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706 中國道路
講者:掌門
《中國道路China’s Development:Capitalism and Empire》(2016) 白果 與 Michel Aglietta
本書作者 白果是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另一作者法國經濟學家Aglietta是「調節學派」始創人,法蘭西學院院士. 後者是前者的老師.
〈調節學派的理念〉
源出於法國史學「年鑑學派」,是針對「古典經濟學」的批判. 古典經濟學假設自由市場的價格行為(ie看不見的手) 能夠總滙訊息, 達致最佳資源配置,和最大價值產出. 因此,社會的經濟事務應該交由競爭市場作決定, 而政府的作用最好侷限於 監管者和仲裁人 的角色.*** 好政府是 小政府,亦是 無為的政府.
調節學派主張上述前設只對「商品市場」有效, 但對「勞動力市場」和「金融市場」是無效的.***** 原因是商品市場依據供需力量和競價行為,能夠將任一商品的產量提增或削減,達致最佳總體效益. 在極端的情況下,價格可降至零,從而驅使該商品完全退出市場. 但勞動力市場不可能這樣做, 工資(ie勞動力價格) 如降至生存綫以下,社會便會解體.*** 另一方面,金融工具(如貨幣,証券等)的性質並非用來消費, 在特定時間內需求有可能無節制地增長,而不必然達致飽和狀態, 因此容易泡沫化和崩盤, 先天上暗藏危機.***
如此,在就業和金融市場,政府的功能便不應該限縮於旁觀者的角色, 而是有責任積極介入和調節市場,以鞏固就業狀況和抑制金融危機. 好政府是 大政府,亦是 有為的政府.
本書以調節學派的理論框架, 解釋「中國崛起」現象. 其立論鮮明大膽,認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現代化運動」, 終極目標是維持「中華帝國」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市場經濟」是實現傳統政治目標(ie經營龐大人口的生計)的手段,而非目標本身; 是工具性質的政策理念,而不是立國理念.****
正因中國並非以現代「自由資本主義」國家為終極發展目標, 才能夠建立獨立穩定的金融體系,免受國際金融波動的直接衝擊, 這與所有發展中國家的趣向大相徑庭,亦與「華盛頓共識」背道而馳. (註:「華盛頓共識」可簡單定義為全球性質的:布列頓森林體制,美元秩序,自由市場化,與及相關的國內和國際法制建設.***)
〈賢能政治的迷思〉
中國傳統上是帝制國家,社會呈現「二元結構」, 皇貴族和官僚系統構成人口極少數的統治階層,對立方是數量極龐大的農民人口, 中間階層被策略性地打壓,甚或悉數拔除.*** (這與西方傳統社會的「多元結構」迥異.) 二元社會結構形成了一元集權垂直統治方式,即「專制政治」. 皇朝統治的「合法性」並非來源於人民的直接認可和支持, 而是來源於其解決龐大人口生計,和維持社會安穩的能力.*** (這主要體現在 治水,築城,儲糧,漕運諸方面.) 因此,中國的政治傳統並非「民主政治」, 而是「績效/賢能政治」; 反映在意識形態層面,也就不會是「個人/自由主義」, 而是社群主義的「儒家思想」.***
中國共產黨繼承的是二元結構社會,只能在這個基礎上面施行治理和謀求變通. 因此,她必得維持一元統治方式,先天上不會採行代議民主政制. 反過來看, 集權政治在決策和執行方面的高效率,是成功治理這類特定(ie貧窮落後)國家的必要條件.
賢能政治有三個要害:A政府必須向人民提供基本福利,這是政權合法性所在. B為確保執行中央政策,官僚系統必須保持高度一致性. 為此,中央必須對官僚層提供足夠的政治或經濟激勵. C避免出現挑戰官僚系統的其他組織. 這種統治邏輯是極其務實的. ***
「所有政策最終都要服從政治體制的利益, 因此,中國政府必須改進人民的福利水平(顯性目的), 同時考慮官僚系統的政治利益(隱性目的). 這些考慮決定了任何政策轉變必須遵循漸進路綫,容許高層官員妥協並達成共識, 識別官僚系統中最有價值的觀點,獎勵支持者, 以達致政治均衡. 」***** (原文)
〈中國的道路〉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敲定總體政策轉向,一般被視作「改革開放」的起始點. 從1978至2014年, 36年間中國GDP規模擴張28倍; 受益於「一孩政策」,人均GDP增長34倍.(同期世界人均GDP增長5倍.) 1978年中國GDP只佔世界0.8%,是美國的3%; 2014年佔世界9%,美國的36%. 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從當代史來看乃是絕無僅有.
