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1107
知識份子與社會
執筆人:蟬
普羅大眾一般只會在媒體或書本中接觸到知識份子,但他們在社會中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無論是傳媒、政治家、社會工作者以至政府政策的制訂,常常都會引用知識份子的理論以作支持。 知識份子的影響力與其思想素質未必成正比,而與身處的時局有極大關係,一些價值不大的觀點往往因為符合當下政權的方向而被吹捧;相反一些提出較有價值觀點的知識份子卻可能不為人知。
美國經濟學家Thomas Sowell在《知識份子與社會》一書中,提出知識份子雖然在社會中極具影響力,但並不可靠。 別於一般同類研究的取徑聚焦於著名知識份子,他把知識份子看作一個群體,並分析它的一般“型態”。*** Sowell提出著名知識份子並不具代表性,因為他們是少數出眾的個體,其觀點往往並不具普遍性。
〈何謂知識份子?〉
Sowell將知識份子定義為一種職業,專業便是提出觀點***。 作家、學者和記者均屬此類。 知識份子宣揚他們產出的觀點,卻不去落實之。 被提出的觀點也不一定具有原創性。 而所謂「公眾知識份子」指的是注重群眾議題的成員。
有如其他職業一樣,知識份子當中也有素質較差的成員,他們有時被稱為“偽知識份子”。 雖然他們可能見識淺薄或腦筋不靈,但身分不變。所以 “知識份子”這個美譽指涉的並非產品的優劣,亦非尊榮的象徵,而只是一種行業。
若然提出觀點並加以宣揚便能夠成為知識份子,則社會上應有很多同類型的職業。 工程師與財務專家的觀點,不見得比社會學家或文學家簡單,又為何他們(即使他們自己不這樣認為)不是 “知識份子”呢?
在評量如工程師等專家的工作績效時,人們會使用「外部標準」:即某些實証的準繩。***(如工業製品要經過壓力測試。) 至於行家的主觀評價,不會影響客觀的檢定結果。 工程師的專業聲望建基於他們興建的建築物,即使一開始不被同儕看好, 經過實際測試之後成效良好並穩定,便能立刻贏得認同。其他行業如科學家、醫生等也一樣。
Sowell指出判定 “知識份子” 優劣的準測卻是「內部標準」:訴諸行家的認同,而並不以實證方式決定優劣***。
純粹內部標準的困惑是容易忽略產品與現實世界的關聯,單以內部意見來驗證觀點的好壞,等於把觀點的可行性取決於評論者自身的信念。***
知識份子的另一個特點在於他們不需要對外在世界負任何責任。*** 大學裡面的所謂“終身教職” 和“學術自由”便是這種思維的產物; 大眾媒體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等主流思潮亦然。
小彌爾Mill主張:知識份子不但不應受到社會規範的約束,反而有權訂定社會規範。*** 知識份子無須為後果負責,即使言行盡屬乖謬,聲勢也絲毫不會減弱。 著名作家Eric Hoffer則認為, “無知是知識份子的特權”,哲學家海德格在擁護希特勒後仍受到擁戴和尊崇。 正因為擁有特權,知識份子看待社會與人的觀點自然有異於大眾。
〈知識與常識〉
“智力”是掌握與操作複雜思維的能力,而 “智慧”則可以理解為運用謹慎的態度及準確的判斷力來發揮智力,對事物作出適切的解釋,並以實證方法檢驗各種新理論。
然則知識份子的行為並不一定有智慧,甚至可能與智力相悖。像工程師,醫生等非知識份子,他們從事的工作與智力相關,而且實行的頻率和心力可能比知識份子更甚。名作家George Orwell便曾說過:「有些想法相當愚蠢,愚蠢到只有知識份子才會相信。」
當知識份子跨出其專業學科並走向公眾的時候, 便經常會因其專業成就而誤以為自己智慧過人或道德高尚。*** 為凱因斯立傳的經濟學家Roy Horrod便曾下過這樣的批評:「凱因斯什麼事都愛評論,有些事情他是專家,但有些事情他不見得懂,他可能只是翻了幾頁書,從書裡抓到些內容,當即高談闊論,還露出一副“我是權威“的樣子。」
知識份子既以內在標準作驗證的方法,則自然可以利用某些技術逃過檢驗的程序,當中最常用到的便是語彙的技術。 最常見的其中一招便是制訂「甚麼是知識」的標準。
知識份子習慣了狹隘定義的知識,因此對一些日常生活瑣事的知識嗤之以鼻。 但缺少了常識,許多重大決策無法進行。 再者,知識份子具備的專業知識,並不見得比大眾熟悉的「不起眼的常識」較具普遍適用能力。
如果知識包括專業知識和常識,則世上知識最豐富的人,腦袋裡裝的恐怕也不到全部知識的1%。 然而許多知識分子卻認定,受過高等教育的菁英應該負責領導社會,並決定社會規範與走向。 這些人卻沒發現,擁有99%知識的群眾的總和,遠比擁有1%知識的少數菁英要來得可靠***。
二十世紀中,很多國家因為實行中央規劃模式把經濟弄得一塌糊塗。蘇聯時期,中央規劃人員必須為全國2,400萬種商品定價,足見其荒謬。
這種建立在「專業菁英掌舵」思維上的模式,如 “司法積極主義Judicial activism”等,皆因相信民眾的知識有限,所以國家的走向要由知識豐沛者來決定。
而群眾之所以能勝過少數菁英,正因為社會內民眾行事時依照「協商機制」:即一面做決定,一面聽取眾人的意見並作出修正。 「政治機制」和「法律機制」卻剛好相反:修正別人代行的決策要付出比較高的代價,而修正自己的決策代價比較低***。所以知識份子在政經決策問題上只宜提供專業意見,不宜掌權。
參考: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2011) Thomas So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