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0618
傑弗遜傳(9) 傑伊條約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五)—–《傑伊條約》與傑弗遜的東山再起
上回講到,傑弗遜在政爭中連番失利,黯然引退。 漢密爾頓則躍馬提槍,一舉平定「威士忌之亂」,雄姿英發,非常有型。
傑弗遜引退的其中一個原因,與當時外交上親英或親法的「路線之爭」有關。
話說當年獨立戰爭之時,北美殖民地與法國、西班牙及荷蘭結成同盟。 1782年9月,戰爭其實已經接近尾聲,美國遂派 富蘭克林、傑伊和阿當斯為代表,與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在巴黎進行聯合和談。 期間美國代表認為西法二國心懷叵測,遂與英國私下密談。 適逢當時英國方面主張用兵的托利黨大選失利,新上台的輝格黨改弦更張,企圖離間美、法關係,以便專心對付歐洲宿敵。 於是二國訂下密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兩國劃定北美屬地邊界,並於1783年9月3日正式簽署,史稱「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1783)。*** 法西代表事後當然大呼「無癮」,法國與美國表面上仍有諸多合作,但卻種下了嫌隙。
《巴黎條約》簽訂後,英國雖承認美國的獨立,唯雙方的敵對狀態仍然沒有結束。大英海軍為封鎖法國大革命,攻擊欲前往法國的美國船隻;美國則在法國支持下對英國的船隻進行私掠;駐美洲英軍則在美國沿海地區進行反私掠。 接連的衝突讓兩國隨時有可能再爆發一場大戰。
1793年,歐洲大陸正當風起雲湧之時。 第一次反法同盟成立,英國與神聖羅馬、普魯士、薩丁、荷蘭和西班牙等國聯合向法國宣戰。 一如其他議題,當時聯邦共和兩黨對支持哪一方存在分歧。 這除了是外交形勢的判斷外,還包括意識形態的問題,即對「法國大革命」的評價和取態。***
以傑弗遜為首的共和派,認為法國大革命的精神,與美國「反英抗暴」的立國壯舉本是一脈相承,兩國同氣連枝,亦一直保持著同盟關係。 況且當年獨立戰爭,法國以大俠 拉法葉 為首的「自由派」千里馳援,拯黎民於英寇鐵蹄之下,今日彼等與英國開戰,美國在情在理有責任支持法國。
以漢密爾頓為首的聯邦派則持現實主義觀點,認為 “友無常友,敵非常敵”。 主張應趁英國忙於歐陸戰線,無暇西顧之時,把握機會,以疏遠法國為條件,與英國正式締結和約。 兩派相爭,結果聯邦派得勢,這也成了傑弗遜引退的一個重要緣由。
廟算既定,1794年5月,華盛頓派聯邦首席大法官 傑伊John Jay,出使英國。 傑伊是《聯邦黨人文集》的三位主要作者之一,立場親英。 他是簽訂《巴黎條約》的三名美國代表之一,並曾於「制憲」前擔任「美國外務卿」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Foreign Affairs一職,傑弗遜辭職之時,亦由他署任國務卿,是個經驗豐富的外交幹才。
1794年11月19日,傑伊成功與倫敦方面締結和約,史稱《傑伊條約》Jay Treaty。*** 條約有幾個重點:1. 英國從美國西北地方撤軍,並賠償美國船隻被劫掠的損失;2. 密西西比河向英美兩國開放;3. 美國禁止在國內港口裝配針對英國的私掠船;4. 美國在英屬東印度群島享受最惠國貿易優惠;5. 超過70噸或運載棉花、可可、食糖等商品的美國船隻,均不得與西印度群島貿易。 華盛頓和國會權衡再三後,最終還是有條件地接受了。
後世的歷史學家一般認為,就客觀現實而言,大英帝國縱然是失去了北美十三州,仍是非常強大的世界霸主,在七海之上鮮有敵手。 是以條約雖令美國喪失了不少利益,但卻避免了再經歷一場可能的大戰。 尤其是在「威士忌之亂」後,聯邦主義者都希望國家可以維持較為穩定的局面。 《傑伊條約》撤除了英國具威脅性的軍事據點,令美國得以對歐陸大戰置身事外,可以休養生息。