如再慮及:中國的人口規模是發達國家總和的2倍; 而人均資源 (包括可耕地,水,能源和礦產.) 卻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連印度也不如.); 技術進展也受到西方長期「高科技禁運」的約束,*** 這種濟增長更近乎不可能.
不可能之事如何成為可能?為此中國共產黨歷盡艱辛!開放改革進程可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分水嶺是1994年的「全面體制改革」.
由總工程師 鄧小平主持的第一階段改革(1978-94年)本質上只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市場化鬆動」, 並沒有觸及體制結構本身.*** 改革的覆蓋面和亮點主要在農村, 組織創新有二端: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ie包產到户) 只是針對「人民公社」集體耕作制度的徹底翻案, 恢復傳統的家庭耕作單位. 那怕只是這種 “復古” 式變革,亦足以戲劇化地大幅提高糧食產量, 為後來一連串經濟擴張打下基礎.
B「鄉鎮企業」才是真正的制度創新. 儘管嚴重缺乏資本投資,現代工業生產和商業運作技能, 鄉鎮企業靈活地調動農村的勞動力,攫取輕工業產品的國內市場空間, 以令人震驚的速度開展. 更重要的是,人口結構導致的國內廉價勞動力成本, 成為初始打開國際市場的鑰匙.
「承包制」在農村大獲成功, 於是政府在城市仿行, 決定將國有企業承包給管理者. 不料城市承包實驗卻一敗塗地,原因有數端:
首先,由於企業體制仍如舊貫(鐵飯碗,官訂產品價格等等.),生產效率沒法提高, 權力下放後的國有企業並未如鄉鎮企業那麽獲利可觀,反倒是虧損嚴重.*** 既然是國企,虧損就得算在國家賬上.
另外,改革並未觸及金融制度, 一向無需風險管理的銀行既沒法區分貸款申請的素質,又增強了貪腐的誘因, 於是迅速積累了超額壞賬.**** 這些壞賬也只能由政府承擔.
三者,財税制度未能因應新形勢作出調整, 地方得以截留稅收(最離譜的情況下上繳率低至22%.),中央沒法從農村榮景中分享盈餘,以填補城市的虧空.***
雪上加霜的是,農村消費能力提高對城市物價造成壓力, 通脹激烈,數年間政府不得不提高城市工資達到5倍之多. 四病齊發,令致政府資產負債表急劇惡化.*****
農村方面,鄉鎮企業的優勢也已發揮殆盡, 面臨資本籌集和生產管理技術的規模瓶頸.*** 地方層級貪腐橫流,民怨深積. 種種敗勢令改革派英名受損,保守派伺隙抬頭, 開放改革有如累丸. 際此危急存亡之秋,幸有鐵腕總理 朱鎔基力挽狂瀾, 1994年開啟了
〈翻天覆地的變革〉.
次階段(1994-2008年)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體制改革, 洗髓換骨,把中國徹底改造成一個 「市場主義」(就算不叫作「資本主義」的話.) 的現代國家.
(甲)改革最大的政治角力和暗湧來自官僚系統內部的集團性利益衝突. “擒賊先擒王”, 中央先(向地方政府)收財權,以強化國庫的實力. 為此,先行的是「財税改革」,其具體內容有三:
a劃一税率. 訂立單一税率的工業增值稅和服務業營業税; 對奢侈品和有害公共健康的商品加徵消費稅; 對所有國營和私營企業徵收劃一的企業所得稅(17% pa). 外資企業則享有稅務優惠(13%pa),其特權延續至2008年.
b廢除「財稅責任制」, 重構中央與省級政府的財政關係. 中央取得增值稅總額的75%.
c加強稅收管理和監督,防止地方偷漏稅基.
