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內皆兄弟,緣何風雨亂人間。」
讀書札記150130
日本1941 (下) 緣何風雨亂人間
魚尾執筆
《日本1941》(2013) 堀田江理, 馬文博譯,商務印書館.
〈佔領印度支那〉
新外相上任,首要的事宜不是重修與美國的關係,而是脅迫法國維琪政府交出印度支那的控制權。7月底,日本得以和平佔領印度支那南部。
法屬印度支那對美國提供錫、橡膠及其他重要原材料,極具戰略重要性。日本進軍該地使美國非常生氣,美國及其盟友一方面凍結日本在地資產,另一方面提出讓印度支那成為中立國的方案。
羅斯福的首要任務是向英國及蘇聯提供最大幫助,日本只要能與德國劃清界線,萬事還有商量。 可是日本沒有認真對待及回應羅斯福的建議,因為日軍已經佔領了印度支那,而行動是經過天皇批准(御前會議) 的,不能回頭。
日本在8月6日才回覆羅斯福,聲稱只有中國戰事得以解決,日本才會從印度支那撤軍。 日本雖然承諾不會向印支以外的地區進發,但自慕尼黑綏靖政策破產後,羅斯福當然覺得日本的保證不可信。日本於是平白錯過了避免與美國開戰的大好機會。
〈高峰會議〉
近衛雖然否決了羅斯福的方案,但建議與羅斯福進行高峰會議,直接解決雙方的分岐。近衛與軍方已達成新底線,在高峰會上可以承諾先行撤出印度支那南部,甚至可以談判從中國撤軍。可是美國基本上已失去對日本的信任。
日本一方面希望能以高峰會議避免開戰,但另一方面又積極備戰。更使美國相信日本只是想借外交談判營造假象來掩飾其開戰意圖。
9月3日,羅斯福正式回覆,如果事先不能談好協議,他不同意見面。
〈毫無勝算〉
雖然外交上還在作出努力,日本已經積極備戰。
8月底,「日本總力戰研究所」向內閣提交報告,結論是:
如果日美開戰,日方初期幾場戰役應能佔據上風,但如戰爭僵持下去,資源將耗光,日本必敗無疑!
日本的工業力量僅為美國的二十分之一;而以往90%石油來自美國,在戰爭的情況下,只可供應兩至三年使用;而船噸位的損失也不能回復,三年後海軍將會名存實亡!
(按:這個「總力戰研究所」確實有料到,預測竟然百份百準確。)
而參謀本部則認為,戰爭必須在年內打響,否則在物資不斷消耗下,愈遲開戰,勝算愈低。
〈非打不可? 〉
9月3日,內閣通過「帝國國策實行要領」,該計劃雖然同意與美國繼續談判,但如果到10月初最後限期還沒有成果,日本就將開戰。
從文件上可以看到日本非常強硬,但閣員都希望能借助高峰會議成為讓步的下台階,挽回軍方的顏面。
9月5日,近衛進見裕仁天皇報告內閣會議的決定。天皇感到非常不安,並召見參謀總長 永野修身和軍令部長 杉山元。 天皇問及能獲勝嗎? 永野答: 不一定,因為既基於人力,也基於神力! (按: 精妙的答案,參謀總長很清楚要戰勝便要有神的幫助。)
9月6日召開御前會議前,近衛再次進見天皇,希望天皇能把會議的方向引向和平。會議中,本應保持緘默的 裕仁天皇拿出了一首日俄時代的詩朗誦:
「四海之內皆兄弟,緣何風雨亂人間。」
雖然裕仁希望避免戰爭,但仍然按照常規批准了內閣的決定!
〈峰迴路轉,東條拜相〉
雖然9月6日御前會議通過了10月中為外交死線,但在往後的會議中還可看出全體閣員祈求出現外交奇蹟來避免開戰。 陸相 東條英機還是反對在中國無條件撤軍,但在中國的高級指揮官則認為撤軍也好過與美國開戰。 海軍大臣 及川古志郎也沒信心能戰勝!
