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213
金融霸權的誘惑
礎執筆
《金融霸權的誘惑 LA CHINE: BANQUIER DU MONDE》 (2016) Claude Meyer
「大地在我腳下, 國計掌於手中, 哪個竟敢多說話? 」。近年來「中國崛起」已是共識, 經常可在新聞上見到中國企業四出進行巨額海外投資,讓人不禁懷疑她正在逐步實行「金融帝國」的稱霸之道。不過據外國的中國專家觀察, 目前中國的行動,其實主要是為了解決其自身的三個主要難題, 就是 資源、市場和技術的不足。***
〈中國夢與中國崛起〉
自 習近平上場以後, 提出了「中國夢」這概念。說的就是 “中華民族復興之夢”, 亦即傳統上的富國強兵之路。中國政權是在 中國共產黨的「黨國體制」下所統治的。為了補強已失去的馬列主義意識型態,維持統治正當性, 以象徵性的詞彙來喚醒民族意識自然有其必要。
事實上直到19世紀初, 中國仍是世界強權之一, 產值占世界三分之一, 當時的歐洲卻只占23%。所以「中國崛起」 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框架來看, 不過是一次復甦。 雖然中國領導層現時經常強調「和平崛起」, 沒有任何稱霸的野心, 不過國防預算目前高居世界第二, 在2013年達到1,170億美元。***
國際關係
中美兩個大國的關係是微妙的, 中美雙方既是合作夥伴, 卻也互相挾對方。簡單用一句話來說:「美國需要中國的儲蓄, 中國需要美國的市場。」**** 另一方面,在外交上, 近年中國不斷宣揚有志於建立「多極世界」秩序, 此舉被視為隱性挑戰美國強權。
中國的經濟發展已到了樽頸位置, 領導階層很清楚問題,亦已有所盤算。改革、釐清黨國與市場間的關係, 修正依賴外國市場的嚴重失衡, 創造以國內消費為基礎的新成長模式, 追求科技進步和金融實力, 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近年來中國大規模的經濟崛起, 已激起各國恐懼和不滿, 外國媒體充斥著「中國威脅論」。在1990年代, 鄧小平為中國的國際關係制訂了24字箴言:「冷靜觀察、站穩腳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絕不當頭」。這24字箴言非常適合當時的中國, 不過卻讓合作夥伴隨時警覺, 尤其是 「韜光養晦」四字。
投資海外
現在中國企業巨額投資海外的新聞時有所聞, 不過實際上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量, 僅占世界總量的6%。只要細心觀察中國的海外投資, 就會發現以改革農業和工業為主要目的, 其實是在彌補中國經濟的弱點。中國沒有足夠的天然資源來維持成長步調, 落後的科技阻礙了創新, 市場過度依賴出口, 而且集中在歐美。中國的投資, 為的就是供應工業原料, 技術轉型升級, 以及尋找新市場。***
中國的經濟發展中, 黨國有兩大角色, 一方面是軍師,一方面是直接執行者。用間接的方式, 以投資審核與獎勵機制,引導企業針對特定領域投資, 例如石油、天然氣、礦產、科技、金融等。又或者直接透過國營企業,進行海外投資,買入國家需要的項目。有說中國在買下全世界, 但中國買的其實只是自己缺的東西, 中國在海外的投資其中2/3是能源和金屬礦產。
2008年金融危機揭露了以出口和投資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的限制。對國外極端依賴, 原料、技術和市場, 從上游到下游都依賴世界各地。中國GDP占全球的11.4%, 卻消耗了世界21%的能源與40%的卑金屬, 同時工業科技中本國技術只占30~40%。中國現正效法日本, 以貿易順差帶來的財力, 確保獲得天然資源、收購技術力高的海外科技企業, 讓出口市場和生產多元發展。***
中國式的海外投資
中國的海外投資, 主要有三種類型:企業投資、兩個主權基金和銀行。3/4的海外投資是由國營企業進行。不過國營企業到國外投資時, 由於黨國體系的背景,會在當地遭到懷疑, 質疑其動機、目標和管理。中投 (CIC) 和 中國華安投資有限公司則是中國的兩個主權基金, 有趣的是, 兩者並不是互補關係, 不時會出現競爭。中國有兩家戰略型國營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DB)。中國進出口銀行專門經營海外投資; 國開行則主要開發境內領土, 主要工作是配合中國的5年計劃。此外還有多家國營銀行。國營銀行的銀行家除了是金融精英外, 更是共產黨員, 職業生涯取決於政治局常委的裁示。他們的升遷主要依據的不是在金融業的表現, 而是政治潛力、對黨的忠誠度及與黨內高層官員之間的人際關係。
從目前的紀錄來看, 中國在海外直接投資失敗率高, 2005-12年間有1/4 投資操作失敗。主因包括政府部門和企業都缺乏國際經驗; 金融和戰略的分析能力弱; 接收國對中國的不信任, 因怕天然和工業資源被中國計畫性地剝削。
重點投資標的
海外投資之中,天然資源是重中之重, 中國不時會向落後國家作出投資,以基礎建設策略交換其礦產資源,達成雙方的合作。 同時在外交政策上,不時向貧窮但資源豐富的國家, 提供貸款和援助開發,以換取原材料。*** 在黨國體系下, 國有企業和銀行彼此配合, 在各大洲探勘必要資源來支持國家的經濟擴張。
中國的都市化導致對能源和原料的需求暴增。所以對西藏問題的高壓強勢, 不僅是為了保領土完整, 同時因西藏有豐富的原料。在得到國外天然資源後, 還要安全運回中國, 所以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和南海等海上運輸的安全, 構成極大的戰略關注。中國海軍因此而要購買航母、迅速現代化, 轉型成遠洋艦隊。資源供應, 海上貿易和國防政策, 三者之間有著密切關聯,環環相扣。***
