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1014
盛唐詩(三十三) 劉長卿
蕭律師執筆
開元天寶是創新年代、詩歌個性特徵發展的年代。 但安史亂後十年,一群頑固的保守主義者占據詩壇,特別是在京城。 他們代表了唐代應景詩的刻板規則,充滿了陳舊的情調、意象及韻調,少了前兩代盛唐詩人強烈個人聲音的特徵。
但獨創和個性並不是文學評判的唯一尺度。 八世紀後期的京城詩人提供了他們自己時代的看法,並形成了新的詩歌傳統的標準,將自己看成是詩歌藝術主流的繼承者。
在八世紀後期,對 王維詩的讚美仍持續不斷。由於皇帝的讚賞,與及 錢起、皇甫冉等的頌揚,他的聲譽達到了最高點,他去世後,他的聲譽和影響卻仍繼續上升。
《輞川集》是王維影響的突出例子。許多詩人,像錢起和皇甫冉,試圖重現王維在《輞川集》中絕句的獨特簡樸風格。但風格不難模仿,卻難得出色。
比較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與皇甫冉:
「山館長寂寂,閒雲朝夕來。空庭復何有?落日照青苔。」
皇甫冉抓住了王維絕句風格的每一樣東西,唯獨缺乏其活潑的生機。***
在整個八世紀,京城詩持續地獨立於各種個性發展方向,後者形成於孟浩然、李白、杜甫,甚至京城宗師王維的作品。京城詩人風格一致,很難進行分組。有所謂「大曆十才子」代表這一期的詩歌,但產生很多構成問題。
作者重新將八世紀後期的詩人分為兩組。較年輕的一組由 盧綸哀悼詩中所列舉的詩人構成,即 李端、盧綸、吉中孚、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和夏侯審。第二組是較年長的,是認識王維和其他第一代詩人,包括 錢起、韓翃、劉長卿、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郎士元和李嘉祐等。
這些詩人成了他們所力求的詩匠,達到流暢圓美,為開元天寶的前輩詩人所未及。他們將所繼承的詩歌完美化,把詩歌語言講得更好,超過了其創造者。
劉長卿的作品突出地代表這些京城詩人的特殊才能和局限。*** 他曾被 權德輿過分地稱為「五言長城」。劉長卿屬於第一代盛唐詩人,但他的存詩幾乎完全出自戰亂後的後期生活,全為晚年作品。
劉長卿是河北人,733年登進士第,但此後不是在京城求仕,而是隱居東南地區。戰亂後返京師任御史,其後連任中級地方官,其間不知何因曾被囚禁和貶逐廣東,大概卒於八世紀中葉。
劉長卿的作品明顯地仿效王維及其圈子的應景詩,往往直接借用,甚至在意象和風格上普遍模仿。天寶中他不在京域,未能感受新的詩風。他的詩與緊接戰亂後幾十年間流行於京城風格相一致。他掌握了必要的技巧,寫出數百篇優美詩篇,從未陷入拙劣的困境,但也從未激發迷人的想像。
劉長卿和其他後期京城詩人在對句上最吸引人。王維天才的一個標誌是對句結構的優美簡樸,以直接句法組成基本成分,引導讀者尋找隱藏的深義。劉長卿在數百首詩中過濫地模仿,偶然地對這一風格的運用也能體現出某些王維的才賦:
江樹臨洲晚,沙禽對水寒。 《卻歸睦州至七里灘下作》
秋風散千騎,寒雨泊孤舟。 《送李使君貶連州》
鳥散秋鷹下,人閒春草生。 《題元錄事開元所居》
在劉詩中,可以看到全部盛唐詩的技巧,如餘興無窮的尾聯意象:
明發看煙樹,唯聞江北鐘。 《和州留別穆郎中》
或將單獨的人物置於巨大的景象中,從而顯得越加孤獨渺小:
青山萬里一孤舟。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杜甫前有「天地一沙鷗」和「江湖滿地一漁翁」。)
劉長卿詩中,傷感多於激情,更多地描繪似畫的圖景,而不是描寫反映了認識結構或潛在世界的景像。在這方面,他甚至比同時代人的作品走得更遠。開元天寶詩歌對創新和複雜的關注,變成了一成不變的憂傷調子:候鳥、下雨、夕陽、船上或馬上的孤獨的詩人。
通過反覆運用,某些意象與特定情緒聯繫起來構成如畫的景象,能夠引發各種特定情緒:
《江中對月》
空洲夕煙斂,望月秋江裡。歷歷沙上人,月中孤渡水。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
比較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踪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種如畫般的絕句修飾藝術,相同的景象對一代又一代的唐代詩人產生了吸引力,並被反覆創造。《江雪》是最著名的唐代絕句之一,劉長卿的兩首詩可能具有相同效果。
劉長卿被稱「五言長城」,存詩 512首中過半用這一詩體寫成,其中大多數作於社交場合。五律傾向於風格的某種一致,但劉長卿五律的一致性格外突出,連他那些結構嚴謹的組詩和詠物系列也與應景詩無多大區別。
長篇排律通常要求比律詩更講究修辭表達,劉長卿的排律也不例外。甚至在這類詩中,他也喜好重複自己的詩句,如一首詩中相鄰的兩句:
「頗見湖山趣,朝氣和楚雲。」
可以在輕微變化後作另一詩的一聯:
「頗得湖山趣,江氣和楚雲。」
由於劉長卿詩篇中這種出現過於頻繁,致被 高仲武批評他「思銳才窄」。儘管如此,劉長卿的詩歌保持了對後代讀者的吸引力。特別是從詩歌的正統觀念看,他的詩均衡、清晰、技巧完美,保持了盛唐風格的延續。
《清明後登城眺望》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此類詩只缺少了一種八世紀後期經常稱揚的特性,如高仲武所指出,劉長卿的詩缺乏「新奇」。
《盛唐詩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