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1026滾滾豬公

讀書札記151026

滾滾豬公

礎執筆

 

《 滾滾豬公 The Whole Hong –Exploring the Extraordinary Potential of Pigs》(2005) Lyall Watson

『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這幾句是經典金曲《滾滾紅塵》的歌詞, 跟接下來的內容可說是風牛馬不相及。 不過這幾句可能適合形容人與豬的愛恨情仇, 猜想《滾滾豬公》的譯者才會用這作為書名吧。J

 

〈基本數據〉

豬是 哺乳綱 偶蹄目 豬科的一屬 , 是有蹄, 腳趾數目為偶數的哺乳動物, 與綿羊、山羊、牛、鹿等草食動物同目, 但不會反芻, 智力足以與猿類和海豚平起平坐

 

世界上現存十六種野生豬種, 總數約一千萬頭。根據世界糧食組織的統計, 2010年底全球約有10億頭家豬, 其中中國境內的有4.76億頭, 為全世界第一,第二名為美國,只有0.65億隻;而屠宰數目亦以中國最多。(筆按: 難怪有說豬肉的價格變化能影響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CPI了。)

 

〈哺乳類動物共有的優勢〉

哺乳可促進幼兒生長, 延長幼兒依賴母親的時間, 使其可從母親那裡習得生活知識。而知識的傳遞促進神經系統的發展, 使記憶具備演化優勢。為了一邊進食還能一邊呼吸, 幼兒的口鼻道必須由上顎區隔而與口腔分開, 形成了寬大的鼻腔, 這有利於嗅覺的發展。嗅覺靈敏的動物不只會追蹤氣味, 也會製造氣味。同一窩出生的幼仔, 因基因相近, 有相同的「窩群體味, 在不同群體間可以氣味作辨識, 同時亦可避免近親交配。

 

牙齒是用來判斷哺乳動物演化程度的最佳標準。早期的動物牙齒都是簡單的尖牙, 只有年齡漸長, 或生活形態改變成仰賴某種食物來源, 齒系才會漸趨複雜, 所以哺乳的牙齒發展總是領先其他部位。雜食的習慣使牙齒不會往某一特定方向發展, 因此雜食動物會有齊門牙、犬齒、臼齒等各種不同用途的牙齒。

 

除了吃和交配外, 玩耍也是哺乳動物重要的一環。玩耍是一種自願性行為, 當中包括了友善的打鬥和輕柔的嚙咬。 玩耍帶有矛盾, 如果發生在不恰當的時機, 便會產生抵觸。玩耍並沒有固定的模式, 但會重複發生, 甚至形成儀式。*** 玩耍有相當的生活重要性, 缺乏的話可能會損害關鍵社交行為。 玩耍似乎是健康大腦所必需, 可增強皮質層神經元的連結, 玩得越多, 腦部長得越大。

 

〈雜食的好處〉

人類和豬都是雜食動物。雜食動物能在不同的棲息地和生活形態中生存。雜食帶來好奇心、靈巧、探索和食物處理。 這些技巧必須由學習而來, 於是雜食也促進了智力發展。

與之相反, 特化動物則以特殊的求生技巧, 摒棄其他生存形態, 只專注於某一特定食物源和生態環境。 因此一旦環境出現變化, 便很容易因適應不良而絕種。

 

〈懶得演化的豬〉

豬的基本構造在過去四千萬年內沒有太大改變, 因為牠演化出來的高超能力, 使其可藉著調節行為來適應環境變化, 而無須大幅改變基因來維持物種的續存。***

 

〈豬的社會結構〉

豬是高度社會性動物, 以家族為單位群居在一起。 牠們能以聲音相互溝通, 保持連繫, 形成緊密的小社群—「聲群」。每種豬都各有一套精準細緻的溝通體系, 類似人類的語言。聲群是以一頭母豬和牠所生的小豬為基本單位, 稱為「母家庭」。 一個母家庭會和其他母家庭共同與一頭公豬結群生活(即一夫多妻制)。 但「丈夫」的地位並不是永久的, 公豬要維持地位, 必須在每年秋末與其他公豬爭鬥, 如落敗,勝利者將會得到與母豬交配的權利。****

 

豬通常沒有地域性, 不會爭地盤, 關係相近的聲群可重疊形成更大的部族。對豬來說, 一般需要三種不同的活動據點:

A休息睡眠區— 豬每天花大量時間睡眠, 需要有安全的地點休息。

B梳洗區— 豬在泥沼中打滾後, 會用樹墩、石頭或蟻丘磨去身上的污垢。 如果沒有合適的地點, 牠們會互相梳洗, 豬是很愛清潔的

C排泄區— 豬有公共衛生的觀念, 會在遠離進食和睡眠的地方集中排便, 類似人類的公共厠所。

 