諸變法強幹弱枝,大大地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權.***
(乙)牽連面最大和危機感最深的是「企業改革」. 前此,中國企業清一色是「國有企業」, 所有生產規劃,產品分配,人員雇用,資本投資, 一概出自 “有形之手” . 企業改革把 運營決策權從 “國企”轉到 “半國企” 和“民企” 手上, 使其作業得以反應市場訊息,而非規劃意志. 實踐上則是國企轉型, 將決策權交到專業管理層手上; 又或一刀切,索性「私有化」, 即賣給管理層和員工.*** 這兩者都符合官僚階層的利益,因此在政治上反倒沒有遇上阻力.****
國企重組劇情如下:
a直接關閉 「非戰略部門」 的虧損企業.*** (註:「戰略部門」被界定為 涉及國家安全,自然資源,公共產品和服務, 擁有具大增長潛力的高科技部門.) 為此,每年關閉的國企數以千計!
b通過《公司法》和《勞動法》, 為企業私有,破產聲明,與及解雇員工等 管理決策建立法律基礎. 鐵飯碗被正式廢除,*** 法律規定雇員與雇主之間必須簽訂勞動合約.
c國家將小型國企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以優惠價格出售予員工和管理者,*** 此種私有化進程稱為「公司化」.
d對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中型企業也實行公司化,但做法不是私有化, 而是股權仍歸國有,但要獨立營運和自負盈虧.
C&d合稱「抓大放小」.
當其時國企員工總數多達112mil人, 至少有 37mil人員「下崗」!成為了改革進程中至為凶險的社會議題.*** 政府的處理很全面,從補償到就業輔導和培訓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最實惠的是把 “福利住房”賤價出售予下崗員工. 幸而期間經濟榮景,私人市場吸納了相當部分的勞動力,*** 危機總算有驚無險地渡過.
中國本來完全沒有資本市場(如股市); 銀行全部國有,欠缺商業運營概念, 基本上只是國家的會計系統.*** 即是之故,技術難度最高的是「金融改革」.
〈金融體制的創新〉
早在1979年「人民銀行」脫離財政部成為獨立機構. 同時,四家專業化銀行或由單一銀行剝離,或者完全新建, 用以資助相應的經濟部門.*** 「中國建設銀行CCB」專門針對製造業固定投資的融資; 「中國銀行BOC」被授權處理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相關交易; 「中國農業銀行」負責農村地區所有信貸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ICBC」包攬了人民銀行的商業業務, 讓人行專注履行央行的職能.
但是他們並未獲得商業銀行的法律地位, 也沒有經驗和能力在競爭性環境下營運. 國企權力下放, 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 銀行體系卻仍舊按照政策批出貸款,完全沒有風險管理的概念和制式,於是禍在眉睫.***
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成為中央銀行. 欠缺貨幣政策經驗的央行同樣犯下瀰天大錯, 無準則地寬鬆銀根以支應國企擴張的資金需求, 導致貨幣浮濫,「三角債務」堆積如山.
(丙)金融體制變革根本上就是現代資本主義商業體制的重頭創建!
“射人先射馬”, 1994和95年 a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條例》, 授權央行實施 國務院制訂的宏觀經濟政策, 抑制地方政府濫批信貸.
b通過《銀行法》, 確定四大國有銀行的 商業銀行地位.
c政府成立了三間發展銀行, 承接以前由國有銀行提供的大型基建項目融資.
為了清理積壓債務, 1999年財政部
d發行2,700億元特殊債券, 並且鬆動銀根,令銀行得以購買該等債券以重組資本金. 央行同時將銀行的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由13%降至9%.
e投資400億元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口吸納四大銀行的問題貸款.***( ie「華融」之於工商;「信達」對建行;「東方」對中銀;「長城」對農行.) 資產公司進一步發行債券(由非銀行金融機構購買),並從央行取得鉅額貸款, 最終清理了14,000億元不良貸款!
d&e等政策旨在強化整個銀行業的商業運作基礎.
f 2003年成立「中國銀監會」, 以法律授權迫使銀行 強化資產負債表,學習風險管理, 並切斷銀行與地方政府的私通.***
同年, g政府從外滙儲備調撥5,000億元作為資本投資成立控股公司「滙金」, 再從央行取得3,000億資金投資於(農行除外的)三大銀行. 次年,央行向該等銀行購買了7,800億不良貸款, 轉售予資產管理公司.
最棘手的當然就是農行, 不良貸款高達8,150億元. 2008年通過匯金從外滙儲備調撥1,300億元,央行給予1,500億免息貸款, 餘額由財政部批出低息貸款, 把壞賬悉數沖銷.***
h將四大銀行上市, 環球配售IPO集資額創出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