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1031
世界貿易血淚史(一) 天變地變「薯」不變
Tony執筆
視野不同,Sense和價值就有所不同。 在全球化的時代裡,國與國,地區與地區,甚至人與人都彼此相關,所以我們看事情更不能沒有「世界觀」。 承認這種世界觀的存在,也就是同意在複雜紛亂的事件背後,存在一個龐大且變化緩慢的結構性關係,一個巨大的系統和力量,它對個別事物的影響從未停止。***
世界貿易經濟令不同民族在很長的歷史時間裡相互連結,全球化程度在今天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這一「世界新秩序」其實不是今日才有,多元化也不是晚近的新發明。現代化、全球化,早在五百年前就已開始。
《貿易打造的世界》一書深刻指出經濟活動不可能脫離社會、文化環境,貿易史是有血有肉的,即使沒有生命的商品,也有其受時空制約的生命史。
本文且看看貿易商品中馬鈴薯這令全球人口暴增之美洲作物, 大家會否估到最初其實是形象頗為低賤的東西嗎? 在十八世紀更早時,在 那不勒斯(即意大利拿玻里),怒不可遏的平民將一整船馬鈴薯丟落海,深信這些來自秘魯的塊莖作物有毒。但同時間,倫敦的時髦男女對它卻趨之若騖,將其磨碎撤進食物享用,無他,深信它有催情作用也。
馬鈴薯的名稱由來是它的長相類似馬兒身上掛的鈴噹 。根據馬鈴薯的來源、性味和形態,人們給馬鈴薯取了許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 “地豆”,法國人叫 “地萍果”,德國人叫 “地梨”,美國人叫 “愛爾蘭豆薯”,俄國人叫 “荷蘭薯”;我國雲貴一帶稱 “洋山芋”,廣西叫 “番鬼茨薯”,山西叫 “山藥蛋”,東北各省多稱 “土豆”,廣東、香港才叫 “薯仔”。 鑑於名字的混亂,植物學家給它取了個世界通用的學名「馬鈴薯」。
馬鈴薯在1550年代由西班牙軍人於秘魯安地斯貧瘠山區發現,即使在原產地,馬鈴薯都被視為二流食物。 天災人禍反倒為馬鈴薯締造出頭良機,因其特性正符合危機時期人類的需求,再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如今馬鈴薯已是全世界第二大糧食作物。***
馬鈴薯能成為山區重要作物,出於四個原因:
1. 在極高海拔地區能照樣生長 [地利],可敵寒霜摧殘 [天時] 。
2. 單位卡路里產量大(大過稻米,更大大超過小麥或其他穀物),含多種維他命。(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維生素B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
3. 照顧成本極低,高地居民可有時間砍樹、採礦,採集山區產物與低地居民換取紡織品、陶器、水果,及換取低地居民不攻擊他們。(地位低,弱勢才被迫住山區。) [人和]
4. 易於貯存,其他作物失收時不用挨餓。
西班牙水手將馬鈴薯帶到菲律賓,航行途中更因有馬鈴薯可吃而不致得壞血病。及後馬鈴薯在亞洲攻城掠地,凡因人口增加要往山區拓殖,馬鈴薯和玉米的地位就特別舉足輕重。****
但在歐洲,卻因 “馬鈴薯只適於奴隸食用”這根深柢固的觀念作祟,老百姓延遲了數百年才開始普進食用它。
1600年後歐洲人口急增,出現空前的糧食危機,植物學家、改革人士、皇家專門調查委員會開始想到用馬鈴薯解決這危機。但1770年時,仍發生上述一船馬鈴薯運到那不勒斯救濟饑荒卻遭拒絕的事。 在法國,到了十九世紀初,仍有人深信馬鈴薯會造成麻瘋。通常要在某地蒙受嚴重苦難之後,這作物才能得到民眾的全面接受。
