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0115
盛唐詩(二十) 寒聲一夜傳刁斗:高適 上篇
蕭律師執筆
高適是 天寶詩人中較年輕的一位。 從南宋開始,他的名字就常和 岑參聯在一起,因為他們都寫了大量有關邊塞體驗的詩。 但兩人卻屬於完全不同的風格範疇, 岑參是一位天才的描寫詩人,喜愛瑰奇和異國的情調,表現了新的天寶風格;高適的詩極少真實描寫,描繪的都是激發悲壯情調的蕭瑟荒莽景象。 高適是一位理性詩人,了解並強烈感受到歷史的影響,超過同時代的詩人。除了主題一致外,他的作品與岑參的完全不相似。
高適的生年無法確定,較可能是707年出生。 父親曾任偏遠的廣東長史,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職位,表明他失意於朝廷。 高適在現代河南的 宋州度過大部分少年時代,這地區後來在「安祿山叛亂」的最後決戰中遭到極大破壞。 成年後,高適來到長安,由於欠缺人脈關係,很快就失意返回宋州。長安那時雖有許多詩人,但高適遇到的只有 王之渙。
737年,高適赴東北邊塞尋求軍幕職位。東北軍隊正在那裡與契丹作戰,高適在軍中只待了一年,便又返回宋州。 這一年是高適創作的豐收期。他作於東北的詩很明顯受到另一位詩人的影響,他就是曾經參加過對契丹作戰、並遊覽過高適去過的多個地點的 陳子昂。 陳子昂明顯成為高適早期詩作的參照模式:兩人都是京城詩的局外人,都轉向古風和「胸臆語」— 殷墦評「(高)適詩多胸臆語,兼有骨氣」,是「從胸中流出的語言」的意思。
高適題為《薊門》的五首詩,與陳子昂的著名組詩《薊丘懷古》具有相同的形式和風格。兩組詩都採用六行體。六行詩是短篇古風的理想形式— 它避開了律詩和絕句的格律詩體。
《薊門》第五首***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
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雲愁殺人。
作者著眼於巨大的荒莽景象,從中發現了某種道德或社會的真理。在上引詩中,詩人看到了邊塞在緊張形勢下軍隊的忠誠決心,並以深摯悲愁的直接表達作為反應。
有時高適會採用較典型的盛唐棄世姿態:
《薊中作》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黄雲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帳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孫吳是古代軍事理論家,「事」指戰爭。詩中設想東北邊塞諸將都不願採取強烈行動,害怕失敗會喪失已有的恩寵。
類似以上二詩的作品佔據了高適的東北邊塞詩的較大部分。 但他最著名的一首詩卻以不同的風格寫成,這就是《燕歌行》。很可能就是這首詩及其他幾首七言歌行的聲譽,使高適的作品與岑參的聯繫在一起。高適是一位抒情詩人,又是描寫想像的詩人,在七言歌行的絢麗背景下,
《燕歌行》是一篇嚴謹凝重的作品。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斾逶迤褐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寒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筋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雪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憶李將軍」具有雙重意義。漢代「飛將」李廣被唐王室認為遠祖,是位極其成功的軍事家。末句可能表示面對眼前的無能者,轉而思念古代的能人。用王昌齡的話來說就是:「若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另一方面,詩的結尾還可能表示仿效李廣的願望是無益的,這種願望導致了無窮的戰爭,給人們帶來巨大的苦難;而在軍隊英勇犧牲的背景下,李廣終須以自殺作為對上司刻薄寡恩的反應。
高適歌行中的大多數是邊塞詩的陳套。雖然如此,這首詩仍然體現了鮮明的獨創性,具有完整歌行效果,完全符合它所獲得的聲譽。王維的《從軍行》可能作於同一年;李白的《戰城南》則無法繫年。與此二詩一樣,高適的《燕歌行》通過一組小場景,形成某種近於敍事的結構。 與岑參對邊塞奇異景象的單純關注不同,高適詩的中心是軍隊,他們的勇氣和所受的苦難,景象僅是表現其苦難的工具。高適是杜甫歌行的先聲,但在藝術上較為守舊。
高適詩多作於宋州,但無法確定作於赴東北之前或後。 宋州詩明顯地沿襲了古風傳統,其中有一組詩《宋中》,甚至比《薊門》組詩更接近陳子昂的《薊丘覽古》。
《宋中》第一首寫的是富於傳說色彩的梁王宮殿遣跡。
梁王昔全盛,賓客復多才。
悠悠一千年,陳跡唯高臺。
寂寞向秋草,悲風千里來。
對照 陳子昂吟詠 燕昭王的詩,雖然高詩中沒有任何一句模仿陳詩,兩首詩的情緒和風格卻是一致的: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悵已矣,驅馬復歸來。」
語言和旨意都是簡單的,但風格和主題的類型聯繫深深觸動了同時代讀者,引發對古代質樸的感受,以及對逝去高貴人物的感覺。
資料來源:《盛唐詩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 The High Tang》宇文所安Stephen 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