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150616南拳

論藝150616

南拳

Tony執筆:中國武術七大拳系(四)

 

〈南拳拳系

「南拳」是一浸潤著亞熱帶海洋情調及丘陵叢林氣息之拳系,以福建、廣東為中心,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其分支繁多,內容豐富,僅次於少林拳系,位居七大拳系之次席。

 

相傳南拳源於福建少林寺,故又稱「南少林拳」。又傳該寺為嵩山少林寺之分支,亦為達摩所創,人稱「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代習武。 康熙末年,該寺因反清而被官府焚毀,寺中僅有五僧倖免於難。這五位僧人四出攏絡豪傑,創立了「洪門(ie天地會) ,立誓「反清復明」,為寺中死難者報仇。 福建、廣東、湖北一帶之南拳皆由這五位僧人傳出,因此被尊為「南拳五祖」。

 

南拳拳系的形成,還應考慮至另外兩因素:一是抗倭名將 戚繼光、俞大猷的貢獻,二是移民的作用。***

 

戚繼光(西元1528至1587年) 和俞大猷(西元1504至1580年)都是武林一代宗師。

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祖上六代都是軍官,其武功屬北少林一系。在部隊的武術訓練中,戚繼光最重實戰,嚴禁花法,所有拳械套路,都由他親自編定。 明嘉靖年間,他率領戚家軍轉戰浙閩粵三省,屢殲倭寇。 戚家軍的輝煌戰績使這種帶明顯北方特色的武術對閩粵同道的發展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俞大猷是福建晉江人,晉江是明清兩代泉州府治的所在地。他也出身於軍官世家,少時學兵法,習騎射,後「從李良欽學劍,盡得其術,舉嘉靖乙未武會試第五人」。 俞大猷任汀漳守備時,曾「作讀易軒,與諸生為文會,而日教武士擊劍」。 在任廣東都司僉事時,他曾「親率數人遍諸賊峒,曉以禍福,且教之擊劍,賊駭服。」,使粵中四縣之頑賊不戰而降。 俞大猷劍術之高明,由此可見。 他的師父李良欽無疑是一位武林高手,可惜史志無載,無法考知其籍貫生平。但俞大猷早年家貧,足不出泉州,則可推測李良欽當時應定居泉州,說不定就是泉州人。

 

由此可知,至遲到明代中朝,泉州地區的武功已達很高水準。俞大猷曾親自向嵩山少林寺僧傳授棍術,可見泉州武功當時已在海內享有崇高聲譽。 俞大猷活動的時期,比傳說中的福建少林寺被毁和所謂「南拳五祖」早了一個半世紀。

 

俞大猷將其高超武功在閩南和粵中廣泛傳授,使之紮下根來,這是南拳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信在今天的南拳拳系中,應當包含著當年俞大猷武功的一些內容。

 

如果再向前追溯,就與移民潮有關了。

從西元四世紀起,中國境內由北而南出現過三次大規模移民。

第一次是在兩晉之際,即西晉末到東晉初,即所謂 “衣冠南渡” 。當時就有一部分北方人輾轉遷移到福建,被稱為「福老」。

第二次是在唐末僖宗時期,即西元874至888年之間。

第三次是在兩宋之際,即北宋末到南宋初。

以上三次移民高潮,均是從河南出發。這些從北方遷居南方的人被稱為「客家人」,他們一直是中國人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 第二次南遷時,少林武術已頗有名氣,軍隊很有可能將之帶到福建。 第三次南遷時,少林武術正處於高度發展時期,大批移民勢必將更加成熟的武術帶到南方。

 

由此可作如下推斷:唐宋以前,北方的經濟文化遠較閩粵地區發達,北方的武術總體水準也應當高於南方。隨著南北文化的頻繁交流,北方武術逐漸向南傳播,與當地的武術互相融匯,促進了南方武術水準的提高。 南方人在學習借鑑北方武術的同時,又根據本身的特點對其加以改造發展,使之具有鮮明的南方特色。

