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60729歷史大口吃

SENSE隨筆160729
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改變世界
礎 執筆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是我們改變了食物,還是食物改變了我和你。」(改編自經典歌曲《一樣的月光》。) 我們每天都進食,不過就未必有留意食物到底如何影響歷史進程。

根據當代的考古學,原始人類最先是進行漁獵採集、遊居式的生活,在約1萬1千年前才開始刻意栽培或養殖食物。可能在偶然的機會下,人類馴化了小麥、水稻和玉蜀黍等作物,結果為文明奠立了基礎。

事實上,被馴化了的農作物、牲畜,已成為在大自然環境下生存能力低下的物種,必需人類栽培才能存活。不過正因變成了食物,被人類更大量地繁殖,反而取代了原生種。換個角度看,基因突變的動植物,放棄了自我生存的技能,變成了食物,依賴人類將基因傳播下去,形成一種另類的共生關係。***

〈從漁獵採集到農耕〉
原本人類從事漁獵採集只需每周工作兩天,便有足夠的食物,生活輕鬆。不過後來卻自作孽,變成了每天都要辛勤工作的農人。
漁獵採集每小時勞力所生產的食物比農牧更高,不過農牧每單位土地生產的食物則比漁獵採集高上千倍。另一方面,農牧所生產的食物種類相對單調,會導致不平衡的飲食,使人類的健康和體質比漁獵採集差得多。定居的農人也更易因傳染病而令平均壽命下降。相對於漁獵採集,農牧換來的是更辛苦的工作、更差的健康和更短的壽命。

既然農耕除了每單位土地生產的食物比較高外,似乎沒什麼好處,那為何人們這麼傻改行從事農業呢?以下幾個說法是目前的主流理論:
A氣候轉變為適合農耕。
B人的定棲性提高,不願意遷移。
C人口成長,讓人必需依賴農業。
D大型獵物數量漸減,唯有改行農業。
E社會競爭促使人從事農業。
F宗教信仰使然。
G為了製造啤酒。

當中最合理的解釋,當然是 “農耕為突發現象,成因不明。” 農業發展是一個漸變的改程,當時的人類並不知道後果,直到為時已晚,不能回頭。農業在世界的擴展則是一個混雜的過程,既透過人口擴張,又通過文化擴張。****

在馴化過程中,植物在基因層面被人類改造了; 而隨著農業被採行,人類也在基因層面上被植物改造了(變成了農奴)。***

〈平等社會變階級社會〉
在漁獵採集社會,成員必須帶著所有的財產四處遷移,於是限制了個人累積有形財物的能力。分享生產工具和食物是漁獵採集社會的特性,因為實行分享制度的社群比不實行的更有機會生存。在種種條件限制下,漁獵採集社會難以形成階級,故而 “人人生而平等”。

農業密集化的過程中,部分人口所生產的食物超過個人所需,多餘部分可供養他人。結果不再需要全民皆農,過剩的食物由社會的精英統治階層徵收,並重新分配。 社會產有餘糧,人便可從事各種生產食物以外的工作,通過交換,各取所需,從而形成分工。

在原始社會,食物就是財富,而對食物的掌控就是權力。各人積聚餘糧的能力不一,於是漸有貧富貴賤之分。因為農業,人類安頓下來; 因為農業密集化,社會區分成富人和窮人、統治者和農夫。簡言之,有農業之後,人不再平等,各人分屬不同的社會階級。***

文明古國皆有巨型建築,它們碩大而繁複的程度遠超必需。統治者要表達的,不外是他們擁有高效的管理系統、良好的餘糧貯存制度,藉此向人民宣示權力,以加強意識形態統治。

〈香料改變世界〉
人類對於香料的追求,不僅照亮了世界的完整規模與地理,也讓歐洲探險者在互相競爭的貿易過程中,尋找直接通往印度地區的管道。

香料並沒有營養價值,其來源被阿拉伯人以神話遮蓋,在中世紀歐洲被視為奢侈品而額外課稅。 購買香料是一種炫耀性消費,用作展示個人財富、權力和慷慨。希臘人率先將香料用於烹調,可能因為更能炫富。除了炫富外,香料還有宗教意味,被視為消除塵世污穢的解藥。
對香料的熱愛,有一說法是為了用以掩蓋腐肉的味道。但由於香料價格昴貴,有能力買香料的人自然有能力買新鮮的肉,所以此說並不成立。***
綜合而言,香料深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的原產地遙遠而神秘、足夠昴貴可作身份象徵、有神話和宗教的涵蘊、 以及它的香氣和滋味。

