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702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上)
講者:掌門
《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The China Boom:Why China Will Not Rule the World》(2015) 孔浩烽Ho-fung Hung
本書專注於經濟(而非國際政治)面向,全書分為兩個獨立部分, 前半部綜攬
〈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轉折〉歷程.
1中國經濟近代化始於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 日本和美洲白銀流入,促成民間經濟全面貨幣化, 加上美洲作物傳來,人口為之倍增,經濟規模大幅擴張.
但是這一擴張勢頭並未導致經濟轉型為「市場資本主義」, 究其原因,乃是儒家官僚的「輕商主義」施政方針, 阻截了農業盈餘投入工商業成為首筆資本.*** 明清中國不乏盈餘,只是絕大部分重新投放在農地兼併上面, 再不然就是興辦教育,使子弟透過科舉晉身士大夫階層. 至於國家層次,拘囿於保守意識形態, 除了主軸交通幹綫(運河驛站)和治水工程, 鮮少作出重大資本投資.
2這種膠著狀況到了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的「自強/洋務運動」進入轉捩點. 自強運動的推手是 湘淮軍閥大員,他們在太平天國亂後掌控了省級政治權力,截留地方税源(主要是戰時開徵的商業間接稅.)和 口岸關稅, 投資於大型工商、運輸和採礦業. 這是近代中國首次由國家主導的全面性資本投資計劃, 民間蜂踴效尤,萌發由農業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初步轉向.***
由於經濟結構僵固和地域縱深,這股勢頭未及深化, 便被「國民革命」浪潮和軍閥戰亂阻撓而成效不彰. 國民黨北伐統一全國,所謂 “黃金十年”過於短促, 不旋踵,日本侵華戰爭和國共內戰兵禍結連,經濟和社會根基毁壞不堪. 經濟層面的深度破壞卻造成社會層面的「洗牌效應」, 千年爾來無法撼動的 “地主士紳階級” 最終被連根拔除,為經濟制度改造廓清了道路.
新中國從廢墟中建立成為另一轉折處, 作者將其後的歷史割分為兩個時段:改革開放之前簡稱「毛澤東時代」, 之後是「鄧小平時代」. 這兩個時段都由中央以集權方式規劃或主控經濟活動, 但是中央的指導思想卻出現斷裂式轉向,臨界事件即是 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總路綫」.
3「毛澤東時代」全面奉行 蘇聯式「中央規劃經濟路綫」, 以 “五年計劃” 把地方農業盈餘強行徵調到中央設置的城市重工業部門, 再按垂直式生產規劃,層層擴及輕工業部門.*** 這在缺乏工業基礎的農業大國實行經濟現代化的起步時期,是頗有成效的實戰策略.
但是徵集盈餘的戰略部署郤因農民不願按照官訂價格出售糧食, 寧可轉於自由市場脫手而遭到窒礙. 政府於是將基層生產主權收回中央, 這便是 “大躍進–人民公社” 的過激政策,***其災難性結果自不待言. 此政策雖然很快被廢止,但已收到預期效果,國家掌控地方經濟的能力大為加強. 可惜以強制的手法治國效益甚微,中國經濟無從激活; 資本積累亦一籌莫展.
4於是而有「開放改革總路綫」的出台. 1979年該政策在深圳和珠海試點; 1992年上演總工程師 “鄧小平南巡講話” 戲碼,正式推行全國,「鄧小平時代」正式來臨.
“開放”和“改革” 雙頭並進:
A首要為籌集資本,最直接是從國外引入, 最優先的是華僑資本,次為日韓和西方集團國. 與資本同步引進的是生產和管理技術,與及向海外銷售產品的渠道. 「開放政策」實質只是一種 “招商” 策略, 之所以大獲成功,原因在於中國的低地租和 價格亷宜而高效率的勞動人口. 另外,華僑資本家在語言文化上容易與國內溝通; 政府運用高強度的集權式行政能力,透過適切的法規保護外商的投資利益, 此兩點較諸其他實行近似路綫的發展中國家遠為優勝.
B稱為「改革政策」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治國哲學革命, 其要害是 “經濟權力下放”. 在空間上,權力由中央政府向下釋放至地方層級; 在組織上,企業由國家營運轉向獨立運營,最終是民間經營; 在運作上,由中央計劃生產和分配,轉為由市場引導經濟活動.*****
除了引入外資,國內的資本形成有三條並行不悖的路綫: a直接將國企資本民營化; b省政府運用稅收和底存; 及c將各種稟賦資源資本化,再向民間或外資招納資金.*** 在這過程中,境外的,後來是國内的,股票市場擔當了關鍵角色.
“經濟權力下放” 使中央政府“永久性” 失去了前沿生產活動的決策權, 其角色轉換成 “宏觀管理人”, 一方面指導經濟發展路向和規範市場作業方式; 另一方面以財政和貨幣政策調控宏觀經濟場域.**** 原則上從「馬克思主義」轉向「凱恩斯主義」; 以「市場經濟」切換「規劃經濟」.
反過來看,省級政府成為權力下放的最大得益人, 省成為經濟活動的單元. 「地方主義」從此盛行,省考量本身的產業和就業狀況,爭取最大產出,經常繞過中央的指令, 導致全國產業佈局混亂,產能過剩和污染嚴重. 前綫生產決策權則歸個體企業所有.