在10月的一次會議上,外相 豐田貞次郎更承認9月的決定是一個集體失誤,但近衛沒有勇氣面對推翻御前會議的決定。
東條內心非常矛盾,他雖然擺出了軍人的強硬態度,但也想尋求避免戰爭的途徑。他前往皇宮見內大臣 木戶幸,希望他支持要求近衛辭職。他們認為下一任首相要不受御前會議的牽絆, 既然海軍沒有任何信心,必須考慮其他辦法。
東條推薦反戰的皇叔 東久邇為下任首相,而自己也辭任陸相,好為在中國撤軍問題上爭取軍方作出讓步。 他認為只有內閣總辭及有皇室背景的東久邇才可收回9月6日的御前會議決定。 可是內大臣木戶不想皇叔在這敏感時刻參與政治。
10月17日,東條被天皇召見,正擔心因為擬策倒閣而受到責備。怎料天皇竟然提名他為下任首相! 東條震驚得措手不及。
東條是由內大臣木戶推薦的,原因是東條堅持御前會議決定是神聖不可更改的,所以木戶認為最好讓他自己來承擔改變這一決定的艱巨任務。J
但東條始終忠於軍隊,讓上屆內閣中最好戰的人擔任下任首相以避免戰爭,如此邏輯,能不令人驚歎!!
〈最後的機會〉
10月下旬,東條內閣一次又一次召開會議,重新考慮9月6日的決議。外交限期早已過去,軍方還是堅持繼續備戰。會議上,普遍的觀點是敵人無法單靠武力征服,還需要外交力量。諷刺的是,正因為外交上得不到滿意的結果,所以日本才要開戰。
日本很清楚不能打持久戰,所以希望戰爭初期能夠取得足夠震懾力的勝利,如此美國才會提出求和外交方案。這種思考方法,同樣見於日中戰爭,攻下南京及辣手屠殺足夠震懾,只是中方沒有求和…….偷襲珍珠港也很震懾, 結果換來美國絕不談判的反擊(最後日本只可以無條件投降),又是一絕的邏輯。
藏相 賀屋興宣一直質疑一旦開戰,日本物資能否維持。國務大臣 鈴木貞一報告石油的儲量一年後為255萬噸,第二年底只剩15萬噸,第三年只有7萬噸,日本根本很難維持下去。然而,他的結論卻是: 這場戰爭很困難,但也不是不能打。
當時主要閣員對開戰的態度是:
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 —- 強硬,要打便要快打。
外相東鄉茂德 —-明確反對。
海相 島田繁太郎 —- 模棱兩可,大多數時間持消極態度 (他加入內閣的條件是東條要避免戰爭) 。
藏相 賀屋興宣 —- 認為物資無法配合,但沒有提出反對。
國務大臣 鈴木貞一 —- 最初反對,後變為贊成。
〈尾聲〉
11月1日,終於議決開戰,東條提出在外交上較以前有些少讓步的方案,希望美國能接受,並以11月底為死線。
縱使外交部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最終也未能創造奇蹟。更甚者,當日本特使在11月底還在華盛頓努力的時候,軍方領導人已決定開戰,往後的所謂外交努力,只不過是存心欺騙對方以求突襲成功的幌子! ***
12月8日,日本在不宣而戰下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同日入侵了香港、馬來西亞、緬甸和菲律賓等地,打響了「太平洋戰爭」,也就踏上了不歸路!
〈後話〉
日本的領導層從一開始便清楚與美國作戰必敗無疑。雖然大家都想避免開戰,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走出來扭轉局面,大家都希望別人承擔責任,提出反對。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為:
首相近衛文麿希望借助天皇在御前會議時提出反對。以後又不敢推翻會議的決定。
天皇裕仁沒有正式反對,只是吟了首詩。最後任命東條英機為首相,希望由好戰的軍方推翻開戰決定,由他們自己承擔責任。
海相島田繁太郎內心非常反對戰爭,但不想由海軍提出,以免失去軍人的尊嚴。
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言論主戰而內心害怕,皆因中國撤兵問題騎虎難下,死要保住軍人的面子。
外相東鄉茂德是最明確反對的閣員。他本來可以辭職來倒閣,但最後決定從眾。
藏相賀屋興宣認為物資根本不能配合,不過軍部既然決定開戰,多講無謂, 好似戰爭與他無關。
國務大臣鈴木貞一 由反對變支持,明知不能戰,但希望有神力相助。
在每個領導人都一心想著顧全面子,一味等別人先出聲反對的心態下,日本最終打了場不應打亦不能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