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1104
幸福與經濟學(三) 幸福的社會分析
掌門執筆
如前文所述,個人的幸福感是經由與他人比較而後得知的, 所以從始至終深受社會組成和變動所影響.
〈幸福社會學〉
本書從實証研究(根據的是主觀測定法,ie自我報告.)得出結論, 下文所列 七種社會和經濟 變量與 主觀福祉有著最一貫和最堅強的關聯.
1最沒重要性的是國籍. 各國的自我報告都肯定:「外國人不如本國人幸福. 」
2最具重要性的是健康, 毫無懸念,良好健康被認為是幸福的首席要素.
但要命的是幸福僅與健康的 “自我定位” 緊密關聯, 而與醫生的專業鑑定關聯較弱. 而且健康差的人心理「處理」能力相當高, 常常把自已與更差的人比較,從而建立較積極的心態,狀況愈差的人愈加如此.***
極度不幸的健康事故,如癱瘓或截肢, 當事人在經過一段適應期之後,其幸福感雖然不能完全平復, 但常能恢復至意料外的水平.
3宗教與幸福正相關,但效應不是非常大. 馬克思說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如果指的是較高幸福感的話,他或許是對的. 宗教提供一種對生活的「解釋性框架」, 輸入人生意義和目標, 使信徒接受不幸和逆境(是上帝的意旨.) 另外, 參與教會使人獲得社會支持,尤其對失去親屬支持的人更形重要; 教徒行為較妥當(較少酗酒, 吸菸和性濫交),健康也就較佳.
4年齡
究竟年輕人較幸福,抑或老年人較幸福呢? 直覺上老年人健康較差,體質衰退….. 理應幸福感較低. 但那只是年輕人的想法, 老年人自我感覺良好,其幸福度比年輕人稍微高些. 本書對此的解釋是:
a老年的期望和抱負較低,失落感也就較低, 也更能承擔不幸事故.
b老年人對環境較有調適能力. (是否等同於學懂 “逆來順受”?)
c有些(可圈可點)老年人(終於)學會了減少生活中的消極事件(如吸菸), 或者學會了控制其不利影響.***
有趣的是幸福(在剔除健康因素之後) 在年齡軸上呈現為 U型曲綫, 人在四十歲左近幸福度最低(男人43歲,女人40.), 原來真的有 “中年危機” 這回事!合理的解釋是人在這歲數開始認識到 人生的預期和抱負幻滅; 卻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能適應. (適應當然指的是 放棄抱負. )
關於 “人愈老愈幸福” 還有一個有力的解釋, 就是 “幸福的人較長命”, 此乃因果倒逆,稱為「選擇效應」.***
5性別
直覺上,現行社會仍存在著性別歧視,女性的幸福度理應較低. 但那只是男人的想法, 女人自我感覺良好,其幸福度比男人稍高, 但最近幾十年差距漸趨消失. 本書對此的解釋是:
a正因為長期(自農業社會爾來)遭到歧視, 女性對人生的預期和抱負較低,對現狀較易滿足, 所以較為幸福.
b女性文化將人生意義拋錨在 “家庭幸福” (而非事業和聲譽地位)上面, 於是傾向誇張幸福度(有時則是不幸度)以平衡內心和對抗外部壓力.*** 此說的旁証是女性患上 神經官能症(躁狂症除外)的機率高男性兩倍以上.
c女性的社會角色被允許,甚至被教育成為 “感性,易動感情”, 特別是涉及親密關係的時候. 這使得女性感受幸福的能力較強,身在福中知曉福.
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婦女從1970到1990年經歷了主觀福祉下降, 而同期的男性則無此跡象. 由於這段期間美國女性的職場參與大幅提升,而社會歧視的力度則大幅和緩, 此現象只好解釋為女性的自我預期和抱負上升,因而降低了幸福度.
緊密人際關係與幸福高度相關, 其中婚姻和家庭至為重要.