社會激烈地向市場資本主義轉型,伴隨著基層經濟活動急劇擴張, 引起了很大的治理困難,包括最為人詬病的貪腐問題. 內部需求未足以支撐生產擴張則是最大病因,開放改革遇到重大難關. 幸運的是2008年金融風暴嚴厲打擊西方集團國的經濟實力,使其更傾向依賴中國生產的消費品. 那也是鄧時代的內部分水嶺,國家施行激烈的貨幣寬鬆政策,大力扶植出口工業, 中國產業終極轉型為「出口導向型」,****亦即是今日的模樣.
本書的後半部論述今日的中國是何等模樣?對世界有何影響? 與及面對甚麼困難?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
GDP約10.5tril US$,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17tril的美國,高於4.5tril的日本); 出囗總值佔GDP比重兩成 ( 06年曾高達四成.), 且幾乎全屬工業製品. 可以將當前的中國設想為一間大得離譜的「世界工廠」, 全球無數消費品訂單都下到這裡,勞動人口中很多轉行當了工廠工人, 進口極大量原物料和燃料,製造和出口極多工業製品,狂賺了很多美元. *** (中國外貿八成以美元計價,連出口亦無例外.)
這 “大件事” 在國內外造成強烈衝擊:
1工廠生產首先需要原材料和燃料,單靠國內供應根本無濟於事, 於是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和燃料輸入國.*** 中國是現今全球「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 “中國拉力” 是早前全球大宗商品大牛市的主力推手.
近十年非洲成為中國的投資熱點,對象是採礦業. 中國在非洲強力執行「睦鄰政策」,與各國執政黨友好無間, 據說各國的在野黨都攻擊執政黨 “賣國”,並且控訴遭到強國 “殖民”. 工廠耗用無量能源,中國主要依賴波斯灣石油,次由中亞輸進. 中國是石油大買家,與中東伊斯蘭諸國過從甚密,尤以仇美的伊朗為然; 亦在中亞諸國大手購貨,多所投資.
2中國也需要大量採購零部件,高附加值的(如電子屏幕和蕊片.)從韓日臺買進; 而低附加值的向東盟諸國購入. 至於精密生產機械則從日本和德國進口. 這樣一來,中國無一例外地成為東亞諸國的最大貿易伙伴, 在中國帶動下,東亞GDP總和已達全球四成.*** 論者有說,東亞行將趕超西方,成為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舞臺.
3最後,因為產業結構轉型,中國甚至連糧食也要從外輸進,以填補消費缺口. (尤其沿海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從國外進口糧食反倒平宜.)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 泰國大米不用說,還買了巴西出口大豆的四成. (大豆也有工業用途.) 十五年間巴西種植大豆的土地面積擴增一倍. 中國也作興在南美國家購買大面積土地,用來種植糧食.
〈全球產業鏈的重塑〉
中國藉著無與倫比的「世界工廠」動能和體重, 重塑全球生產鏈,包攬了最下游,即終端部位.**** 如此“奪宮”行逕,在國際產業面造成強烈的洗牌效應:
a首當其衝,凡與中國競爭同檔次產品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均深受打擊, 拉丁美洲國家是典型受害群. 「亞洲四小龍」的出口工業也不例外, 香港最鄰近中國,也就受擊最重,工業盡數毁壞. 資本家第一時間把工廠遷徙大陸, 香港徹底轉型為金融和服務業城市.
b在東北亞,韓國是因應變局最成功的國家, 轉型為高附加值零部件生產商. 目前韓國對中國出口等於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加總,這在十多年前簡直無法想象. 台灣半採韓國,半採香港模式,亦順利向新形勢過渡. 日本既為中國製造精密機械,又在中國進行最大份額的海外資本投資, 也藉著中國崛起走出了“失落的10+10年”.
c眾多東盟國家則扮演“幫傭” 角色, 為中國生產低附加值零部件,或提供糧食. 東盟各國多華僑,易於溝通, 近年中國沿海地區工資和地租急劇上升,中國資本有轉往該等國家設廠的態勢.
d至於生產鏈的最上游,即原料生產方面, 近四成澳洲出口輸往中國; 中國很輕易地成為富藏原料的非洲和南美國家,與及中東石油國家的重大貿易伙伴. 中國對這類國家的外貿結餘清一色是重大赤字.
e中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結餘」正好反映出她在全球生產鏈所處的核心位置,**** 中國只對美國和歐盟獲取巨額盈餘, 對其他國家則近乎持平或是顯著逆差,端視乎對手居於生產鏈的若何位置, 當然是愈近上游,逆差愈大.
透過國際貿易上的競爭和合作,中國對各貿易夥伴國內部經濟結構施加巨大的影響和壓力,***** 凡與「世界工廠」運轉相一致者得到加強; 凡不能調適者均遭削弱,甚至連亞洲的經濟強國(印度除外.)亦鮮少例外. 然而從最廣視角來看,世界工廠的崛興大大加強了全球生產和貿易活動, 總體而言,諸國所得遠大於所失.
f時至今日,工業先進國家再無懸念, 原則上不會從事生產與 “中國製造” 直接競爭的中低檔次製品. 其上者如美國(及程度上的英德), 徹底轉向高端產品開發和設計(如資訊和生物科技), 與及金融和投資業務,賺錢比中國更多. 次者如英德法日韓,則集中生產高檔次工業製品和精密機械. 再次如意大利,最佳策略是生產頂級消費品(如名牌衣飾和跑車.)賣給中國的富裕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