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821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

SENSE隨筆140821
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
執筆人:蟬

2003年英國作家Mike Jay出版《The Air Loom Gang》一書,講述19世紀英國著名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James Matthews的故事。 Matthews在30歲左右幻想出一個圍繞“Air Loom Gang噴氣織機幫派”的複雜故事,並確信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 他的幻想世界非常精緻,對角色的描寫,場景和器材的設置都做到鉅細無遺。 藝術家Dickinson更在2002年將故事中的噴氣織機打造出來,在歐洲巡迴演出。
airloom

單看Mathews的故事創作,讀者不禁由衷讚賞其豐富的想像力。 事實上瘋子與藝術天才早已被聯想在一起,心理學家Kay Jamison更主張精神疾病與創造力有密切的關聯。 根據她的統計,具有雙重人格的小說作家比例是一般人的10倍以上,而詩人患有精神錯亂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0倍。

在《The Righteous Mind》一書中, 作者Haidt指出判斷與證明是兩個分離的過程。「證明」的目的是為了描述 「判斷」的過程,使其他人可加以理解,並推導出同樣的結論。*** 判斷與證明之所以相互分離,是因為左右腦的作業方式有所不同。

己知人類左右腦分別交义負責身體右左兩邊的肢體操作和感官功能,而左腦則單獨負責語言運用。 60年代醫生Bogen為了治療癲癇病患者而施行了左右腦分離手術,將用作交換左右腦資訊的 胼胝體切除,以舒緩病情。由此發現了有趣的事情:胼胝體被切斷的病人(與右腦結連的)左眼看到一系列事物,他能夠以左手指出其中相互關連的物件,卻無法透過語言說出選取該物件的原因。***
140820b

當受試者被質問為何這樣選擇的時候,他會編織故事去合理化他的行為,那就等同於說謊了。

故事的結構
電視劇、電影、漫畫和小說等媒體的功能都是說故事。 每當人們“閱讀文本”的時候,腦海中便會難以自拔地呈現出故事情境的畫面,甚至把原先沒有的細節也一起創造出來。

人類彷彿不能離開故事,但故事有甚麼演化價值呢? 在眾多合理的解釋中,一個主流說法是:人類透過故事逃離現實生活的煩惱
Th. 故事,無論題材和背景為何,都擁有一個重要的元素:麻煩
故事 = 主角 + 窘境 + 試圖解脫 ****

如果創作故事是為了讓人逃離生活的煩惱, 那為何受歡迎的故事並不描述現實中合理的生活,而是現實中難以遇到的麻煩呢?

90年代意大利神經學家Rizzolatti發現 “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一種只需透過觀察別人的經歷,便能產生相同的反應的神經細胞。 鏡像神經元的存在可以解釋為何心理狀態具有感染力:同理心。***

神經學家透過實驗,發現大腦對虛構故事的神經反應與現實狀況一般無異。 美國實驗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在《How the mind works》內提出,閱讀故事讓人對未來難題作出心理準備,並產生一套行得通的解決辦法。情況就好像棋士透過解題練習,讓大腦得到鍛鍊:修整神經路徑並進行連結。
但鏡像神經元如何分辨真實與虛擬呢?

永不睡眠的故事
數千年來 “夢”都被解釋為一種神秘的訊息。 佛洛依德在20世紀將夢視為來自「本我」經過加密的信息,只有精神分析師擁有解碼的能力。 現代科學對佛洛伊德學派不屑一顧,當代研究夢境的權威Allan Hobson認為尋找夢境的象徵意義是浪費時間。

Hobson在1977年提出隨機活化理論RAT認為大腦在晚間也有正經的工作,尤其是在「快速動眼期REM」。 “夢境”是大腦將亂七八糟的資料隨意組織起來***,這等於說夢境是垃圾訊息,剛好與精神分析的傳統矛盾。

然而隨著學術的進步,RAT越來越站不住腳。
RAT理論認為,大腦會在REM時期從各個區域提取資訊,揑造一些瘋狂的故事,並藉此整理資料。 然而在睡夢中,如果運動中樞對夢境作出真實的反應, 例如跳起與大叫,便會令人陷入危險。所以在睡眠進入REM時,腦幹會釋放出阻隔物,阻止身體作出反應,此即「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俗語所謂的“鬼壓床”便是當精神清醒時,身體仍未從睡眠麻痺中恢復的狀態。***

然而夢境的內容雖然難以記錄,但造夢時的情感反應卻可以量度。 2009年神經學家Katja Valli和Anti Revonsuo透過實驗作出評估,每人每年REM期間大約有一千二百場夢,而當中的八百多場至少會作出一次威脅事件,每年共約有一千七百多次威脅事件。

夢境遠比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更具威脅性:夢境似乎是一個「搶先體驗壞事的舞台」。

參考:
《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2013) Jonathan Gottschall
本書為紐約時報書評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