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1016香港經濟史 (四) 洋行發蹟

讀書札記151016

香港經濟史 (四) 英佔中期 —洋行發蹟

Create執筆

 

為了取得更大的中長期政治經濟利益, 港英當局從開始就實行了「自由港」政策。 這符合香港土地狹小,資源匱乏,但地理位置優越,並且擁有天然深水良港的情況。 在英占初期吸引了各國投資者,形成以進出口貿易為中心,航運業和金融業為側翼,這樣的一種經濟格局,迎來了19世紀的經濟繁榮期。

 

〈洋行主導香港經濟〉

英資是香港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後最早出現的資本,是緊隨英國占領而到來的資本。1841年英軍占領港島後,原駐廣州、澳門的一批英資洋行紛紛來到港島。同年6月,英國駐華商務監督 義律首次在港島拍賣土地,中標者包括25家洋行,大部分是英資洋行。它們購得土地後,即興建商廈、住宅、倉庫和碼頭,這是英資在香港落戶的開始。

 

1843年底英資洋行已經接近30家,著名的有 怡和洋行、寶順洋行(又名 顛地洋行)、林賽洋行等。 那時擁有資本的 英國 “波士”主要是三種人—商人、船東和銀行家,業務都是圍繞著進出口貿易,特別對鴉片和苦力貿易情有獨鍾,並未建立大規模多元行業的集團。

 

19世紀40年代清政府按照中英《南京條約》被迫開放五口通商,使這些城市特別是上海發展很快,許多歐美商人都轉到上海經營,香港的口岸地位大受影響。但50年代初美國和澳洲的淘金熱給香港帶來巨大商機,而太平軍與清政府在東南沿海連年鏖戰也大大減輕了”五口”對香港的壓力,使香港進入了第二個繁榮期。不僅原有的英資洋行紛紛擴大投資,新成立的或者從海外遷入的英資洋行也逐漸增多,著名的有 太平洋行、沙宣洋行、德忌利士洋行、費查理洋行、連卡佛洋行、和記洋行、仁記洋行、麥域加洋行、乜洋行等。 加上英資 有利銀行、呵加利銀行和 渣打銀行先後在香港開設分行,使英資的實力進一步增加。此後英資在經濟不斷起伏波動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怡和洋行〉

怡和是最早在中國成立,也是最早進入香港的英資洋行之一。 1832英國商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ain和 詹姆士·麥地遜James Matheson合夥在廣州創辦了 「渣甸·麥地遜公司Jardain,Matheson Co. 」,並以 「怡和洋行」作為中文名稱。

 

渣甸和麥地遜都曾在東印度公司任職,目睹公司向中國輸出鴉片獲得巨額利潤,於是先後脫離公司,專門從事鴉片走私。 18344月英國政府取消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壟斷權怡和很快變為最大的鴉片貿易商。1834年4月到7月,怡和運入廣州的貨物就達到75船,占同期全部進口貨物的三分之一。1837年底,怡和洋行的資本額已經達到261萬元,擁有大型帆船12艘。

 

1841年,怡和緊跟英軍進入港島,在銅鑼灣東角建立總行。此後怡和的鴉片生意越做越大,1845年香港用於走私鴉片的 飛剪船共71艘,其中屬於怡和的就有19艘。 從1832年怡和洋行成立起計,作為英國最大的私營鴉片商行長達四十年之久。 正是依靠鴉片貿易這種資本原始積累方式,加上港英賦予怡和的種種特權,從19世紀後期開始,怡和成為在香港和中國內地都擁有龐大資產,業務遍及全球的大型財團。

 

在香港,怡和財團除直接經營傳統進出口貿易外,它控制著全部或較大部分股權的公司有:省港小輪公司、香港黃埔船塢公司、香港火險公司、怡和輪船公司、九龍倉公司、香港電話公司、香港電力公司、香港置地公司、天星小輪公司、香港電車公司、香港牛奶冰廠有限公司以及中華火車糖局、呂宋糖廠等等。

 

在中國內地,早在1843年怡和就跟隨英國駐滬總領事 巴富爾來到上海。 從此,怡和把業務範圍擴大到廣闊的中國腹地,壟斷了中國大部分工業設備與器材的進口;同時也壟斷了中國絲、茶和許多種土產品的出口。 在工業方面,怡和是外國洋行在中國大陸投資最早也最多的一個。到1914年,怡和在中國大陸已經擁有30多家工廠,涵蓋造船、礦冶、機械製造、水電、紡織、食品、煙草加工等諸多領域。 在金融方面,怡和不僅設立了 怡和錢莊和諫當保險行,從事民間金融業務,並且積極參與對舊中國各級政府的貸款。由於怡和在舊中國的龐大資產和巨大影響力,被稱為”洋行之王”。怡和在廣告中也驕傲地宣稱:”在中國的任何地方,只要那裏有貿易活動,那裏就有怡和洋行。”***

