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1007「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國民黨

說史131007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國民黨
譚復生(ie譚少年) 執筆

毛澤東詩「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每次我讀民國的歷史,讀到毛澤東看著國民黨敗退之時,如此意氣風發,心裏一直有個問題:為什麼國民黨有能耐統合中原,卻沒本事長治久安呢?”

內地的歷史教科書如此解說:共產黨領導們高瞻遠矚,英明神武,蔣介石他們才具庸劣,施政徇私;解放軍吃苦耐勞,能征善戰,而國民黨軍隊貪污腐化,不堪一擊…….總之,國民黨腐敗無能,退困台灣,共產黨一統神州,天命所歸。

當我來到香港以後,卻又看到不少對共產黨負面評價的歷史評論。裏面多說共產黨用各種恐怖暴力的手法,迫使大眾接受其政權;善於利用情報網和內奸,每於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無論怎樣,國民黨的失敗主要因為共產黨居心險惡,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無論上述那種腔調,都無法解釋時局何以讓他們有條件這樣做,和做到這個地步。 其實像國民黨這樣「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次: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大一統皇朝。 這,也許是一種 “歷史的必然”。
當我們要看 “歷史必然” 的時候,就要從人物賢愚的爭辯中抽離出來,用宏大的視野去審視當時的基本因素, 一步步勾勒出歷史的步伐和軌跡,也許就能參悟箇中真相。

當時整個中國風雲激蕩,內有軍閥崩析割據,外有列強憑凌侵侮;往昔作為國家大一統的文化基礎—–儒家文化一下子被否定了,百家擾攘,莫衷一是;中樞政局混亂,國是舉步維艱;地方各自為政,動亂頻仍;欲以工業化支持軍事現代化,更是此志無期。 當時的中國絕對可以說得上是危急存亡之秋。 出於傳統,需要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一掃六合,整頓國家,以抗外侮。

為什麼國民黨開創了黃埔軍校以後,就這麼快地橫掃群雄,威震宇內?
主要原因是國民黨最重視軍事力量,很快形成了黨軍。
根據《開放中的變遷》的說法, 國民黨起初只是一個「政見認同團體」,組織相當鬆散。*** 要入黨,只需認同黨派的政見,有人介紹,辦過註冊手續便成了。

在改組之前,國民黨也曾經嘗試過組織黨軍,結果因為黨內政見分歧無疾而終。

後來,國民黨勵精圖治,改組為「意識形態認同團體」**** ,按黨員工作或生活居住地來劃分分部組織,以“支部”,“區分部”為基本細胞,形成嚴密的網絡。於是,黨員能夠,而且必須常常開會,共同行動,溝通思想,互相瞭解和監視,參與到彼此的思想活動。

入黨的門檻也大幅提升,嚴格考察申請入黨的人是否符合黨的意識形態標準。結果,黨員之間的協調能力,對黨員性格能力的把握瞭解,黨內紀律,團結程度都大為改善。 政黨改造社會的能力,也因此大幅躍升。

這對於以救國為己任的知識青年,著實非常吸引。於是,國民黨迎來了青年入黨高潮***,迅速崛起。培養受三民主義薰陶的青年軍官團進程迅速,形成的黨軍和軍閥軍隊相比,有著崇高的獻身精神和嚴密的組織性,具備更強大的戰力。
國民黨藉此統合廣東,施行北伐,進程順利。1924年12月東征,三千學生軍破敵萬餘,將陳炯明趕出廣東;北伐展開時國民革命軍不夠10萬人,對抗擁兵百萬的軍閥們,逐個擊破,以少勝多。 所費不過兩年之功,竟即統一全國。

一個團體要擴張,重要的往往不單只能不能湊功,更重要的是打下地盤以後,守不守得住。國民黨的問題就在這裡。
第一個問題是:意識形態還能不能保持凝聚力?****
北伐成功以後,三民主義的含糊不清,令其吸引力弱到連內部統合也擔當不起。汪精衛和 胡漢民形成反蔣介石的派系, 內部政治鬥爭讓蔣介石在對付外部敵人的關鍵時候總是縛手縛腳,難竟全功。 相似的處境如果落在共產黨身上,一定會進行 “路線鬥爭”,爭出個明確的路線為止,絕不容許個別派系私底下托手肘。***  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在當時的確十分明確吸引。

根據《開放中的變遷》的說法,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知識分子普遍認同大眾參政、科學主義、社會主義、烏托邦主義和民族主義。1927年國民黨因為工農運動和共產黨分道揚鑣,進而 “清黨”。 結果為了區分三民主義和馬列主義,民生主義本來是用唯物史觀來解釋的,卻變為使用別的基點, 大幅偏離知識分子信奉的科學主義,結果就沒有什麼說服力了。這直接導致入黨的知識分子更加少了。