不過,當時國內輿論的評價卻並非如此。 主流意見認為《傑伊條約》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條約讓英國獲得了在北美大陸內河航行權,還有西印度群島貿易的壟斷地位,出賣了美國的主權和(更重要的)貿易利益。
潛龍在野的傑弗遜仍心繫國是, 得悉《傑伊條約》竟在聯邦黨控制的國會中通過,並得華盛頓總統簽署生效,非常激動。 他立即聯合一眾共和黨友,在媒體上抨擊傑伊「喪權辱國」,輿論鋪天蓋地掩至,傑伊一時間聲名狼藉,翌年甚至辭任首席大法官一職。 他當時曾打趣道:「若想由波士頓到費城,只要沿途在人前焚燒我的畫像,就已經不愁旅費了!」 可見他就算在北部聯邦黨「票倉」,也同樣不受歡迎。 他與簽署《辛丑和約》的李鴻章一樣,可謂「為國捐軀」。
另一方面,《傑伊條約》的簽訂,使得原來的盟國法國大為不滿,美法關係進一步惡化。 兩國關係越鬧越僵,後來引發了1797年的「XYZ事件」和1798年的「美法準戰爭」。不過此乃後話,這裏先行打住。
在「威士忌之亂」和「英法外交路線之爭」二事上,漢密爾頓似是接連得利,甚至還將宿敵傑弗遜氣走。 此時漢密爾頓可謂權傾朝野,如日方中。 不過,由於天生的高傲自負,他與黨友之間的關係也日見惡化。 古語云:「盛極必衰!」 1795年1月,有報紙揭發身為聖公會信徒的漢密爾頓竟有婚外情醜聞。 月底,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漢密爾頓黯然辭任財政部長。 儘管如此,華盛頓仍不減對他的信任,後來他的「告別演說」,也是由漢密爾頓執筆的。
漢密爾頓忽然倒下,對華盛頓的打擊不小。 因為在過去兩黨的論爭中,漢密爾頓都是焦點人物。 共和黨的攻擊都集中到「佞臣」身上,而很少直接將矛頭指向「皇上」。 「擋箭牌」漢密爾頓離開政府後,華盛頓就要直接暴露於黨爭的前線了。 「威士忌之亂」的強硬手段,加上《傑伊條約》的「喪權辱國」,對華盛頓戀棧權力的指責開始出現,甚至有人質疑他與英國勾結,割地求和,是想當「兒皇帝」。 傑弗遜深知,華盛頓雖然與自己的政治理念明顯存在分歧,但絕無圖王之心。 然而在殘酷的現實政治形勢下,傑弗遜所能做的,也不過是不再加踹一腳而已。
在一片責難聲中,向來沉默寡言的華盛頓欲辯無從,唯有以行動證明一切。 1796他發表了由漢密爾頓代為起草的「告別演說」,表達了自己愛國愛民之心和不再競逐連任總統的意願,並在各大報章上轉載。*** 演說文稿情辭並茂,引起巨大回響。 主流報章皆讚揚他的高風亮節,全國人民為之動容,不少人更是潸然淚下。史家評其「告別演說」為合眾國留下了一筆「有形遺產」;其高尚的「引退精神」則是一份垂範後世的「無形遺產」。
幾十年後,1853年美國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駐中國傳教士 丁韙良William.A.P.Martin(1898年獲光緒皇帝任命為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可以算是「北京大學」的第一任校長。),請當時的「中國進步學者」余繼畲(生於1795,華盛頓引退演說發表的前一年)執筆作贊,刻成碑文,贈予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華盛頓博物館。
贊曰:「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襲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1797年3月4日,華盛頓卸下了合眾國總統的重擔。 15日,驅著馬車緩緩地返回他久違了的維農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