愛爾蘭作為歐洲第一個以馬鈴薯為主食的地方,其故事正是如此。 征服愛爾蘭的英格蘭人為平定一連串叛亂,於是燒倉庫、玉米和大麥田及殺取牲畜以餓死頑強抵抗之愛爾蘭人。 在一片焦土上,馬鈴薯的優點正好被突顯,它生長在小塊田地下和可密集存放在農民小屋裡,因此可躲過火燒,加上沒有犁或耕畜的人也可輕易栽種,它便成為愛爾蘭之主食 ( 男性成人一天消耗3.2公斤馬鈴薯,此外除了牛奶,幾乎不需再吃其他東西。),並因此使人口得以迅速恢復。
就算極度貧窮的地域,人口卻有增無減,全靠這易種及從不失收的美洲作物。 根據保守估計,馬鈴薯的引進在1700年至1900年間至少造成舊大陸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長以及促進了歐洲的城市化過程。
在1845年至1848年之間,一場名為「晚疫病late blight」的瘟疫襲擊了歐洲的馬鈴薯種植業。愛爾蘭受災最重,導致了一場大飢荒,至少有一百萬人因此死亡,超過二百萬人出逃,其中大約四分之三移民到了美國。
十八世紀認為馬鈴薯大有可為的人,希望其價格愈來愈平,用以餵飽大量窮人以實現自己的想法,當中包括歐陸國家軍隊的指揮官(因為軍費增加速度大大快於稅收增加的速度)和英格蘭新興工廠伍老闆(需要大量勞動力生產更便宜的產品以攻佔市場) 。
須知「軍隊要吃飽才能長途移動」,馬鈴薯產量高又易於貯存,確是軍隊之最理想糧食。在「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1778~1779年)時期,雙方陣營都極為仰賴這種神奇塊莖,因而有人戲稱之為「馬鈴薯戰爭」; 馬鈴薯作物耗光,該戰爭亦隨之告終。
在許多英格蘭工人眼中,愛爾蘭人是願意過著野獸般生活的低工資對手,而他們最喜愛的食物也證明了這點,因為英格蘭人都拿馬鈴薯來餵豬! 對於城市工人,吃到有錢人吃的白麵包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身分象徵”,可悲的是當麵包佔去工人愈來愈大的開支比重,他們再也沒錢買肉類及乳酪,而馬鈴薯正可取代其營養供結(當然最緊要係平宜!),所以馬鈴薯必需多吃。
現代大快餐企業麥記,成立最初向一百七十五家供應商取得新鮮馬鈴薯,員工得花許多時間削皮,再切成條狀以製薯條。連鎖店的激增,維持各店的薯條品質實在是件難事。於是改用冷凍薯條,可確保品質一致,也可降低成本。販售冷凍薯條後,顧客也未注意到口味有何不同。因此,炸薯條成為麥當勞利潤最高的餐點之一,甚至比漢堡包更高。麥記多年來食品推陳出新,但炸薯條一直不變,套餐中地位從未動搖,相信與馬鈴薯的生產優勢不無關係。
薯條,促進速食業的成長,也改變了美國人的飲食習慣。 除了乳製品和麵粉外,馬鈴薯一直是美國人食用最多的食品。1960年,美國人每人每年約消耗81磅新鮮馬鈴薯,四磅冷凍薯條。2002年這個數字變成49磅新鮮馬鈴薯,30多磅冷凍薯條。其中,9成冷凍薯條購自速食店,薯條已經成為美國地區銷售最廣的食品。再加上薯片也被世人瘋狂喜愛,當真是 “天變地變「薯」不變!”
馬鈴薯被「發現」三百年後,在歐洲的栽種面積和食用人口遠超過它的原產地。它以窮人食物的身分,征服世上最富裕的大陸!它在版圖上每一次擴張,都讓新使用者覺得是迫於無奈而接受之。而另一方面亦是默默地起革命,救人於水深火熱天災人禍之無名英雄!
資料來源:
《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
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 (2005)
作者: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 托皮克Steven Topik
譯者:黃中憲
出版:如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