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0129
太平天國之秋 (上篇)
掌門執筆
《太平天國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2012) Stephen Platt
本書獲2012年Cundill Prize,是當今獎金最高的歷史著作獎. 作者是耶魯 中國史博士,其博士論文獲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 另著有《湖南人與現代中國》.
本書是作者一鳴驚人之作,獲得 史景遷(英國歷史學家、本人也是太平天國史專家) 和Henry Kissinger的高度評價; 黃宇和教授為撰導讀, 亦推崇備至. (筆者作為擦鞋專家,則對黃教授的導讀推崇備至. )
「太平天國之亂」(1851-64年) 是人類歷史上人命損失最多的戰亂, 有關的研究稱得上是汗牛充棟,名家強手如林, 新銳學者廁身其間竟能脫穎而出,必須提出前輩未曾發見的有力觀點, 這想必難若登天. 而本書正是登天之作.
〈本書主旨〉
在於論証:對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來說, 中國的「太平天國之亂」和美國的「南北戰爭」(1861-65年)都與國家經濟命脈息息相關. 當1861年美國內戰方興而中國內戰十年未已的時候, 英國的環球經濟岌岌可危. 剛在去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之役.) 獲勝的英國, 其國力僅足以干預這兩場內戰中的任一場. 迫在眉睫,她必須作出決斷, 應向東西何方拔刀?
這是 “成本與效益”的政治經濟學考量. 假設用兵西方, 毫無疑問支持的必然是 “友方” 南方邦聯. (至於 “友誼”當然是建築在原棉貿易的利基上面.***) 但假設決定向東出手, 就要認真考慮:支持的應是過去二十年間曾兩番開戰的北方「大清皇朝」, 抑或是同屬基督新教的南方「太平天國」?
這被後世史家嚴重忽略的兩個決策關口,四條(實質只有三條)歧路, 對當時的大英帝國內閣來說,並不是那麼易於取捨; 而國內輿論,反映在國會辯論和報紙社評當中, 也是針鋒相對,各有聲援者. 然則英國為何在中國內戰中放棄原已堅持多年的中立政策,最終實質幫助清朝平亂; 但卻在美國內戰中自始至終保持著中立呢? 作者對此給出了獨家見解.
但是就算作者解通了這兩關,仍要面對行家最終的強力質疑:英國伸出的 “軟援手” (並未正式出兵介入,只限於軍事援助 李鴻章駐上海的淮軍及其旗下由英國人 戈登Gordon統率的「常勝軍」.***), 真的起著 “抵定乾坤” 的作用嗎? 這最後一關才是本書的吃緊之處!
環環相扣的論証全部由作者鋪陳史料加以支持, 尤其強調 「干王」洪仁玕對上海英國租界的外交努力 (這方面鮮有史家論及.); 和「忠王」李秀成在江浙的軍事冒險, 兩者終歸失敗的契機. 在「太平天國的秋天」裡,天秤急劇失衡, 與英國人適時施加的砝碼有著微妙且關鍵性的干係.*** 洪仁玕、李秀成功敗於垂成, 而曾國藩、李鴻章則贏得非常之驚險.
〈兩場內戰與英國的環球貿易形勢〉
中國內戰之前,大英帝國的環球形勢一片大好. 她壟斷了全球最有價值的兩個貿易圈, 得其一足以富傲天下.
首先,最無敵的當然就是「英印華三角貿易」:中國的茶和絲, 印度的鴉片和原棉與及 英國棉織品為主的工業產品,**** 循環往復,財源滾滾不絕. 單是英國政府每年徵收的茶葉進口關稅, 便足夠支應皇家海軍整年的用度!*** 更暴利的是鴉片, 在印度生產成本近乎零,在中國…… 無話可說, “千金難買心頭好” 嘛.
其次, 英國向美國南部州郡購入長纖維原棉 (印度和中國的原棉是短纖, 只有埃及和美國出產長纖,其時埃及實質上是英國殖民地.); 並且向美國輸出工業製品和中國絲茶. 棉織業是當時英國工業的命脈,而歐陸無棉. 英國3/4的原棉從美南進口; 成品則有1/2在遠東銷售.***
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定都開國, 中國形成南北對峙之局,作者遂將之定性為「內戰」. (關於這點許多行家並不贊同. 因為根據國際法, 起事的一方如被國際社會承認為對等的交戰團體, 這才稱得上是「內戰」,如南北戰爭. 有趣的是,如果起事方並未被承認為對等交戰團體, 那麼失敗之時稱為「叛亂」, 如太平天國; 成功則稱為「革命」,**** 如中華民國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當真是 “成王敗寇”, 非常之現實主義.)
同年,馬克思在倫敦 “樂觀地”預測中國的叛亂將會引致英國環球貿易系統崩潰…… 如此這般,資本主義死期不遠, 而 “共產天國”行將降臨. 此乃書生之見,事實上中國的絲茶出口不減反增, 原因是長江流域亂離阻隔,中國商人反倒把存貨銷往海外市場.*** 另外,南京新創的 “天朝”百廢待舉,征戰不休,在在需財, 也極需透過外貿獲取資金. 所以,成為富商和資金避難所的上海租界反而畸形地高度繁榮起來.***
但是到了1861年美國內戰開打,情勢卻瞬間急轉直下, 北方封鎖南方港口,棉價飊升至英國紡織品無法在亞洲獲利的地步. 英國對華出口一落千丈,*** 紡織品貿易額下降2/3. 1862年底棉荒嚴重,工廠關門, 棉紡重鎮蘭開夏失業率高達六成. 英國在華購入的茶葉有2/3轉口美國, 此時因為戰情酷烈,市場消失, 進口商把存貨在國內傾銷, 造成茶市崩盤.*** 這又大幅削減了英國政府的關稅收入, 真的是 “牽一髮則動全身”!
在此可以看到「全球化」的威力, 但在當時的英國政壇,無人有這個大局觀早為之計, 及至禍在眼前,國會這才激烈爭辯,訂策應變.
〈英國的反應與行動〉
本來最治本的方法是派遣遠征軍干預美國內戰,扶持南方邦聯獨立, 恢復原棉供應,則萬事大吉.*** 但這招成本極高,兼且風險極大,近乎不可行. 美國已非百年前吳下阿蒙, 不像中國,無論那個 “天朝” 都是軟柿子; 而且遣軍赴美遠比赴華艱難, 因為赴華有印度作為跳板,赴美則無之.
所以英國對美國內戰的反應乾淨俐落, 迅速宣布承認雙方為對等交戰團體, 而英國則嚴守中立. 這樣做一方面 順應國內一面倒的輿論民情. (這還用說嗎? 南方的農業是英國的貿易夥伴; 北方的工業則是其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 南邦既成獨立國, 就可以合法地向英國銀行貸款,與及購買軍火,*** 如此商界有利可圖. 最後, 英國非常願意看到分裂的美國, 以免威脅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但對中國內戰,英國卻舉棋不定……(未完待續, 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