督徒的嫌惡,接近唾棄的程度。
歷史學家 塔西圖斯 眼中,基督徒是羅馬人創設的共同體制度的亂源,晦暗兇惡的敵人。
尼祿時代羅馬城的基督徒社區較猶太人的來得小,氣勢也較薄弱。而且,他們也沒有像猶太人一樣,能獲得皇后 波貝亞 的庇護,要轉嫁縱火之罪,不會引起太大的反彈。 尼祿控告基督徒的罪名中,除了縱火之罪,還有一項「憎惡人類全體之罪」。***
迫害基督徒
尼祿將幾名公然自稱是基督教徒的人捉著,嚴刑拷打,迫使他們自白,再加以審判,然後由司法機關判以死刑。 這次殉教的人數,據現代研究推算,約在200-300人之間。
尼祿不僅是要單純地執行死刑,還要按照傳統, 把刑場變成殘酷表演的場地。 於是,梵諦岡的競技場成了公開的刑場了。
部份基督教徒身上披上野獸的皮毛,死於一群野狗的利牙之下。 其餘的人則被釘在十字架上。 還有部份人被留下來作為夜間表演用,一個一個被綁在樁子上面,活生生地燒死。
《暴君焚城錄》
加諸基督徒的酷刑在公民的心中引起的震憾,和尼祿的預期有著極大落差。 塔西圖斯即使不相信尼祿縱火,也認為尼祿的殘酷懲罰,並不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而只在滿足個人的殘暴慾望。 尼祿本來打算藉著將人們唾棄的基督教當作縱火犯,來降低公民們對自己的懷疑,但是他完全失算,反使 “尼錄教唆縱火” 的流言四處流傳,是廹害基督教徒的始作俑者。***
由於公元64年的迫害事件,基督教徒稱尼祿為「敵基督」,對他極為反感。 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同時也被改編為電影的《暴君焚城錄》,就是從這個觀點來描繪的。
不過,尼祿迫害基督徒只限於首都羅馬之內;由 尼祿死亡 到 圖拉真Trajan皇帝(AD98-117在位)登基為止的34年間,雖然有神職人員遭驅逐出境,但沒有任何人因基督教徒身份遭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