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130
社會認同Social Proof — 團體壓力之影響
Tony執筆
“就算有百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而變成對的。”
假設你在街上走到某個十字路口,發現竟有一群人同時仰望著某座大廈的屋頂,見到這般景象的你,會否不加思索地隨著人群望向該處呢?
Def. 「社會認同 Social Proof」指當我的行為舉止跟周遭的人相同時,該舉止就是對的;換句話說,當愈多人認為某種想法是對的,這想法也就愈正確。***
「社會認同原理」指出,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怎麼想。
我們看到多數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件事情,我們就會斷定這樣做是有道理的。 這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根據大眾的經驗做事的確可以使我們少犯很多錯誤。 不管是電影院內應該怎麼處置空爆谷紙袋,路上車輛應該開多快,還是宴會上應該如何進食,我們周圍的人的做法對我們的行動有著很重要的指導作用。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應該與大眾保持一致,不應特立獨行,必須在大眾可理解的規範上行事,才能得到「社會認同」。*** 這個標準會根據不同的年齡、身份階層而自然形成。
1950年,美國心理學家 艾殊Solomon Asch設計了著名的「艾氏從眾實驗」。實驗雖很簡單,卻能讓我們明白看出團體壓力如何扭曲人們健全的心智。
先看下圖:
研究人員讓受試者觀看不同長度的直線A、B、C,之後受試者必須寫出所看到的直線究竟比對照的直線X更長、更短,還是一樣長短。
當受試者單獨進入受試室裡進行實驗時,每位都能正確地回答所有直線的長短關係,因為這確實是件十分簡單的任務。 不過,當受試室裡多了另外七名受試者時,情況就不同了。這七名受試者其實是研究人員安排的內應,他們聯合起來演一齣戲。 這群內應會接二連三地給出相同但卻錯誤的答案,經過一番混淆視聽,真正的受試者便上當了。在30%的測驗中,真正的受試者會不自覺地迎合內應們的一致性說法,給出錯誤的答案。
這種反應純粹出於團體壓力,能將人們原本的觀念扭曲!
其實「社會認同」是演化過程的產物, 這樣的行為隱含一種相當合理的生存策略。 *** 試想你正在草原上狩獵或採集,突然間,同伴們不曉得看到什麼,拔腿就跑,這時你會站在原地搔頭細想,分析行將出現的危險屬於甚麼類型嗎? 不會!你定必趕緊跟拔足狂奔,逃離現場,至於甚麽 “形勢分析”,最好等跑到安全的地方之後再想。 歷史上“不從眾”的基因很容易從基因庫裡永遠消失。
這樣的行為模式一直深深烙印在人類身上。 在股市中,社會認同是潛藏在 “恐慌”與 “一窩蜂”這兩種心態背後的一種弊病,成交多的熱門股票不見得前景及回報良好。 許多其他地方也可見到社會認同之身影,如流行服飾、娛樂活動、宗教信仰、甚至減肥美容等等。 有時它甚至會惡化到危及安全和文化,如號召群眾集體自殺的教派。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 “笑聲配音”能使觀眾在觀看幽默題材的節目時笑得更頻繁也更持久,而且會讓他們認為節目內容更加有趣。 廣告也會利用人們的社會認同慣性,在人們無法看清全局的情況下發揮效果。 此外,廣告中出現與你我相似的人物時效果會更好,因大不會有非洲裔婦女擔任清潔用品廣告之代言人。
當你聽到某間廠商宣稱自己的產品是市場上的銷售冠軍時,請立即細想:為什麼某個產品是銷售冠軍,就代表它真的比較好呢?
演化讓我們先天上存有社會認同壓力, 此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獨立思考判斷!
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利用社會認同的例子:
例1:侍應生會在托盤上放上幾張鈔票,假裝是顧客留下的,為的是給客人留下給小費是酒吧裡應有的行為這樣的印象。
例2:慈善電視節目主持人喜歡花時間唸一大串已經捐款的觀眾名字。 這是為了要告訴還未捐款的人那麼多人已經捐了款,所以未捐款的你也該這樣做。
例3: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成功地利用此原理來協助人們擺脫不良行為。 例如讓害怕和狗接觸的小孩觀看同齡小孩和狗玩得很開心的片段,慢慢地這小孩就能擺脫害怕狗的心態。
一般上,Th. 當我們缺乏信心時,當形勢不明朗時,當不確定性佔上風時,我們最有可能接受並參照別人的行為。
這導致了「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意外發生時,圍觀的人越多,得到幫忙的機會越小。****
研究發現,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如果受試者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旁觀者,85%的人會立刻伸出援手。若受試者認為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他人知情,則前去救援的比率就降至62%。 最令人驚訝的是當受試者認為還有另外四人也得悉此事時,動手救援的比率更降至31%。
這是因為圍觀者越多時,個人責任就會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就是大家都認為其他人會幫忙,所以自己就不用幫忙了。 同時圍觀者也會觀察其他人的反應,如果沒有人主動提供幫忙,其他的人就會判斷為事情不太嚴重,也就不會提供幫忙了。 這就好像當我們單獨聽到火災鈴聲響起時,我們會去看看外頭發生什麼事;但是如果現場還有其他人在,而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那麼很大可能我們也不會有所反應。
因此,當我們需要幫忙時,我們除了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外,還必須清楚地說明所需要的幫助。 例如使用“救命”等字眼來讓其他人知道你處於危險之中。同時讓旁觀者清楚知道如何以及由誰來幫助你,最佳做法是明確地指定某個人,與及告訴他如何幫助你(例如打電話報警)。
影響社會認同原理的因素還有兩個:
1. 不確定性 — 當人們對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時,他們依靠其他人的行為來決定自己應該怎麼做的可能性更大。
2. 相似性 — 當我們認為那些人與我們相似時,我們更會參照他的行為來決定自已該採取什麼行為。
另一種心理現象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唯恐錯過”,也是社會認同的一種形式。人們不僅會有樣學樣,而且也希望得到供不應求的東西。 FOMO對購物決定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這從“快閃銷售”服務的崛起中可見一斑。
資料來源: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2011) Rolf Dob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