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709盛唐詩(五)水窮雲起無還期

讀書札記150709
盛唐詩(五)王維 下篇:水窮雲起無還期
蕭律師執筆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從早年開始,王維己經預料晚年將日益理智及拋棄世俗束縛;而詩人果然實現了對自己的預言。上引詩是意旨變化的開端,這種開端意旨反覆出現在他的詩篇中: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
清冬見遠山,積雪凝蒼翠。浩然出東林,發我遺世意。
《謁璿上人》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
青年流逝,白髮悲歌,極少出現在王維詩中:對他來說,老年是一個預期的境界,他在詩中為逐漸接近它的每一階段而歡欣。

開元、天寶年間,王維和王昌齡在詩壇巍然挺出,特別是王維在世的最後十年及去世後的二十年間,他是最偉大詩人無疑。他是當時詩壇社交中心人物,廣泛熟識同時代詩人,並產生巨大影響。直至八世紀的最後幾十年,王昌齡和李白才開始動搖王維的優勢。到中唐的大作家重新評價盛唐傳統時,李白和杜甫被抬高至他們從未有過的傑出地位,王維被排在李杜之下,但聲譽仍保持相對穩定。

王維的形象一直是感懷詩人、個性詩人及山水詩人。這一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證實,因為他也以相似的語調描繪自己。他能夠創新,能以前輩的傳統為基礎,也能有意地採用新的起點。他曾採用楚辭模式,還試用了六言詩,在這窘廹的詩體上獲得了或許是所有中國詩人中最大的成功。他也曾沿襲了陶潛對四言詩的獨特運用,以表現古樸莊嚴的風格。

除了詩體實踐外,王維還擁有寬廣的主題和風格範圍,超過了此前任何中國詩人。他對詩體發展最重要的貢獻是絕句技巧。在某程度上,所有文學樣式都在結尾下功夫;律詩是特殊的例外,因為讀者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中間對句的審美。絕句卻依賴於成功的結尾。王維能夠運用絕句那敏銳、警句式的結尾,並偏愛盛唐流行的意象結尾。但他還發展了另一種結尾方式,使絕句離開警句更遠:他的絕句經常結束於謎一般的含蓄陳述── 一種表述、一個問題或一種意象都如此簡單、或似乎很不完全,以致讀者被廹從中尋找結尾重要的期待。

《欒家瀨》(取自《輞川集》)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甚至在他平直陳述的完整意思中也感到一種奇特的不確定性。
《臨高臺送黎拾遺》
相送臨高臺,川原杳何極!日暮飛鳥還,行人去不息。
人和鳥的移動構成比較的基礎。但行人到底和鳥一樣,出發到他們所屬之處去,還是與歸鳥不同,不斷奔走於人生的持久勞役中,詩中並無任何暗示。

許多盛唐詩人將狂誕不羈作為對詩歌規矩和限制的有意違抗,李白和相當多的次要詩人選擇了這種對立之路。而在王維,其運動形式是否定而非對立。王維隱士的風格簡樸,只用基本語詞:
《漢江臨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宮廷詩人的嚴謹和文體控制,明顯地出現在王維的詩中,但王維用這種控制來對抗它所出自的傳統。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回歸」是王維及其同時代詩歌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題之一。各式各樣的回歸顯示了他們正離開那充滿危險、失意、屈辱的京城虛偽社會。可是他們的「回歸」目標及對「自然」的定義,卻往往大相逕庭。王維「回歸」的目標通常是一種寂靜無為的形態:他的選擇是將自己與現實世界分隔──關門,而不是以放任行為去對世俗禮法蔑棄。
《歸輞川作》
東臯春草色,惆悵掩柴扉。
《淇上田園即事》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關門,僅是多種拋棄姿勢之一,它還可以是不願回家,從而抵制時間的社會結構,有時它又是苦行自我否定的佛教方式:
《過香積寺》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有時詩篇結束於一種行動,甚或他那時代所喜愛的狂放行為──但這種行為必須產生自寧靜的基礎。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接輿是楚國「狂人」,表面瘋狂而內藏真智。「五柳先生」是陶潛虛構的理想隱士。這裡平靜安謐的景象緩減了狂野行為,使人與風景融為一體。

從「否定」、「回歸」的主題中產生出第三個主題:無意。在某種形式上,它涉及對想望未來的意願的否定。無意及其與社會特權的對立,明顯地出現在下引詩的結尾一聯(典出兩個道家經典《列子》故事)。
《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葘。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黄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可事更相疑!

這種基本的否定姿態可能不符合王維較大部分詩的實際,但頗卻受後人讚賞。這些詩篇代表了他的詩歌特性。王維經常描繪事物處於靜態或和諧的世界,然後在結尾把自己放進這世界。
《登河北城樓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雲霧間。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閒。
這首詩運用了各種傳統詩歌聯繫:落日觸動憂傷情緒;船夫的孤火暗示孤獨;鳥的回歸喚起人的回歸和思鄉。但王維將零碎斷片及其意識皆降低為寧靜景象中一系列「項目」。意識與平靜的江河在天地間流動,穿過各種事物而不滯於任何事物。

在盛唐重要詩人中,只有杜甫在運用文學傳統的嚴肅認真方面超過王維。在五言詩傳統方面,王維經常從 曹植、鮑照、謝靈運、謝眺及庾信詩歌中借取各種成份,但沒人像陶潛對王維有著那樣大的吸引力。王維模仿陶潛的風格,但他對陶詩更認真地運用,將其隨意簡樸與八世紀京城詩人的精緻技巧結合起來達到完美的地步,將兩種對立風格融合為一。

盛唐作家判斷當代詩歌,通常根據詩句,而不是整首詩。王維是一位對句大師,對句形式上幾何平衡,以樸素語言描繪壯麗景象。
韓愈《解悶之八》
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籐。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

本篇內容取自《盛唐詩》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譯者:賈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