6〈婚姻與幸福〉
婚姻確實明顯提高幸福水平, 已婚者的主觀福祉比 未婚者、離婚者和鰥寡者都要高. 已婚女人比未婚女人更幸福; 已婚男人也比未婚男人更幸福, 証明婚姻是雙赢(注意條件是 不贏的要快點離婚.), 結論我們要結婚,更準確地說是要維繫婚姻.(同理, 維繫不來的要快點離婚,然後盡快再婚.) 再者, 已婚女人和已婚男人幸福度相當, 証明婚姻產生的幸福並不傾斜某個性別.***
這裡仍存在著「選擇效應」:幸福和自信的人較易找到婚姻伴侶,也較易維持婚姻, 但效應不是很強. 研究顯示婚姻本身能積極有力地增進福祉,理由有二:
a婚姻提供額外的自尊來源, 構成迴避生活中其他層面(最主要的是職場) 壓力的避難所.*** 人生得以定位於多個立足點是非常有利的.
b長久而親密的關係使人免於孤獨之苦, 而孤獨對人類來說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近年來已婚者和未婚者的幸福差距趨向收窄, 這同時由兩個方向的變化所造成:已婚者的幸福度有所下降, 而未婚者則有所上升.*** 反映在獨身現象愈來愈普遍之上.
令人不解的是,再婚者(包括二婚,三婚和四婚) 被証明不如初次婚姻者那麽幸福.*** (Blanchflower & Oswad ,2000) 於是有學者推論婚姻作為一項社會制度是人們所不太了解的東西, 因而難於教習. 如此,婚姻可被視為「行為性異常」.(Frey & Eichenberger, 2001)
有關未婚者的研究顯示:擁有較多伙伴和朋友的人比離群索居的人幸福, 但這種效應要取決於該人所生活的文化環境. 在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社會中上述命题才為真; 在集體主義社會中情況剛好相反, 較少人際牽連的人較為幸福.****
智力被証明與幸福無關聯. 良好教育背境並不保証幸福, 但能夠提高收入水平, 並且更好地處理和應對生活,從而提高了幸福度,故而其影響是間接的. 負面的是高教育促使個人提高抱負水平,從而降低了幸福度.
7〈收入與幸福〉
對同一個人來說,賺取較高收入必然較為幸福, 因為他的購買或選擇範圍較寬, 社會地位也較高.*** 還有銳利的一點, 如果有人視 “貧窮” 為幸福,他大可無償地棄去家財而取得之. 真正的問題是兩者間的關聯變化, 美國國內調查揭示收入與幸福正相關, 但只在低收入水平呈現高效應,分界線是15,000美元; 高於此水平,增加收入效力微薄. 在瑞士,最高收入階層的幸福度甚至稍低於次一階層.
有趣的是幸福並不與 收入水平直接掛鈎,而是與期望水平相關聯, 於是產生關於收入的「抱負理論」. 該理論主張人們既不能夠,也不願意對生活的絕對水平做出滿意度判斷. 而只能根據過往經驗,形構對未來的期望(稱為 “抱負水平”), 然後與目前境況作出比較,以決定其滿意程度.****
對於改變了的收入水平(無論高低), 只要經過一段「適應」期,當事人便視之為理所應然, 其幸福度便回調至接近變動前的水平.*** 如此這般,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之後, 提高收入對幸福無濟於事. 反之, “知足(如定義為 壓低抱負水平.)常樂” 有其道理.
從抱負理論出發可觀察到一種有趣現象, 高抱負水平的人在收入提高之後, 回顧往昔,常會覺得那時的人生並不幸福, 而事實上在於昔日並無該種感受.***
從抱負理論出發又推導出一項奇趣的「踏水車理論」. 該理論主張在當代社會中,人們全心全意地追逐收入和財富(即不斷地提升抱負水平.), 以之作為提高幸福的手段, 這種心態和行為是徒勞無益的. 在有活力的經濟體中,高抱負的人的確較能提高收入,但卻因為提高了的實際收入被相應提升的抱負水平所抵消, 其幸福度很快地就 “打回原形”, 他只好重頭奮鬥….. 如此這般,社會和個人財富逐級提升, 但幸福程度卻依然故我.
《幸福與經濟學Happiness and Economics》(2002) Frey and Stut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