大約到明朝中期,以泉州為代表的閩粵武術(包括寺院武功)已發展到很高水準,其棍術及劍術在全國名列前茅。

 

由明入清,閩粵地區的寺院武術與俗家武術由於某種原因而廣泛交融,嵩山少林寺的各種武功,特別是拳術不斷流入民間,使閩粵一帶的武術得以昇華,出現了拳派競起,百花爭妍的繁榮局面。 最終,形成了獨立的「南拳拳系」。其時大概在清朝初期,即17與18世紀之交,最遲應不晚於18世紀末(乾隆晚期) 。

 

如上述推斷合理的話,筆者有理由認為:

a客家人(北方移民)在南拳拳系的形成過程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

b泉州在南拳拳系的形成過程中長期處於中心地位;

c以嵩山少林寺為代表的少林拳系對南拳拳系的形成產生了重要促進作用。

 

在如今流傳的福建南拳中,少林、羅漢、梅花、少林三進、少林硬三進、少林八步連環、少林三十二式、少林二十八式等拳路,明顯屬於少林拳系。其中,少林、羅漢、梅花等拳種,都是嵩山少林寺的傳統套路,至今仍在北方廣為流傳,由此可窺見少林拳系對南拳拳系的影響。

 

閩粵之人心思縝密,多智而巧黠。他們身材比北方人矮小,力氣也相對弱些,但手足敏捷,下盤靈活,轉身迅巧。 閩粵一帶山水奇麗,雲霧開合,多有颱風暴雨,不像中原地區那樣,千里平疇,少山缺水。這樣的自然環境,也有助於啟發人的智慧和想像力。 反映在拳路上,則是門戶嚴密,動作緊湊,手法靈巧,架子較低,體現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密打疏、以快打慢的技擊特色。 南極拳路大多如此。

 

與少林拳比較,南拳拳系有以下四個特點:

A特別重視下盤功夫

閩粵人體形較瘦小,力氣較弱,故特別重視下盤的穩定性; 又因要以小打大及以巧打拙,所以很講究步法的靈活多變。步形除了常見的馬步和弓步外,還多有扭怪動作,如騎龍步、拐步、蓋步等,使身體可以靈活轉向。

 

B上肢動作小巧多變

南拳的上肢動作極富變化,靈巧迅疾,綿密緊湊,有時下肢不動,拳掌可連續擊出數次,體現出以多打小、以快打慢的特點。 南拳中的一些手形的和打法 如單指手、擺拳、撞拳等等,可謂獨具一格,迥異於北方拳法。

 

C講究以聲催力

南拳在發力時大多要呼喝作聲,以吐氣催力。少林拳系和其他拳系(如形意拳系)也有以聲催力,但遠不如南拳多,呼喝的聲音也多不如南拳大。 大聲呼喝,一是要平添威勢,震懾敵膽,二是要盡多吐氣,以增大爆發力。這恐與以小力打大力有關,也與閩粵人剛烈之性格有關。

 

D南拳拳系中象形拳(仿生拳)之多,居諸大拳系之冠,不僅有龍、虎、豹、鶴、象、蛇、馬、猴、雞等常見的象形拳,還有獅、彪、魚、犬等罕見的拳種,體現出閩粵人民敏銳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這是南拳拳系對中國武術的一大貢獻。

 

南拳的總體風格是威猛迅疾,靈巧綿密,剛柔並濟,上肢及手形尤富於變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樣雄渾樸素,但其剛烈之氣,威猛之勢,卻灝然自成氣象。至於其手法之綿密,則較少林拳遠有過之

 

目前,國內流傳的南拳拳種多達數百種,而海外流傳的中國武術也大多屬於南拳拳系,因閩粵一帶海通較早,外出謀生者世代不絕,很早就把南拳帶到海外。

若論傳播中國武術的貢獻,南拳拳系自當首屈一指。***

 

 

資料來源: 《功夫中國武術文化》(2013) 王廣西 知書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