為了追求香料,歐洲人積極參與紅海和印度之間的貿易,令公元一世紀的印度洋成為全球商業中心。除了物質商品外,新發明、語言、藝術、社會習俗和宗教也因而交流傳播。不過貿易帶來的不只好處,在十四世紀,黑死病隨著香料帶到歐洲,讓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歐洲人口死亡。

在十五世紀,因為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興起,歐洲與印度的貿易被逼中斷。當時的科學知識已有地球是圓的概念,只是計算上並未有正確的數字。結果讓哥倫布以為從西面進發,可以比東面更快到達印度。今天我們當然知道哥倫布所發現的是美洲,不過他卻至死仍深信自己已經到達了印度。
哥倫布的失敗並無打退歐洲人追求印度香料的熱情。葡萄牙先有 達伽瑪繞過非洲到印度,後有 麥哲倫完成橫越大西洋、太平洋的全球航行。尋覓香料的「大航海時代」揭開了地球的地理真貌,並為歐洲殖民帝國埋下種子。

伴隨發現美洲而來的是物種的「哥倫布交流」:小麥、蔗糖、稻米和香蕉等向西移; 玉蜀黍、馬鈴薯、蕃薯、蕃茄和巧克力等則向東移。其中馬鈴薯成為歐洲窮人的麵包,大大增加了人口; 而甘蔗則成為大西洋兩大三角貿易的主要商品,提高了歐洲的經濟實力。***
除此之外,因為製造蔗糖牽涉到一系列的工序:砍伐、壓榨、煮汁、冷卻,製成 蘭姆酒更要蒸餾,需要大規模、有效率地完成,引致各種複雜的機械被研發,並促使勞工被分成各專精小組,結果令工業組織的新模型更具體化,為日後的工業革命打下了基礎。***

〈戰場上的食物〉
食物另一個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範疇便是戰爭。所謂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能掌握食物資源的一方,往往能成為戰爭的勝方。戰爭除了戰術外、更重要的是後勤學。正如西漢征匈奴難以成功的原因並非匈奴善戰,而是糧草補給的後勤工作無法滿足遠征所需。
為解決糧草問題,亞歷山大大帝設立了一套軍需補給機制:去到那,搶到那— 即一邊行軍,一邊搜括四周的物資作為糧秣。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是減輕軍隊隨行物資,提高行軍機動性。如果不採取這種流氓式行軍,則在發動戰爭前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謀劃,積聚足夠的物資。
應對流氓行軍的防守方,其中一個最佳的策略便是「焦土政策」,讓攻擊方無糧可搶。拿破崙攻俄大敗而回,只因俄方用了焦土計策,讓45萬攻俄法軍撤回時只剩約2萬5千人,大部分士兵的死因均是直接或間接餓死。

各國都深明食物對打仗行軍的重要性。1795年,法國出重賞給任何研發出保存食物的新方法的人,要求成本低廉、容易運送,而且要美味有營養。結果一位名廚Nicolas Appert發明的玻璃瓶裝食物贏得了獎賞。Nicolas Appert得獎還不到三個月後,英國便出現了改良版—現今我們稱作「罐頭」的發明。傳說罐頭的發明者商人Peter Durand其實是Nicolas Appert的合作伙伴,原來Nicolas Appert想在法國以外再賺一筆,但Peter Durand卻選擇獨吞,可笑Nicolas Appert因為出賣國家機密,受了委屈也不敢張揚。

參考書目:《歷史大口吃 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 (2009) Tom Stand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