〈豬一樣的生活習慣〉

在野外的環境, 豬是夜行性動物, 晝伏夜出, 如沒有獵食壓力, 會在晨昏之際活動。不過在生物結構上豬是晝行性的, 視力跟人類一樣優秀, 天生就有觀看能力和被觀看的特質。 豬沒有汗腺,不會流汗, 牠們會在泥沼中打滾來散熱; 天冷則會聚在一起互相取暖。豬不會困守在某一特定環境, 牠們有強大的調節和適應能力。***

 

〈贏在起跑線〉

豬在出生頭幾秒便會自動尋找乳頭, 越接近母豬頭部的乳頭越好, 因為乳汁最多。一旦選定乳頭就不會改吸其他, 有專屬權。 這種專屬權並非隨機, 豬仔間需要進行爭奪, 但過程一般不超過一小時。為應付這種同代相爭, 在演化壓力下, 小豬一出生便有八顆完全成長的犬齒和門牙, 用以攻擊同胞。一般情況下, 同一胎遲出生的小豬, 因乳量高的乳頭已被佔據, 夭折機會較高。母豬通常會把死掉的豬仔吃掉, 並不會浪費。

 

〈格鬥豬〉

豬在爭奪地位或因故爭執時會出現打鬥。

獠牙短小, 臉上沒有肉疣和皮膚生長物的野豬和家豬會採取橫向打鬥的形式。兩豬由並肩闊步,或互相推擠開始, 互拚力氣, 企圖扳倒對手。如果衝突嚴重, 則會張嘴互咬, 造成嚴重撕裂和化膿傷口。

頭骨厚實、脊骨突出、獠牙粗長的豬種則會採取正面打鬥的形式。兩豬由闊步對峙開始, 不斷正面衝撞, 直到對手以下跪和尖叫屈服分出勝負, 而勝方則扭頭離開,結束決鬥。 正面打鬥的兩豬雖然外表勇猛, 看似激烈, 實質危險程度反而較低, 是一種儀式化的打鬥, 很少造成嚴重傷口。

 

〈豬的馴化〉

豬是絕對的雜食動物, 可吃人類丟棄的食物, 連酒也喝。牠們性格隨和, 喜歡有伴相陪, 甚至其他物種也可以, 而且不具領域性, 可跟人類一起遷移, 會自行照顧幼子, 不需看管, 只要稍經訓練就懂得聽從號角或呼喚的指令。所以豬先天上很適合人類馴養, 又或者說, 只要能互惠互利, 豬很願意跟人類一起生活。

 

中國可能是養豬行為的發源地, 公元前五千年就有明確的養豬證據。家豬最可能源自有六對乳頭, 幼子生長速度快的歐亞野豬。經馴化的野豬頭部慢慢變小, 四肢漸變短, 身軀則變長,耳朵變長而軟垂, 毛髮變細緻稀疏, 性格更溫訓, 所有野外所需的警備和生存適應均被移除。 雖然家豬的品種不同, 外形有別, 但只要具備關鍵特徵— 尾巴呈蜷曲狀, 即為人類所培育。

不過家豬的馴化只是一時現象, 只要生活環境艱苦, 就能在一代時間內引發「退化現象」, 營養不足的幼子會在長大後變回野豬的外形。豬雖然甘於在安樂的環境被人圈養, 但基因內設有後備系統, 能夠在環境惡劣時回復野性,以作適應。***

 

〈不同地區的吃豬文化〉

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和 以色列等民族的宗教是禁吃豬肉的。雖然宗教有強大的力量和持久性, 但豬肉美味並不易對抗。 前此所以能建立禁吃豬肉的教條, 是因為土地日漸貧瘠, 養豬成本過高並且對環境體系造成威脅,*** 禁吃具有生態上或經濟上的基礎的。

與之相反, 在新幾內亞等地, 土地肥沃, 作物往往多於消費所需。在熱帶環境是無法囤積作物的, 於是多餘的收成便餵給豬吃, 以豬肉的方式儲蓄起來, 以備來日所需。

 

〈結語〉

認知行為可定義為感官與記憶的結合, 並且能夠產生適切的回應。 科學實驗證明, 豬具有認知行為, 一旦面臨新挑戰, 能夠大幅改變行事策略。 而且豬有極佳的空間記憶, 懂欺瞞策略。不過科學界一般認為人類以外的動物均沒有意識思考的能力, 甚至感覺不到痛楚。似乎並沒有科學家願意深入研究豬是否能有意識地進行思考。

有一說法是豬並不一定不夠人類聰明, 只是沒有受到足夠的教育, 一歲左右便被人類吃掉了。不過想深一層, 如果得知豬及得上人類某一程度的智慧, 你還吃得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