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1230
不當行為(七)如何建構一套「描述性理論」
朝日執筆
我們在第二集曾經說過,「經濟學」一直被認為是社會科學中最「科學」和最「堅實」的學問,以至足以(自)號稱為Queen of social sciences,是因為「她」有如幾何學一樣,以幾條「公理Axiom」為基礎,推導出「整個世界」。
嚴格地說,以上述方式構建出來的「經濟學」,最接近的並不是「科學」,而是「數學」。 固然,按「數學王子」高斯Johann Gauss的說法:「Mathematics is the queen of sciences」,是故「經濟學」自稱為「社會科學女王」也並非毫無根據。不過,認真來說,「數學」和「科學」還是有一點點的差別。從來沒有人說「科學女王」本身,一定要是「科學」的一員。
無論是「數學」,抑或是「經濟學」,反正是以這種「公理系統Axiomatic System」建構而成學問,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以「演繹法Deduction」作為增進學問的「基本方法」!由於建基於嚴謹的邏輯推論,只要前提「正確Ture」,演算過程「有效Vilad」,推導出來的必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Turth」!因此,這種方法非常有利於建立出一套「不會出錯」的「規範性模型」—正如「幾何學」中的各種定理。
事實上,大部分「經濟學理論」,主要都是靠「公理」,加上一路獲得的新數據和新資訊,或新發明的數學工具,「推導」出來的。阿當斯密提出「上下交征利而國興焉!」,是由人性「自利」、「理性」,還有「無形之手」等「公理」,按照「邏輯」推導出來的結果。而後來者的工作,只是不斷地令這個「推論」過程更嚴謹,並由該「經濟理性模型」,以「邏輯」推出更多的理論。就正如用「歐幾里得」的幾條「公理」,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一樣。
不過「科學」與之有點不同。當然「科學」也相當重視「有效」的推演過程,但其建構理論的主要方式,卻是「歸納法Induction」!「數學」透過「推導」獲得新的理論,「科學」則透過「實驗Experiment」來獲得新知識。
以「歸納法」獲得的知識,並不保證一定「正確Right」,但經過反複可驗證的「實驗」,卻令由此建立出來的理論,相當程度地接近「真實Real」。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學」固然也會在各種範疇中,建立出「規範性模型」,但本質上,以「實驗」結果「歸納」出來的,更接近是「描述性理論」。***
如果按照上面的說法,與「經濟學」最接近的其實是「數學」。那麼,社會科學中最具「科學精神」的,又是什麼呢?那就是最熱衷於「做實驗」的「心理學」了。
現代「心理學」的理論,(尤其是「行為學派」成為主流後,)則一般都由「實驗結果」支持。巴甫洛夫讓他的狗流了無數次口水,才能提出「條件反射理論」。最重要的是,「實驗」具有「可驗證性」。你要是對巴大夫(他真的是一個「大夫」)有所質疑,大可以按他的「實驗方法」和你自己的狗慢慢玩,看看是否會有(統計學上)相似的結果?若果連續有若干人、若干次,未能做出巴大夫說的那個結果,巴大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就站不住腳了。
「行為經濟學」與「心理學」的關係非常密切。早期的「行為經濟學家」往往都是心理學出身(例如康納曼和特維斯基,當然也有像Thaler一樣的「經濟學叛徒」),故此在方法學上大量應用「心理學」的研究方式—「實驗」,後來更發展成「行為經濟學」內其中一個獨立的專門分支—「實驗經濟學Experimental Economics」。(「經濟實驗」的對象,甚至推及靈長目和鳥類—原來牠們都具備和人類極為相似的「經濟行為」!)若然「行為經濟學」的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套針對「人類經濟行為」更好的「描述性理論」,這種以「實驗」、「歸納」為主導的「(真)科學」方式,無疑更為合適。
上一集提到「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舉例說,「行為經濟學家」要把「稟賦效應」這個明顯不符「經濟理性」的理論,從「心理學」引進到「經濟學」,首先就要「證明」其「存在」—「實驗」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而且,為了讓其他(至少是相當部分)經濟學家信服,還必需是具備「誘因Intensive」的實驗!
Thaler與康納曼最初引用了Jack Knetsch和J. A. Sinden的論文,二人的實驗並不複雜。
情境7a:將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兩半。一半每人得到$30,另一半每人得到一張「勁抽獎券」,中獎者可得$500,然後讓他們出去做一些「無關重要」的任務。過了一段時間,實驗對象重新集合。研究人員告訴之前得到$30者,可以用手上的$30買一張「勁抽獎券」;又對本來持有「勁抽獎券」者說,他們可以把手上的獎券以$30的價錢賣出。
接著,問所有實驗對象同一條問題:「你現在想要獎券,還是$30現金?」換句話說,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他們覺得獎券的價值是否高於$30。根據最基礎的經濟理論,如果一個人認為獎券的價值高於$30,他就會選擇(買或保留)獎券;若他判斷獎券的價值低於$30,則他會選擇(賣出獎券以換取或直接保留)$30現金。由於最初「獎券組」和「$30組」是以隨機方式分配的,故此兩組的選擇傾向,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然而,結果卻迥異於上述的預測。原來持有獎券的人中,有82%選擇保留獎券,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獎券價值高於$30;但原本手持現金的人中,認為獎券價值高於$30,而願意以$30購買獎券的,卻只有38%。
出現如此落差,被認為是「稟賦效應」—也就是俗稱「敝帚自珍」的傾向—存在的證明。不過,這份論文當時並未受到(正統)「經濟學家」的普遍接受。對這實驗主要的批評,認為實驗對象可能並未搞清楚「遊戲規則」,只是一時糊塗。倘若之前有學習的機會,實驗應該會有不同的結果。況且,如果受測者面對的是「價格浮動」和「自由交易」的「真實市場」,這些「不當行為」不見得也會出現。
為了要讓頑固的經濟學家們信服,Thaler與康納曼找了「勁抽獎券實驗」的其中一個發明人Knetsch,三人組隊出擊,決心要設計出一個具備「學習機會」,並能在「價格浮動」下進行「自由交易」的「市場實驗」。(一般來說,教授們構思和設計實驗才是最困難的部分;至於實驗的進行,「交畀啲細嘅搞咪得啦!」)
他們想到的方法相當巧妙。
情境7b:設或整個市場中有一半人各自手持著一件相同貨物,另一半人手持著現金。每一個人心中對這件貨物的估值當然不同,而估值在這兩批人中也是隨機分佈的。如果讓所有人自由交易,平均來說,每一個「貨主」都應該有二分之一機會,找到人願意出錢買他的貨;反過來說,每一個「金主」也應該有二分一機會,找到人願意把貨賣給他。因此,按照「標準經濟模型」,平均「交易量」應是貨物總數的一半。
那麼,如果「交易量」明顯低於貨物總數的一半,就表示「貨主」開價過於進取,而「金主」出價過於保守了。換句話說,他們對「本來擁有的東西更為珍視」,這就證明「稟賦效應」確實存在了。
又唔知我噏乜?連情境7b都唔明?不要緊,下一集的實驗開始後,大概就會比較清楚了。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07集關鍵字:
公理系統Axiomatic System
演繹法Deduction vs歸納法Induction
數學vs科學/經濟學vs心理學
實驗Experiment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