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0604
世界秩序(二) 當今天下大勢
掌門執筆
結論先說:當今天下的均勢吊詭地維繫於 美國國力(尤其是軍力)獨大的事實, 與及美國制霸全球卻力有不逮.***
「冷戰初期的國際秩序實質上只有兩極,*** 西方聯盟基本上唯盟主美國馬首是瞻. 在美國眼中,聯盟不是一伙為了維護均勢而協調行動的國家, 而是一家由美國出任CEO的聯合企業. 」J (原文)
〈天下大勢的構成〉
起始於戰後歐洲重建內部均勢的安排, 並且迅速推廣為在全球範圍內對蘇聯集團國的「遏制政策」布局. (即所謂「冷戰格局」.)**** 起初這主要依靠美國的核子打擊力量,後來則以美國瘋狂發展軍備來加以保証. 1948年北約NATO的建立標誌著美國霸權的大成, 同時也是其頂點.***
國際關係的定格則是1949年通過的「聯合國憲章」,核心內容有兩點:
A “一國一票” 參與框架終於達成了 “威爾遜原則” 三十年來的懸念, 使聯合國成為普世接受的外交論壇和執行平臺.
B執行機構「安全理事會」中, 五個 “常任理事國” 擁有對等否決權, 另加九個輪任國,組成國際事務仲裁框架. 此一操作框架以五強國的戰略利益為先決條件,先天上易於癱瘓和僵化,**** 但在國際上仍可起到削減戰爭頻率和規模的作用.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體系是「多極霸權」的平衡術, 但是戰後世界形成雙極. 聯合國精神雖出於威約,體質卻大不相同. 根據國際關係理論, 「雙極霸權」本身不易產生大型戰爭, 而(防禦性)戰略核武又進一步抑止兩強輕啓戰釁,於是四十年和平歲月在核噩夢中得以繫而不墜.
美國的霸業成於冷戰,四十年間作為民主陣營的領袖一言九鼎,下綫群國迫於共產陣營壓力, 對老大的頤指氣使敢怒而不敢言….. 這就是美國領袖群倫的真相.
1990年蘇聯解體,冷戰終結, NATO的重要性喪失, 西方聯盟內部分歧抬頭,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隨之下降.*** 後冷戰的人類歷史並未終結, 「單極霸權」的形成意料外並未進一步增加美國的權力, 近程事態則因中國崛興而更形複雜緊張.
在15宗單極霸權遭受挑戰的歷史案例之中,10宗導入戰爭.*** 中美難免一戰的說法近年甚囂塵上, 但諷刺的是,迄今為止, 兩國牌面上的外交關係竟然是 “太平洋地區戰略合作伙伴” (雖則未有任何具體安排), 更且從未發生過任何正面衝突. 畢竟大家都是現實主義者嘛…..
在國際舞臺上面,
〈美國的傲慢與底氣不足〉
非今日始,原因在於她是個民主國家, 但這民族卻很年青天真,且內部價值分歧甚大, 因而無法持久地一致行動.***
美國的相對國力在戰後初期達到峰值, 國土未受戰火波及,工業生產力毫髮不損,GDP佔全球六成, 「馬歇爾計劃」施惠整個西歐,手執NATO牛耳, 亞洲的非共產國家皆在其卵翼之下.
由擘劃偉業的 杜魯門,堅定執行的 艾森豪威爾,到風華耀眼的 甘乃廼, 美國形成了一種類似大革命法國的天真世界觀和行動熱情: “以天下為己任”, 欲將「自由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直銷全球,以普渡眾生.*** (當然兼夾開闢市場,花花銀子大把抓.) 祖國以偉大夢想(外加 徵兵令)號召子民, 不惜洒熱血於異域遠疆,以酬其壯心偉業.
“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擁有這樣的理想主義和資源去應付那麼多的挑戰.”(原文) 這就是美國人的傲氣!美國以 “世界警察” 自居,不惜盡傾舉國之力, 在全球四出 “滅罪救火, 扶病濟貧”. 戰後世界六十年的秩序就靠美國這種天真自大的 “反共濟世,捨我其誰?” 精神艱苦而混亂地維持著. 然而落後國家之貧病自有其歷史 “天數”,不因美國人的意志和美金而轉移, 當救世主的代價是這個英雄自詡之國最終滿懷失落.
美國在五場戰爭(韓、越、海灣、伊拉克 和阿富汗)之中, 銷磨盡了干雲豪氣,看到了民心和國力的界限.**** 每戰之初,天真的國民都以極大的熱情擁抱正義的征討; 每戰之末(海灣戰爭除外),國內抗議之聲四起, 傷疲的國民力數領導層(主要針對共和黨, 基大師為此憤憤不平,溢於言詞. J)道德和才幹低落. J
尤以越戰創深痛鉅,社會為之撕裂, 國家陷身一場「理想主義」vs「現實主義」意識形態內戰,*** 持續至今,愈演愈烈. 阿富汗戰爭則以國會明拆(共和黨小布殊)總統臺,與及在野黨候選人(民主黨奧巴馬)明確否定現行外交國策, 使美國在國際上威信掃地.
時至今日,美國國民對領導層信心大不如前, 這反過來連帶領導層自信心減弱, 無法制訂穩定有力的長期外交政策. 另一方面,四戰為德不卒,也輸掉了盟友的信心. 諸戰未敗於戰場,而敗於國內政局, 外交國策搖擺不定是美國覇業中衰的內部政治因素.***
在大右派 基大師看來,民氣荏弱,大業衰頹, 內心實有無窮之惆憾!他的
〈結論:美國是正義的, 但她的能力有所限制.〉
「不管受益者求請與否, 美國的軍事實力為全球提供了安全盾牌. 在基本上由美國單方面提供的保護傘下,發達國家結成聯盟, 而發展中國家則免於遭受她們有時沒有認識到的,更不要說願意承認的某些威脅.*** 全球經濟得以發展, 美國提供了 融資、市場和 大量創新. 世界秩序的顯現既體現了美國的理想主義, 又融合了傳統的均勢概念. 」(原文) (精彩, 簡直是 荷里活“美國隊長”精神 的學術版.)
「正是由於這一事業的成功, 它必然最終會受到挑戰, 而且挑戰有時打著世界秩序的旗號. 」 關鍵問題涉及西方和非西方對待秩序的方式截然不同. 近代西方堅信:現實世界是行動者的外部因素, 知識呈現為數據化,外交政策的成功取决於準確評估現實和各種趨勢.*** 其他文明則按傳統認為:現實世界是行動者內在認識的反映, 為心理、哲學或宗教信念所界定.**** (基大師作為一流學者, 畢竟比劇作家有識見得多.)
基於認識論和價值觀的巨大反差, 美國的「西方普世準則」, 主要論述為自由市場、民主制度和人權, 在非西方經常遭到否定排斥. 非西方國家參與世界秩序體系的時候, 會以本身的理念重新解讀 “秩序”的意義, 凸顯秩序的不同面向.*** 例如西方國家基於人道主義和促進民主制度而武力入侵內亂之國; 非西方國家則斥之為干涉內政.
有時基於博弈論式的戰略考量,西方與非西方逆向而行動. 最明顯的是發達國家一致限制核武器擴散, 你認為伊朗和北韓會怎樣想怎樣做?
美國雖然軍力所向無敵,國力無可匹敵, 但要脅天下以從,或者導天下而一同,經已証實是痴心妄想. 基大師對未來世界秩序的推移,倒是相當之…..謙卑.
《世界秩序World Order》(2014) Henry Kissinger
上文內容主要出自第八章〈美國:心情矛盾的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