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302
不當行為(十六)食住花生等開飯
朝日執筆
上回為各位介紹了一系列有關「跨期選擇」的「理性經濟模型」。模型中的「理性經濟人」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個比一個「理性」。若嫌 巴羅Robert Barro那個「有始不有終,但卻跨時空」的「子子孫孫假說」實在有點難理解的話,我們就拿 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說」來說好了。畢竟,這個理論其實看來也已是相當「完美」的了。
這個認為人類所有「收支行為」,將以其整個「生命周期」為考慮基礎的假說,若要成立,其實必需暗含一個重要的前設—「金錢的可替代性」!在此模型中,所有的錢可以用在任何「最有效益」的地方,而不同形式的「錢」—現金、存款、房產、退休基金,以至幾十箱珍藏紅酒—也可以隨意轉換。
不過,在第九集我們已經知道,左袋的錢是不能放在右袋的。而且不同形式的「錢」,就如物質不同的「相」,想把「水」變成「冰」或者「蒸汽」,總得費一番工夫。(不過現在倒真有人想出把「冰」—房產,直接「升華」成「蒸汽」—信用咭帳戶的「二按咭數一筆清」計劃,想來也非常偉大。)
Thaler曾嘗試把他的「心理帳戶」理論融入「生命周期假說」當中,並與另一位著名的行為金融學家/數理經濟學家 舒勳Hersh Shefrin,共同提出了「行為生命周期假說」。 該理論中的家庭支出,除了考慮「收入總額」外,還會看每筆錢放在哪一個「心理帳戶」。舉例說,相比從退稅得到的那$15,000,如果有$15,000是中獎贏回來的,這筆「街外錢」的「邊際消費傾向」必然會高很多。
不過,話說回來,「生命周期假說」中最大的問題,也許並不在於它有關「金錢可替代」的前設,而在於他把人類想得太「聰明」。模型中的「人」具備足夠的(「跨時合理預期」)認知能力,知道自己約莫有多長命,一輩子大概可以賺到多少錢;而且能夠作出各種精密的計算,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最後,當然還擁有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以便貫徹這個「完美」的計劃。
若我們假設每一個人類都「理性」得像一個「擁有經濟博士學位的瑜珈苦行僧」,恐怕這也太不「理性」了吧?
情境16a:不孝的你和弟弟,難得約好回老家與兩老吃頓飯。老媽在廚房決戰「九大簋」,弟弟(聲稱)「很快」便回來,你與老爸在飯桌旁等開飯。老爸拿出花生和啤酒,於是兩父子興高彩烈地吃起來。 吃著吃著好不過癮,老爸卻怕再吃下去,就要吃不下飯了,於是提議不如把花生收起來,嗜吃花生的你當然深表同意。
這個故事實在太平常,以致於「正常人」未必能夠覺察到其中的「不當」之處。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合理數量的)資訊和選擇應該是越多越好的,這樣令決策的考慮更為周全,結果也會更「理性」,剝奪選擇,殊為不智。事實上,如果你們兩父子都不想吃花生,直接不吃就是了,說不定吃飯吃到一半時,你們又想吃花生呢?反過來說,若你認為把花生留在桌上,你就會繼續吃,按經濟學的說法正說明你「偏好」吃更多花生,所以把花生拿走會把你的「效用」降低,更為不智!
應該也有人告誡過你「想要」跟「需要」的不同吧!不過,經濟學上的「偏好」卻沒有這種劃分。「偏好」當然是看不見的,但「選擇」卻是清晰可見的,由此不就可以憑藉消費者最後作出的「選擇」,揭示出他們原本的「偏好」嗎?按此模型,上述「Peanuts or not peanuts」的自我控制問題,應該是不存在的。故此,我們才能「搞定」自己的「生命周期」之餘,還可以關心「子子孫孫」的福祉。
不少心理學實驗,都揭示出人類先天就具有「自制力缺陷」。著名心理學家 米歇爾Walter Mischel的實驗,堪稱經典。
情境16b:實驗人員請一個四至五歲的小朋友進入房間,給他一塊他最喜歡吃的「餓呢哦」餅乾。然後實驗人員告訴小朋友,自己將會離開房間,小朋友可以隨時吃掉手中的餅乾,但如果他能夠忍住不吃,實驗人員回來時會給他三塊「餓呢哦」。結果,當然是絕大多數的小朋友都抵不住誘惑!
那到底有沒有辦法,可以「又不我許陷於誘惑,乃救我於凶惡」呢?那就要來一個希臘神話了。
情境16c:話說荷馬史詩《奧德賽Odýsseia》中的英雄 奧德修斯Odysseus將要帶領他的船穿過海魔女「塞壬Siren」的水域。這些女妖擁有如天籟般的歌聲,任何水手都不能抗拒歌聲的誘惑,以致會把船駛近她們所處的礁石,最後遭到觸礁滅頂之災。奧德修斯作為一個富冒險精神的英雄,當然希望能夠一聞她們的天籟之音。為了防止這些歌聲就此成為他們一船人的安魂曲,奧德修斯首先讓除自己以外的船員用蠟把耳朵封住,另一方面則讓水手把他本人結結實實地綁在桅桿之上。這樣,他自己可以盡情地欣賞美妙的歌聲,船員又不會受到歌聲的引誘。
「自我控制」的手段,無非就是這兩招了。其一就是減少甚或隔絕一些會讓自己「做傻事」的「資訊」。在眾多版本的「餓呢哦」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把餅乾放在房中一個(沒有上鎖的)抽屜中,而不是放在小朋友手中或他們能夠一眼看見的地方,他們能夠堅持的時間大幅提升了十倍!如果房間中還有電視和玩具的話,提升效果就更明顯了。
至於第二招就更加「釜底抽薪」—直接把自己的選揀剝奪!我們把那包花生收起來,用的就是這一招。雖然我們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也同時也知道自己必然會「揀錯」。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這個「錯誤的選擇」扼殺於萌芽階段呢?冇得㨂,自然就唔會揀錯啦!
上述這兩大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時也會應用,這顯然是因為我們除了具備分辨「對錯」的「是非之心」之外,還認知到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問題。不過,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說,我們想到的應該是更重要的理論性問題:
「如果一個人預先知道自己的『偏好』將會改變(正如情境15a的『R7』門票和情境16a的花生一樣),他到底會在什麼時間,根據什麼原因而採取行動,以限制自己未來的選擇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Thaler引用了一個(在心理學界看來)極度過時,但(在經濟學界看來)卻相當「破格」的概念—「人格分裂」!關於他的這個模型,我們下一集再說。
PS. 上述米歇爾的心理測驗中,有一個小朋友表現了強大的「天賦」。他在實驗人員離開房間不久,就以極純熟的手法,把「餓呢哦」輕輕扭開,舔掉白色部分,然後又若無其事地把餅重新合起來。參與實驗的小朋友超過五百人。實驗人員後來成功追蹤了其中超過30%,每隔十年更新他們的狀況,發現受驗對象在實驗中能夠堅持的時間,與他們日後考DSE的成績好不好,是否能當上「成功人士」等等,都有高度相關。只可惜,那個最令人期待「拆白黨」少年,並不在「追蹤名單」之內……照道理,如此英才,若不能成為政壇巨星,至少也應該是一個 馬多夫Bernie Madoff嘛!
(未完待續)
16集關鍵字:
泰勒Richard Thaler + 舒勳Hersh Shefrin:「行為生命周期假說」
自制力缺陷
「自我控制」手段一:減少資訊
「自我控制」手段二:剝奪選擇
人格分裂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