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讀書札記150629
莫臥兒帝國(三) 秦皇虎視掃六合
掌門執筆
話說1556年阿克巴十二歲登基; 以十七歲少年前後扳倒兩名權臣,1561年真正掌握權柄. 1566年平定烏茲別克族大叛亂,威震天下,廿二歲成長為英武之主. 接著他展開統一全印的大業, 這事業自孔雀滅後,一千七百年間未曾有人再造.
〈秦皇虎視掃六合〉
(8)大帝掃平六合,艱苦百端, 其中又以降服中印拉杰普特邦最為棘手. 原因有三:A該邦乃印度教重鎮,對伊斯蘭教極度抗拒. 三十多年前曾與“太祖”巴布爾連番血戰,積有仇深. B其中梅瓦爾國都城 奇圖爾Chitor扼守要衝,依山築堡,天險難拔. C民風強悍,視死如歸.
1567年阿克巴鏟平奇圖爾城是莫臥兒詩史輝煌的篇章. 大帝親冒矢石督師,經過首波傷亡慘重的仰攻,逼近城下,架起三門大炮轟擊城牆. 守軍五千誓死頑抗,英勇無匹. 圍城五十八天,進攻者以地道埋伏兩枚地雷,在城牆上炸出一度缺口,兼且炸死二百敵兵. 但防守者仍死命堵缺口,統帥更親臨最前綫奮戰. 血戰正酣,同樣親臨最前綫的阿克巴舉起火繩槍瞄準敵帥,一槍斃命. 守軍鬥志頓時崩潰,大帝拔城,屠殺全城平民二萬餘人. 守軍中只有一千名智勇雙全的火槍手,偽冒莫臥兒人, 又把家眷偽充俘虜,傳奇地揚長逃脫.
(9)中印既平,劍鋒南指. 其時,西南印度最重要的是瀕臨阿拉伯海,擁有商業優勢,兼且土地肥沃的 吉拉特邦. 而值得顧慮的是葡萄牙人已然佔領了西印的港口重鎮果阿Goa, 幸而軍員單薄,專注海上貿易,對大陸政治野心不大.
1572年初大帝趁其內哄,勾結失勢貴族派系,佔領都城艾哈邁達巴德Ahmadabad,在周五祈禱會上宣讀名字,成為合法統治者.
精彩的是年底該邦的在地貴族聯合叛亂, 大帝親率精兵3,000人,乘騎最快捷的母駱駝穿越沙漠, 11天急行軍800公里抵達艾城. (一支商隊通常要費時兩個月才能走完這段路程.) 疾風迅雷,城下合戰,血腥薰天, 莫臥兒特遣軍徹底擊潰15,000名古邦聯軍,叛亂平息. 此役為大帝平生最得意的軍事傑作.
(10)莫臥兒“太祖”巴布爾建立的國家其疆域只涵蓋北印及部分中印,而且極度不穩. 胡雍馬即位後大局急速崩壞,被迫流亡國外十五年, 甫一復國即去逝. 阿克巴髫齡登基,從事實上講來, 整個莫臥兒王朝三百餘年基業, 是這位“聖祖”從頭再鑄造出來的.
大帝平定南印最強大的古吉拉特邦,大一統格局呼之欲出. 惟東北孟加拉邦雖然名義上臣伏朝廷,權力仍由舊日德里蘇丹國的後裔阿富汗系王公把持.
1574年孟加拉年輕蘇丹Karrani透過在周五祈禱會宣讀自己的名字和頭銜,否定莫卧兒的主權. 大帝御駕親征,阿富汗人節節敗退,Karrani被迫流亡. 但是軍中忽起瘟疫,被迫回師. Karrani復位,與朝廷連番交手,直到 1576年底Rajmahal會戰中被擒殺,孟加拉獨立運動才告終結.
惟該邦仍不時爆發零星叛亂,八十年代中建設好了直屬中央的行政系統,才永久地解決治權問題. 到了那時,統一大業才真正完成.
(11) 關於奠定莫臥兒的社稷基礎, 大帝的文治說不定比其武功更具重要性.
莫臥兒源出草原突厥,先天上採取軍事貴族制度, 入主農業大國,例必施行「封建主義」. 莫臥兒的封建主義不同之處是盡量不觸及地方結構, 原因是基層社會的印度教傳統因素極度根深柢固,人民較少改宗伊斯蘭. 故此穆斯林征服者,從德里蘇丹時代開始,只對廣大農村地區索取貢賦,並不施行直接統治. 尤其在頑固的印度教核心地區,更索性將印度教貴族冊立為封臣,任其按照傳統方式自治. 這就是後來英國統者沿用的「間接統治」方式.***
但在某些地方情況卻剛好相反, 例如戰略要衝之地、重要商業港口、礦場和大型城市, 則會指派「總督」,設立官僚系統,施行「直接統治」,以保障王朝的軍事控制和經濟利權.*** 這種「二元體系」在阿克巴時代清楚定型, 並且垂諸久遠,經歷百年英治,直至現代印度建國才廢止.
(12) 大帝要貫徹二元體系,最強橫的阻力當然來自種族和宗教摩擦了. 為了親近和統攝本土勢力,大帝大力放寬對印度教的壓制; 更有甚者,他嘗試調和二教,建立意識型態的灰色地帶.**** 印度教本來崇尚神祕主義,而伊斯蘭的“密宗”— 蘇菲教派也是神祕主義者, 大帝力圖揉合兩者,建立新型宗教,或者起碼是指引新的宗教發展方向. 但是伊斯蘭堅信“一神”, 教士階層絕不接受“調和論”,並且視之為叛教.
此事構成了對大帝蓋棺論定時的污點評價, 也做成他晚年的人生悲劇.
1578年一件法庭案件使皇帝和整個伊斯蘭高層決裂. 事緣首席法官Abdul Nabi審判一名侮辱先知名諱的婆羅門, 罪成,依律判處死刑. 皇帝對判決明示非難,但在教士團群起支持下,死刑仍付諸執行.
大帝震怒,欲效英皇 查理八世收奪教權, 於1579年頒布一項勅令,宣稱莫臥兒皇帝在其疆域之內擁有無上權威, 在宗教事務上,其最高裁決權凌駕伊斯蘭教長和教法學家.**** 大帝壓迫幾位最高級別教長在勅令上面背書,此舉釀成大禍.
首席法官和首席恩典官事後躲進大清真寺,公開宣稱簽名是被迫的. 一時天下騷然,火藥庫孟加拉邦好戰的正統派軍官率先發動叛亂. 更有甚者,恒河平原重鎮 江布爾城大清真寺教長竟然發表宗教判決, 裁定阿克巴叛教,號召天下討伐無道!
大帝立即遣軍平亂,費時兩年,叛亂平息. 有關教長和教法學家遭到嚴厲懲處,但是宗教傷口已然無法癒合. 大帝在世,勉強壓著局面; 崩後,伊斯蘭立即反彈,嚴厲打壓印度教. 兩教永為水火,到了脫離英治的時刻,仍難免裂為兩國.
《莫臥兒帝國The Mughal Empire》(1993) John Rich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