中國經濟發展, 對進口能源的依賴不斷增加, 數十年內, 能源供給仍將是中國最大的弱點之一。為解決這問題, 中國目前可做的選項主要有三種:在買下或租賃開採權的範圍內自行生產(股本產品); 和生產國簽署長期供應合約; 或在國際市場上直接購買。買回來的能源還需要運送, 為減少海運風險, 中國建設了驚人的管輸工程, 例如石油管道就有三條, 分別通往哈薩克、俄羅斯和緬甸。
〈中國的發展路向〉
金融擴張對中國來說是勢在必行, 為減少對資源、技術和出口市場的依賴, 必要走的一步。
中國有3兆5千億(ie 3.5 tril US$)美元的外匯存底, 因各市場的交投量所限,所以大部分都只能投資於美國金融市場。為投資多元化, 中國已謹慎地轉向歐洲, 例如在歐債危機時擔起白武士的角色。又以「南南合作」(即西歐和美國以外的國家之間的合作)框架, 以政府開發援助、貸款、投資等方式換取資源。
自2005以來, 中國的海外投資已達3,870億美元, 2/3資金投資在能源和礦產資源。投資在北美和亞洲(包括俄羅斯)的資金最多, 各占18%, 南美洲和大洋洲各17%, 非洲占12%, 歐洲占10%, 中東占8%。
投資對象國當中, 南美的專制政權喜歡中國倡導的「不干涉內政原則」, 特別歡迎中國。另一方面,對非洲的戰略,不論在經濟或人員安全方面,中國均比西方國家更願意承擔風險, 會投資在政局不穩、戰火連天的地區。中國別無選擇, 因為西方早已占好地盤。而實際上美國和法國才是非洲的大金主, 外來投資分別占12.5%和10.5%, 中國只排第10,占3.1%。雖佔量不大, 但中國的海外投資, 從來不是平順的, 不時惹來批評和爭議。
為促進企業國際化和出口多元化, 收購國外科技和贏得市占率, 也是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的主要目的, e.g.吉利收購富豪汽車。鎖定的目標通常是企業的技術價值, 及戰略核心資產(品牌、銷售通路、研發中心等)。收購創新的外國技術專利, 以及透過業務國際化來征服新市場, 均是投資海外的戰略目的。
目前中國在歐洲的投資, 只占歐盟所有外來投資的1.5%, 而來自美國的則占41%。留意歐洲是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 投資歐洲有其必要性。科技研發、市占率、避開關稅壁壘, 就是中國投資美歐的共同動機。
外儲的困惑
中國的外匯存底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44%, 或24個月的進口額, 超出一般標準。(為應付貿易需求, 一般宜有3-6個月。) 原因之一是為了讓人民幣的匯率維持在最低點, 以抵禦類似97亞洲金融風暴的金融危機。
2013年底,中國持有12,77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是美國第一大的外資債權國,持有23%的美債, 排第2的則是日本,佔20%。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曾作出以下定論: 「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像中國這麼窮的國家, 借錢給美國這麼富有的國家的案例」。
美國需要中國的儲蓄, 而中國則需要美國的市場。雙方互相牽制, 形成一種共生關係。對美國來說, 貿赤太過龐大; 對中國來說, 則天文數字的外匯存底造成很大的匯率風險。所以很難說哪一方才是最脆弱的。***
為應對匯率風險, 中國將部分投資目標謹慎地轉向歐洲。買歐債, 一方面基於經濟考量, 另一方面基於金融因素, 同時也有政治層面的預期收益。
2014年創立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 主要目標是資助交通基礎建設, 改善區內的交通連結, 以便促進貿易和投資。很可能因為中國欲加強自己的影響力, 以取代日本在區內的地位。
受困的人民幣
相較於中國的經濟實力,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異常低。要成為國際貨幣, 必須變成充分可兌換的貨幣, 前提是金融體系必須大力進行現代化, 那要經過好一段時間才能達成。讓人民幣在香港兌換, 同時完全隔離並保護國內的金融體系, 成為最佳的解決方案。*** 中國既可進行內部改革, 也可讓人民幣從香港開始走向國際化。
一個真正的國際貨幣除了運用在貿易上, 還要被廣泛運用在資金流動上, 即投資、金融交易等,還要成為各國中央銀行的儲備貨幣。當人民幣滿足了以下兩個條件: 充分可兌換性; 及擁有發達而流動性高的金融市場,以吸引海外投資, 便有可能成為第三大國際貨幣。
中國自1978以來的發展軌跡和1955-80年間的日本, 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被捲入致命的投機性螺旋, 引發經濟泡沬化, 正正是中國領導層所擔心的「日本惡夢」。日本的前車之鑑讓中國明白匯率大幅升值的危險, 而匯率升高對減輕貿易失衡問題的成效卻很低。
總結
種種跡象顯示, 目前中國在海外投資的道路上, 暫時為的只是補足自身資源、市場和技術的缺失, 和「稱霸」二字還未有緣。長遠來看, 美國隨英國步伐而沒落, 中國代替美國而稱霸全球, 此事會否出現仍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