 

〈太古洋行〉 太古進入中國內地和香港都比較晚,但它的總公司 施懷雅父子公司Swire Son Co.早在1832年就成立,由英國商人、父親John Swire、哥哥John Samuel Swire和弟弟 William Hudson Swire創辦。主要經營英國與歐美之間的進出口貿易。

為了把業務擴展到中國和遠東,施懷雅家族與英國商人 巴特菲爾德Butterfield在上海共同創辦了 Butterfield Swire Co.,以「太古洋行」作為中文名稱,1867年開業,主要將英國的棉毛織品運銷中國,再將中國的絲、茶等運銷英國,成為施懷雅父子公司的上海分公司。1870年太古在香港設分公司。

 

太古財團的經營作風素以穩健著稱。 二戰前,它在香港的除傳統的進出口貿易以外,主要經營航運、倉庫、碼頭、造船、一般製造業、房地產業和公用事業。太古財團下屬的 太古輪船公司,經過與美資 旗昌輪船公司的激烈競爭,終於控制了舊中國的長江航運,開闢了東亞跨域航線,加上歐、美、澳各洲航線,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 1900年太古與英國 “藍煙囪”輪船公司等合組 太古船塢公司,資本額達到80萬英鎊,在側魚涌興建一座大型船塢,歷時九年才完成。 20世紀30年代以後,這間公司幾乎包攬了華南所有大小船舶的建造。

此外,由太古獨資或參股經營的 太古糖業公司等也都在香港及遠東享有盛譽。太古在中國 16個主要商貿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是舊中國最大的外資航運企業,被稱為“航運之王”, 在進出口貿易、工業、商業等領域也擁有巨額資產和權益。 〈匯豐銀行〉 匯豐銀行的全稱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865年在香港成立,資本額500萬元,由在香港的歐、美各大商家集資創辦。1864年8月組成15人的匯豐銀行臨時委員會,成員包括德資 禪臣,丹麥資本 畢氏等各大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由 寶順洋行大班 喬姆利任主席。但開業不久非英籍董事即陸續退出,匯豐銀行從此成為惟一總行設在香港的英資商業銀行。1866年港英政府頒布《匯豐銀行法》,一家銀行的章程竟成為一項法律,由此可以看出匯豐的與眾不同。1872年匯豐取代 東方銀行成為港英政府的往來銀行。*** 1886年港英政府一度出現財政困難,匯豐在東方銀行尚在猶豫的時候迅速提供10萬元貸款,鞏固了政府往來銀行的地位。

 

到19世紀80年代以後,匯豐已經擔當起中央銀行的絕大部分職能:第一,它是主要的發鈔銀行。1931年匯豐的鈔票發行額已經占香港各發鈔銀行總發行額的80%以上。1935年取消銀本位制,以紙幣作為單一通貨,匯豐仍然保持著80%以上的發鈔比例。第二,它是政府的往來銀行。匯豐不僅是政府的往來銀行,而且一再提供貸款,成為政府的可透支出納銀行。第三,它是銀行的銀行。匯豐是全港銀行業結算中心,當出現銀行風潮的時侯,匯豐往往根據政府的指令為問題銀行提供短期信貸,實際上擔當了最後貸款者的職能。第四,匯豐銀行董事會主席歷來是行政局成員,參與所有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由於匯豐銀行同時具有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雙重職能,它對香港經濟金融狀況的了解和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正因如此,匯豐歷來被同業指為”享有最大特權”,”違背了自由競爭的原則”。加上匯豐從早期著名的銀行家Thomas Jackson開始,就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業務規範和管理制度,而且不斷更新,因此匯豐的市場占有率很快超過香港任何一家銀行,成為實力最為雄厚的私營機構之一。

 

在中國內地,匯豐以上海為中心,機構遍布舊中國的所有大中城市。利用人們在當時情況下認為洋銀行”可靠”的心理,大量吸收存款,擴展業務。同時依靠其雄厚實力、不平等條約賦予英資的特權以及掌握中國海關大權長達半個世紀的英國人 赫德(時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支持,取得對中國政府貸款的多項優先權。早在清政府時代,滿清皇朝末期的38年內共借外債35筆,匯豐銀行參與率達到63%。北洋政府時代,袁世凱向六國銀團借款和所謂”善後大借款”共2 ,620萬英鎊,其中匯豐銀行占30%。 通過這些政治性貸款,匯豐不僅獲得豐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這些貸款附加著苛刻的政治、經濟條件,使匯豐從19世紀80年代起逐漸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香港和舊中國的金融業,並且保持著對政治和整體經濟的巨大影響力。

 

 

參考書目: 《香港經濟史》(2004) 盧采受、盧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