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持續了很久,無疑比史學家有時認為的還要久。」
讀書札記151116
戰後歐洲六十年(一) 歐洲煤鋼同盟 與 英國的歐洲政策失誤
掌門執筆
《戰後歐洲六十年Postwar: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2005) Tony Judt
作者是當代的歐洲史權威, 紐約大學專門研究歐洲歷史的「雷馬克研究所」創始人和所長. 他獲得了2007年漢娜鄂蘭獎 和2009年Orwell Prize終身成就特別獎. 本書獲得 外交關係理事會Arthur Ross Book Award, 並在行家圈中備受推崇.
〈歷史批判〉
本書是本通史,繼承的是從 基佐 到 霍布斯邦一脈歷史批判的路線. 究其本質,「通史」與「敘事史」的差別在於敘事史意在鋪陳和爬梳史實, 而通史意在發掘史實之間的因果和事理,*** 雖然兩者在實踐上無從嚴格剖分. 所以,通史並不詳細描繪史實; 相反,它假設讀者已然知曉了事實. 故此, 通史表述的不是史家對史實的研究考訂;而是對歷史的個人識見。非行內強手是不敢輕易動筆寫通史的.***
通史寫作的最高境界則是對事理的批判, 體現為對泛泛之論,或行家舊說的新知異見; 有時則是對當事人的辯解,或時代偏見的揭穿道破. 基佐和霍布斯邦便是以此鳴世的超一流史家.
舉個經典案例:基佐在傳世作《法國文明史》中論及宗教革命時說: 一般認為革命是由於教廷腐敗,此為淺見, 就算考慮到贖罪券醜聞,那時的教廷並不特別腐敗. 真正的因由是「反叛教廷的時機已至」,意指後來的新教諸侯羽翼已成, 而支持教廷的神聖羅馬皇帝統率力經已萎弱.
二戰甫平,西歐諸國的最大關注是抑止德國軍事復興.(最穩健則連經濟也不許其復興.) 但韓戰,及隨後深化為「冷戰」,改變了世界戰略大格局, 西方集團的最大關注轉換成對共產世界的焦慮,並達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 當時的歐洲軍事形勢,西歐全然不敵東歐的常規武力, 欲加抗衡,復興西德不失為一策.(最冒險則連軍力亦許其復興.)
在這樣的全球政局大背境下, 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後,產生了
〈歐洲煤鋼同盟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
話說法國的 馬爾薩斯–洛林省盛產鐵,而相鄰德國的魯爾省則盛產煤, 為了爭奪這兩省的土地資源, 引致近代史上法德連番大戰.
1950年法國外長 舒曼Robert Schuman 受到經濟及政治學家 莫奈Jean Monnet 以經濟面統合歐洲的理念影響,提出「舒曼計劃」。*** 該計劃建議以聯合德法資源為核心,將歐洲的煤鋼工業生產一體化,並以「高級公署High Authority」作管理單位。
ECSC以「關稅同盟」形式將德法兩國以生產資源綑綁起來,在經濟面上,是避免各國產業復甦之時發生貿易戰;在政治面上,則意在減低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高級公署為獨立及超國家的執行組織, 雖由同盟國委任代表組成,但原則上以同盟利益為考慮,巴黎條約為憲法,而不應顧及所屬國家的利益。
1951年法德意盧比荷六國簽訂「巴黎條約」, 成立「歐洲煤鋼同盟」。
六國加盟是少而不是多. 低地三國既無煤也缺鐵,兼且國境夾在兩強之間,入盟只是不得不然.(就算這樣, 起初荷蘭還嚷著要與英國共進退.) 最大的缺憾自然是英國和瑞典拒絕入盟. 英國拒盟影响至大,除了本身政經大國的份量外, 英國與 波羅的海國家貿易往還密切,導致波海諸國亦不便加入.***
當代對ECSC評價極高,咸認為乃歐盟之前身,*** 千秋之偉業, 舒曼計劃提出的那天更被訂為「歐洲日」. 作者對此持批判態度,認為ECSC的成功心理大於實質. 首先在經濟面上,ECSC稱不上是特別有效的工具,從未發揮過莫奈設想中的作用, 歐洲的經濟難題是在諸國強力復甦中自行解決的. 西德產業勃興受益於韓戰,而非舒曼計劃.***
其次在政治面上,ECSC當初只是法國限制德國國力私心之產物, 「ECSC是披著經濟外衣的政治工具, 用來打消法德兩國的敵意。」,**** 它起到的真正作用也從未溢出這個範圍. 後來歐洲統合的諸般重大步伐, 有沒有ECSC關係不大.
〈英國的失策〉
事後孔明,英國拒絕加入ECSC是重大的短視失算, 但從當時英國政界的角度來看, 卻是理所當然的決策.***
首先是關乎「國體」的考量, ECSC帶有「超國家組織」的基因, 雖說只局限於煤鐵兩項產業, 但是一旦入盟,遇有爭執,必須服從當局裁決. 英國是普通法國家,而歐陸則行大陸法,司法尺度有所出入, 對英國人來說,入盟看來是風險高而收穫少.
其次是經濟政策的考量, 當時西歐諸國的貿易主要是彼此間的貿易, 而英國的貿易伙伴則遍佈全球.*** 英國如入盟乃是自綁手腳,不利開展外貿.
還有,其時工黨執政,推行社會主義福利改革,*** 入盟將削弱國內經濟政策的自主性,也會招來煤鋼工會的反彈.
最末是全球戰略的考量, 其時英國人對「大英國協(ie英聯邦)」仍心存憧憬,各會員國尚未離心離德. 許多地區仍屬英國直轄,在倫敦存放大筆英鎊,*** 母國在原料和糧食供應上也很仰賴子國. 英國如能維持戰前的強勢領導, 則統合諸邦,重振聲威,又有何難? 況且國協成員之間既有諸多默契,也簽有許多條約, 英國如逐步與西歐諸國強力結盟,恐防產生利益衝突, 有損在國協的領導力.****
綜合三者,英國幾乎是出於本能地拒絕加盟. 但是上述諸般考量卻是只顧眼前,有欠遠瞻. 當時無法看清的是「大英帝國」的迅速土崩瓦解,與及國力的一蹶不振. 二戰淘空了國家,整體財富耗失四分之一, 由世上最大債權國變成最大負債國, 其直接後果是持續性英鎊危機.*** 還不止此,為了帝國體制, 戰後英國仍維持三支全編制艦隊,在國外派駐120個空軍中隊, 設立高規格的大使、領使館和情報機關….. 在內政方面,英國率先奉行「福利國家」政策. 此種政策改革意在改善國內不平等狀況,以提升社會正義, 自然既耗費資源,又不利於經濟發展和外交活躍. 可以說,戰後英國的內政和外交隱含矛盾, 導致一連串外交失策.***
英國斷然拒盟,令彼岸諸國(法國除外)大失所望. 此番自絕於歐陸,導致後來著著滯遲, 在未來全歐統合大潮中不特只失去領袖地位,更遭到邊緣化.**** 這是英國在全球戰略佈局上的最大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