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30702
古典音樂史(二) 巴洛克及古典時期
旗王執筆
「巴洛克時期」Baroque Period約起始於1600年,一般以德國的 巴赫J S Bach,和意大利的 韋瓦第A Vivaldi兩大作曲家分別為德、意兩種風格的代表。
巴洛克的建築和藝術風格在於附加華麗細緻的裝飾。 巴洛克音樂亦然,其特色為大量加入裝飾性(即是,就算沒有也不會影響音樂本身的)音符。*** (偽)音樂家旗氏曰:巴洛克音樂,格調在於隨意附加裝飾,以使曲式臻於精緻華美者。
(附上兩音樂選段,第一段沒有加上任何裝飾音,而第二段則加有之。)
巴洛克音樂可視為為 “器樂” 發展的基石(器樂Instrumental,即以樂器,而非人聲作樂。),最為興盛於宮廷;其次是貴族的沙龍Salon作為BGM,即背景音樂。 「對位法」 的運用在此時最為盛行,到了古典時期才開始沒落。
作曲家 巴赫首先廣泛應用對位法,亦把此法整合完善。要求嚴謹和工整對位的 “賦格曲式”Fugue及要求稍低的 “卡農曲式”Canon 成為當時流行的曲式。 巴赫對位的精髓,就藏於《賦格的藝術》The Art of Fugue,BWV1080和《音樂的奉獻》Musical Offering, BWV1079兩套作品之中。(小弟強烈建議唔好亂聽,除非失眠。)
嚴謹賦格曲的最低要求是:三聲部、一主題、二對題。而《音樂的奉獻》中最大型的賦格有六聲部;《賦格的藝術》中有一曲四聲部四主題的賦格。這兩部作品可算是巴洛克時期最為豐盛的代表作。
當貴族宴會越搞越大,越來越傾向炫耀之時,受聘的樂師越來越多,作曲家也被要求譜出樂團編制更大的音樂。***
如此,便慢慢地進入的下一個時期—-古典時期。
「古典時期」Classical Period始自十八世紀中葉。 其名稱源自新興的,主張模仿古典希臘羅馬藝術和建築風格的「古典主義」。***
由於該時期大部份的音樂家都視維也納為音樂的重鎮,於是又名「維也納古典時期」Wiener Klassik。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約瑟夫二世 酷愛音樂,吸引了不少音樂家到首都維也納。
(附上電影《莫扎特傳》Amadeus中約瑟夫二世獻技歡迎莫扎特的片段。)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l-N2JleNeU]
到了古典時期,音樂才算得上脫離教會而獨立,旗氏謂之「純藝術音樂」。
因聲樂的重要性退卻,重視器樂,樂團開始膨脹。 通常編制由巴洛克時期的十數人增加到三、四十人。
流行的曲式亦由沈悶的對位法作品變為有著明顯旋律的 「奏鳴曲」Sonata及其複雜版本—-「交響曲」Symphony。*** 另外,作曲家經常也為著名的演奏家譜寫「協奏曲」,以管弦樂團為獨奏家伴奏。
具代表性的古典時期音樂家數不勝數,而當中最為人熟悉的,亦是最有才華的,必定是 莫扎特 無疑。這位音樂天才年僅五歲便跟隨父親在歐洲各個皇宮表演,十七歲即受僱於薩爾茨堡(Salzburg,莫扎特的出地)的宮廷。莫扎特除創作了約600首作品(其中近50首交響曲,46首協奏曲和22部歌劇)以外,還對管弦樂團的編制作出了改革。
他偏愛 巴塞管Basset Horn及其近親 單簧管,往後的作曲家紛紛效法,到了古典時期中期,單簧管已被廣泛使用和認定為通常編制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