同時,意識形態問題也牽引出第二個問題:政府的幹部不足。
根據《中國政黨史》的說法,抗戰前的國民黨人數大概是100多萬,佔了三分二是軍人,非軍事人員只有40-60萬,而且多在城市。 在上海之類的大城市,每200人才有一個是黨員,在農村人口占89%的山東省每五千人才只有一個黨員。

結果,國民黨因為擴張太快,意識形態不夠完善,犯下一系列的政治錯誤。招收黨員主要集中在人員稀少的知識份子,吸納力度有限,再加上早期過分注重軍事發展,導致官僚數量短缺。 在控制縣以下的農村方面,幹部嚴重不足,連收稅徵兵,都政令難行。 結果不得不依賴當地舊有的人員—-地痞流氓進行管理,結果民怨四起。

在城市,也只能儘量依賴當地官僚來維持政府運作,於是中央控制力大減,不但原本的貪污積習無法解決;反而令國民黨本身也腐化了。*** 儘管蔣介石嘗試過用黃埔軍校的少壯派組成「藍衣社」以改革黨和政府,但最後還是失敗了。

 

這也造就第三個問題:財政極度依賴城市。
國民黨之所以能迅速地打敗對手,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商團的資金支持和城市的稅收。 導致後勤和訊息方面做得比對手都要好,支持軍事行動的能力也更強。

如果國民黨的擴展步伐定策為穩打穩紮,一步一腳印,先形成有效的行政系統,整理好農村的稅賦,藉此支持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那麼所花的時光一定很長。 商團的支持導致他們雄心萬丈,貪功冒進,無暇考慮農村的賦稅問題。結果財政基礎不足,導致極度依賴發行公債,大量印刷紙幣來籌集軍費。後來,甚至連維持政府的支出都左支右絀。
第四個問題,就是軍隊的重整。
大量軍閥的投誠導致軍隊快速膨脹,黨軍的幹部數量和管理能力跟不上,結果收編重整工作,力有不逮。 1928年國民革命軍陸軍多達220萬,但黃埔嫡系只有50萬,能夠拿出來整編別人軍隊的幹部,更是少。更何況,一向殘酷的軍閥鬥爭,讓上至將領下至士兵都抗拒整編。 另一方面,被裁汰下來的軍人,國民黨也拿不出什麼好的方法來安頓。 結果,軍隊總是龐雜不已,明爭暗鬥。北伐以後的內戰,像 “中原大戰”,就是箇中流弊的體現。

抗日戰爭爆發,反倒使國民黨最快地統一了國家,肩負起對抗外侮的最大責任。

成與敗,就在此時埋下了命運的伏筆。

因為軍力不足,不得不放棄財政的根源之地:江南地區,而走入本來控制不嚴的中國西部;不得不依賴瘋狂印刷銀紙來籌集軍費,導致後來的超級通貨膨脹;因為政府幹部不足,總是依賴流氓來管理農村基層,招兵收稅更加激烈的手法留下更多民怨。

最後,也因為整軍不足,軍隊之間的協作不佳,編制不統一,最後即便有著美械師這樣的精良部隊,也無力回天。

更致命的是, 抗戰成功以後,支持著國民黨合法性的意識形態已顯得全無說服力。

人們的視野集中在國民黨後期執政的不如人意, 貪污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新推出的政策也無法穩定局面。 戰後還有內戰,結果為了維持軍費,不得不繼續發動通脹,民不聊生。 唯一還有說服力的民族主義在外敵消退的情況下,已經不足以支持國民黨得勢下去了。

於是,國民黨敗在了共產黨手上 —- 一個花了28年時間完成他不能完成的任務,完全沒有這些缺點的對手。就這樣,國家的格局定了下來。.

 

成於斯,敗於斯。
無數次我曾經掩卷沉思,如果國民黨多等幾年才北伐的話,會是怎樣的光景?
至少,先統一黨內的思想,為 “打下地盤以後怎麼施行管治?", “政府此後的稅收和軍隊招收該怎麼辦?", “此後的旗幟怎樣才能保持吸引力?"等面向定策,那麼,他們也許不會這麼快就成功,而且培養幹部得花上很長時間。

也許因為這樣,北伐的步伐放慢,不能一鼓作氣地統一全國;更有甚者,日本人看見中國國勢傾頹,看準時機打過來,結果中國蒙塵更甚…..

到了最後,我感慨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只能說一句:

歷史有著某種必然,也許,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參考書

《開放中的變遷》金觀濤,劉青峰。

《中國政黨史》杨幼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