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522
革命的俄羅斯(四) 一戰風雲
執筆人:蟬
史家一般認為 “一戰”是俄羅斯「十月革命」的導火線,從時序上說固然合理,但開打時俄國國內的狀況卻非如此明晰。 沙皇決定參戰其實也經過相當的內心掙扎,而俄國作為當時人口最多的參戰國,內在的種族矛盾在事態進程中顯露無遺。
〈紛亂不休的巴爾幹半島〉
哈布斯堡王朝的 斐迪南大公於1914年被 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暗殺之前,巴爾幹半島早已陷入複雜而緊張的外交情勢之中。 1912及13年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令 鄂圖曼帝國與 保亞利亞、希臘和塞爾維亞等國的衝突日趨激烈。
加上當時歐洲彌漫著 「泛斯拉夫主義Pan-Slavism」與 「泛日耳曼主義Pan-Germanism」思想, 各地普遍存在著一種尋求以民族為本位建立國家的風潮。***
俄國在「日俄戰爭」前近一個世紀的歐洲外交政策上,一直維持親近德國與奧匈帝國的方針。 除了因為 羅曼諾夫Romanov王朝在歷史上與日耳曼人有著頻繁的姻親關係, 還因為大家都抱持反西歐自由主義的價值觀。
然而在法國大革命後冒起的國族主義,在俄國國內孕育出日漸強大的泛斯拉夫主義。 泛斯拉夫主義者期望俄國在巴爾幹半島上採取更進取的態度,去對抗支持泛日耳曼主義的德國。 此等政治取態與以沙皇為核心的王室意向相悖。
俄國在日俄戰爭後,外交政策出現了明顯的轉變。 在美國推動的《朴次茅斯和約Treaty of Portsmouth》前的一次私人會議中,德皇 威廉二世說服 尼古拉二世簽訂一份防守同盟條約Bjorko,但此條約在兩國政府內部都遭到強烈反對。 在日俄戰爭繼後數年,俄國與德國的關係漸行漸遠,且與奧匈的關係也徹底破裂。
相反,俄國與法國的關係卻日益加深,1907年簽訂的「英俄協定」更是俄國外交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傳統上經常嚴重敵對的英俄轉變成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 而英法更早在1904年便達成了一份協議。
這一連串的改變令英法俄成為一個全新面貌的「協約國」聯盟,與之對抗的是老相好 德國、意大利與奧匈帝國的「同盟國」聯盟,成為當時歐洲兩大對立陣營。
這一重大的外交政策再定位在俄國國內獲得廣泛的支持。*** 除了得到自由主義者與英法相關的工商界人士的支持外, 還獲得數量眾多的保守主義分子的支持。這些保守主義者或是轉向了泛斯拉夫主義,或是在與德國的關稅戰中蒙受了損失。
現今史家大都認為俄國決定參戰是沙皇時代終結的關鍵處。 當時,在行事謹慎的外交大臣Sazonov多番警告下,尼古拉清楚知道俄國難以承受與德國的戰爭,尤其是消耗戰。 但國內對王室避免與德國和奧匈衝突的取態極為不滿,如在塞爾維亞事件上面退縮,將會令到原已處境艱難的政府更失民心。 在這種複雜且積累甚深的政治局面下,俄國選擇參戰似乎是無可避免的。***
〈迴光反照〉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 沙皇原意下令 “局部動員”並向德國要求制止奧匈,然而Sazonov卻要求沙皇下令 “總動員”,因為他認為德國將於極短時間內向俄國宣戰。 沙皇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在31日下令總動員。
在沙皇宣佈參戰後,俄國國內出現一種眾志成城的情緒。 國內原本到處可見的罷工紛紛平息,與沙皇政府為敵的社會主義者高舉保家衛國的旗幟,大量布爾什維克黨人和極端分子被捕。 杜馬在8月8日自我宣佈解散,以方便俄國在此關鍵時刻省卻政治角力的煩惱。
愛國的示威者攻擊德國大使館和相關的店舖, 國民甚至改名以表白反德的決心。 聖彼德堡St. Petersburg更名為 “Petrograd”這個更斯拉夫化的名字。J
在Sazonov的精心安排下,俄國秘密動員令他們搶盡先機。 德國著名的「施里芬計劃」原先預計俄國需要花三個星期才能完成動員,故此有信心在俄國作出軍事行動前先在西綫幹掉法國,再回師東綫對付俄國。 不料俄國只花3天便完成動員,令德國大失預算。
這宣戰後的一剎那榮景令沙皇燃起獲勝的希望, 但沙皇體制所累積的問題已非一時妙策和愛國情緒便能解決。 俄國在初戰贏得漂亮的勝仗後,便慢慢步入萬刦不復的境地。
參考:
《Revolutionary Russia: 1891-1991》(2014) Orlando Figes
《俄羅斯史A History of Russia》(2005) Riasanovsky & Stei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