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50223馬克沁機槍的威力

「每個人都有一個價錢。」Cecil Rhodes
說史150223
馬克沁機槍的威力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18

〈劇場〉馬克沁機槍的威力
1882年大英帝國殖民地南非的商業大亨羅德斯Cecil Rhodes在舉世資本最雄厚的財團「羅富齊銀行Rothschild Bank」資助下, 購併了德比爾De Beers鑽石礦.
這個世上最大的鑽石礦山有四條礦脈,原本分屬上百間小型公司所有. 由於競爭激烈,價格紊亂,很多公司陷於慘淡經營,倒閉時有所聞. 羅德斯用了五年時間將全部公司購併,壟斷了整個礦場. 表面上他是「德比爾鑽石公司」的大老闆,暗地裡Nathaniel de Rothschild勳爵的持股是他的兩倍.

羅德斯經營得法,更擅長操控價格,成為了南非首富. 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夢想著當上一方之主. 1888年他從南非境北的 馬塔貝萊Matabele族酋長手上騙得一幅土地的使用權, 經過一番查究,相信馬族龐大土地下面暗藏著超大型金礦. 他先取得羅富齊勳爵的支持,然後前往倫敦遊說國會,准許他招募僱傭兵,以經略境北. 承諾如事成,則土地歸為國家殖民地,他只佔取經濟利權; 如事敗,後果由他獨力承担,於國家無涉.*** 他的理由很簡單:“我們是世上最優秀的民族,佔領的土地愈多,對人類的貢獻也就愈大.” 國會准其所請.

事情之所以如此順利, 事緣1878年「柏林會議」歐洲列強擬訂出「瓜分非洲」藍圖,並以條約加以敲定.*** 英國近年雖有經略南非境北的意圖,但是礙於條約,不好直接出手, 如今由“民間團體”自行“開發”,國家坐享其成,正中下懷.
如是者羅德斯招募得700名傭兵, 取名 “先鋒縱隊pioneer colimn”, 北上馬族地界,借故尋釁.

由此迎來了1893年血腥味十足的「桑格尼河Shangani River戰役」.
此役馬族3,000驍勇戰士向700侵略軍陣地發動亡命衝鋒….. 據現場目擊報道,衝鋒者殺聲震天,排山倒海而至, 卻在100碼火力網前沿被肆意剪除,有如割草!結局是馬族戰士陣亡1,500人,*** 屍橫遍野; 而侵略軍卻只死了4人,近乎毫髮無損. 馬族人認為那是白人以巫術召來死神…..從此失去了抵抗意志,任人魚肉.

死神的名字是「馬克沁機槍Maxim Gun」,劃時代的重型戰爭機器, 需由四人合力操作,連射能力每分鐘500發,射程100碼. 相比當時最快的來福槍每分鐘10發,足足快上了五十倍!***
馬氏槍發明之後, 英軍與非歐洲敵人作戰的死傷比例拉開至驚人差距,只能稱為屠殺. 1898年蘇丹Omdurman之役, 英軍陣亡47人, 馬赫迪教派戰士至少死了10,000人.

馬氏槍的發明人Hiram Maxim是美國人,但他打從開始即鎖定英國市場. 他在倫敦設立研發工作室,邀請軍政界高層和王室要人觀看試槍. 這槍如此利害,自然深受激賞. 1884年正式投產,羅勳爵當即加入了「馬克沁機槍公司」董事局, 那麽融資財團當然就是羅富齊銀行了. 原來死神的真姓名是Rothschild.

馬氏何以捨美而就英?除了大英帝國是當時最有實力的買家之外,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英國才能取得鉅額融資,而專利權又不虞為國家或當權者所侵吞.***
〈sense〉資本的威力
其實“桑格尼河之戰”早有前例可援, 三百年前1575年“長篠之戰”織田信長以三千洋槍破了武田家所向無敵的重騎兵,兩役情狀若合符節. 以往的解釋是武田拘囿於傳統戰術,不思革新. 現今的史識則是織田承諾提供政治利益,成功向堺市商人財團取得鉅額融資才是關鍵所在,***三千洋槍在當時是天文數字的資本投資.織田之所以獨霸,因為他是首位將商業結合戰爭的戰國武將.
幾乎同一時間,英國君主伊利莎白一世也以相同方式,藉由提供“私掠船特許狀”制度利益, 成功向市場籌集資金,發動對西班牙的遠洋刦掠戰爭.***

戰爭從來是極度昂貴的冒險活動, 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君主並不怎樣富有,發動戰爭一般靠的是向財團借貸, 戰勝則以戰利品償還債務;戰敗則…..賴債不還!就算是富甲天下的西班牙王室,也因為窮兵黷武,幾乎每隔十年便破產一次.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同理,背後的財團也必有一傷, 為了補償風險,戰爭貸款的利率一般也就極高.****

貧窮而又守法的英國王室行徑卻有所不同, 她發明了以“入股”的方式讓商業資本直接注入戰爭活動,共同分担風險與回報, 因而戰爭的利息成本也就平宜得多了. 倘使戰事拖延,則對手必先垮掉,*** 十八世紀的英法「七年戰爭」即其顯例.再者,以股份制公司集資進行戰爭的周邊業務, 如造船和武器研發(馬氏槍就是最佳例子.),效率也極佳,且較能持續營運.

再從反面考察之,明清的中國並不缺乏財力,但是完全沒有資本市場, 戰爭經費只能來自臨時性加徵稅項. 如遇大型民變,窒礙稅收, 朝廷財務在數年間即可全面崩潰,***更莫論平時發展軍備了. 儒家的“反商思想”到了全球資本主義來臨的時代,又焉得不敗亡呢?

〈sense?〉羅德斯的邪惡格言
文首的邪惡格言「每個人都有一個價錢。」想必大家早有所聞, 但未必知道是出諸此君之口. 羅德斯除了商業奇才之外,政治敏銳度也極其不凡,但他最利害之處卻是其行動能力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他十七歲漂洋渡海,隻身前往南非,赤手空拳而成殖民地首富. 但他並不於此止步,而是開疆闢土,有獨霸一方之志. 他在大本營「金伯利Kimberley俱樂部」留下一張桌面大小的地圖,上面親手用鉛筆劃出一條從開普敦到開羅,貫穿非洲的鐵路幹綫,這就是後來的「帝國鐵路幹綫」.
他經略的地域如諾交給國家, 為了榮耀他,殖民地取名「羅德西亞Rhodesia」.(即今日之辛巴威.) 獨立後的羅德西亞仍然堅決奉行種族隔解政策, 甚至比南非還要持久.

他的野心沒有盡頭,據說晚年曾認真地考量如何策動美國回歸祖國懷抱,因為那是“大英帝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云云. 羅氏得善終,死後很受英國人景仰, 連王室成員也三番四次到他墳前官式致祭. 沒有羅德斯這類人,大英帝國又怎會行得那麽遠. 他所不知道的是,一百年後,反倒是“小英”成為了“大美帝國”的附庸.

羅德斯的邪惡格言原來尚有下文,其大意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價錢。只要找出那個價錢,願意支付,再加上耐心等候,任何人的行為都可以施加修訂.」**** 實在是太邪惡了!

以上sense出自
《帝國Empire: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2003) Niall Ferguson
〈馬克沁機槍的威力〉是該書第五章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