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727
媒介即是訊息
掌門執筆
〈楔子〉
周五晚,意態悠閒的俊男 短衣犢褲,在家中輕呷淺嚐著紅酒…..
這照片甫上載 “媒介” Facebook,不片刻,八方哄動,叫好聲不絕於“眼”…..
心思敏銳的好事者立時點出:持機拍照的美女此刻又作何情緒呢?….. 沒錯,對知悉燕爾新婚的熟朋友們來說, “紅袖添香,美人照影”正是圖片中隱藏著的 “訊息”。
這便是現代 “媒介” 與 “訊息” 活生生的 「寫真」。
「面書FB」確實是偉大的當代 “電子傳播媒介”發明,*** 使用者零成本;傳導範圍無遠弗屆;訊資負載厚密無匹;穿梭往復,疾如光電。
餐桌上食物的圖片,負載著主人的心情意緒,頃刻傳遍人間。 而在天涯遠處,某位友人報以一like,留下comment,儘管那like輕似游絲,comment渾不成語句,惟己款曲相通,情愫得傳…..
與之突兀對照的是「掌門天地」的老派文章,百分百 “印刷術傳播媒介”風格,*** 像顆經霜老樹,生硬地屹立在萬紫千紅中,格外地礙眼。
〈傳統sense〉
從常識觀點看來,「媒介Medium」負載「訊息Message」,它不是訊息本身。****
訊息的總和構成「內容」, “內容” 先在於,並且獨立於 “媒介”。***
內容於媒介不相干,只是某種媒介 “剛巧” 負載著它,在人群中往來搬動。 改換為他種媒介,原則上並無不可。
舉例:Facebook是 “媒介” ,把新婚這 “內容” 在朋友群中傳播溝通。
Th. 媒介作為負載內容的工具, 是一種鋪陳表述的框架,是一種「形式」。*****
形式不是內容,*** 它是容器,是支架,是編碼法則…..
《清明上河圖》卷軸為例:傳統國畫技法是 “媒介”,北宋亡國前夕,汴京的繁華面貌是 “訊息”。 畫技是 “形式”;城市生活是 “內容”。
理論上,Th. 一種媒介可以負載無限量的訊息和內容。
舉例: 畫技可以摹繪任何有形之物;語文可以描述世間萬象;報價系統可以….. 輸到你死。
Th. 一種媒介愈被高度運用,操作的純熟程度達到 “無意識” 的地步,則使用者甚至感覺不到該媒介的存在。*****
該媒介呈現為 “透明” ,使用者群體以為 “直接” 交流著訊息和內容,渾忘了媒介這一編碼系統的存在。***
舉例:A我們日常運用母語交談,*** 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們以為直接交流著 “意見和sense”,不覺得交流的實質上只是 “語言和概念” (佛家謂之名相),諸多誤會俱由此而生。
更加恐怖的是,我們思考的時候….. 也一樣, 諸多 “妄想” ,俱由心生。
B 劍聖 “人劍合一” ,理論上他運劍之時感覺不到劍的存在。
(同理,A字太屠殺A字人的時候,招隨心發,也感覺不到 “招” 的存在。 PS好交稿喇,唔係…..)
〈媒介即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招即是劍,劍即是招。
此語畫龍點睛,是 麥克盧漢《人的延伸》一書首章的標題,也是全書主旨所繫託。 這句說話的用意在於申明:媒介並不如傳統sense所說的那樣,是透明而不含內容的純架構。**** 反之,
Th. 「任何媒介的 “內容” 都是另一種 “媒介”。」*****
舉例: 印刷媒介的內容是文字;文字的內容是語言;語言的內容是思想;思想的內容是意態形態。
換句話說, “媒介—內容” 鏈條上任一單元同時兼具 媒介 和 內容 兩重身份。
這是「媒介即是訊息」的第一重意義。
作為媒介,只有 “電子數碼” 本身才真正不含內容,稱得上是 “純粹工具性” 的媒介。*** 它的位置正在某條鏈子的最前端。
同理,單純的 鼓音碼 也不含內容,其位置在 “非洲鼓語” 鏈條的最前端。
Th. 媒介本身因其特性,而在文化母體解讀和運用的時候,產生自身的內容。*****
作者用了一對比較例子,頗為深奧精闢。
甲例子:傳統油畫技法,運用 “透視法” ,輔以顏料色調,造成景深。 畫中景物於是極度近肖於肉眼所見,因而被視為高度「寫真」。
但是,在真實世界中,遠山真的會矮於近樹嗎?
傳統油畫技法在二維畫布上畫出 「透視法幻象」, 只因與我們的頭腦和文化相調適, 便被賦予「真相」這種 “內容”。
相對地,乙例子:畢加索 的「立體派」畫技揚棄了 “單一側面透視” 的傳統技法;改為採取 “多側面拼嵌” 的新技, 因為與頭腦和文化相背逆,便被解讀為 “鑿空荒誕,不切現實” 。
作者認為,較諸 “透視法幻象” , “立體派拼嵌” 更為「寫真」。然而頭腦和文化不這樣認為,於是立體派畫作的內容不被賦予「寫真」的位階,而被目為藝術家的童真塗鴉!
透視法作為 “媒介”, 它負載的 “內容” 被認為是真實的; 而立體法作為同類 “媒介”,它負載的 “內容” 卻被認為是不真實的。
透過兩個例子的比對, 相同的畫布顏料, 不同的兩種媒介意圖表述相同的身體人面,但文化對其 “內容” 意涵,卻是天壤雲泥! 這才是「媒介即是訊息」的精義所在。
Th. 麥老漢曰「我們塑造了工具,此後工具又塑造了我們。」*****
「使用者温馴地接受了媒介,媒介成為囚禁其使用者的無牆監獄。」*** 是否很有佛學味道?
Postman在名著《童年的消逝》中闡發的「形式決定內容」論,轉換為McLuhan的語言,就是「媒介決定內容」。**** 用麥老漢自家的語言來說,便是「媒介即是訊息」。
以上學理出自《人的延伸》。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1964)
Marshall McLuhan麥克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