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70621印度軍方的得意之作

武帝祠前雲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說史170621
印度軍方的得意之作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38

一般稱做「印度洋India Ocean」的海域, 在印度稱為「印度之洋India’s Ocean」. 印度人對這稱呼殊為執著,尤以上承 大英帝國無敵海權遺緒和印象的 印度海軍界為然. 可惜大洋依舊,但今日印度海軍的實力和當年皇家海軍相比嘛…..

幸而 “弱中自有弱中手” !
〈微型軍事鬧劇:仙人掌行動Operation Cactus〉
時維1988年, 馬爾代夫Maldives首都 馬累Male爆發了一場軍事政變. 一位商人竟然組織了一支80至200人的雇佣兵滲透進馬累, 控制了關鍵地點. 總統 加堯姆Abdu Gayoom躲進 國家安全局總部避難. 他親自,或者通過馬爾代夫駐聯合國大使,向外界國家籲請軍事干預,以求脫困. 呼籲對象包括 印度、美國、英國、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 “其他亞洲國家”.

IPO的市場反應極為踴躍!(投資風險低至近乎零,潛在政治報酬則惹人憧憬.) 距離最近的 斯里蘭卡立即在首都 可倫坡Colombo的空軍基地佈署85名突擊隊,枕戈待旦. (但是不敢搶先出手,唯恐引致 “大哥”印度不快.) 馬來西亞也做做樣子,命令海軍進入警戒狀態. (儘管遠水近火,船艦需要三四天航程才能到埗.)
美國相當就近的 印度洋艦隊(ie第五艦隊) 迪戈加西亞Diego Garcia海軍基地也進入警戒狀態. 但國務院明確地排除直接干預, 而是從旁協調印度軍方的應對行動,將之視作一項 “面子工程”.

新德里在 天時地利人和俱備的萬全態勢之下, 以非比尋常的英斷決策和行動速度對危機作出反應. 就在 加堯姆求救當天, 印度空軍即刻從 阿格拉Agra派出300名傘兵, 空降到馬累附近的島嶼,設立前綫基地. 海軍也迅速從 科欽Cochin啟程,掩至目的地. 空軍的法製幻影Mirage戰機在馬累上空耀武揚威. (有所不知者,印度擁有一艘1944年下水的航母.)
印軍在數小時內全面控制了馬累,救出總統. 其中一組武裝份子挾持了27名人質登上一艘商船逃入大洋. 翌日,在美國的協助下,印度海軍鎖定該商船,用sea king直升機投擲深水炸彈阻其逃逸, 海軍陸戰隊則登船救出人質,並逮捕叛亂份子,押往馬累受審.

更漂亮的是印軍功成身退,迅速撤回, 並無乘機索要政治利益,盡顯大國風範. 這番行動獲得了國際間甚高贊譽,列根戴卓爾和李光耀都親自發言擦鞋. 印度內閣祕書更沾沾自喜地宣稱: “仙人掌行動極大地增強了印度的威望, 展示短時間內成功採取軍事行動的效率和能力.” (掌門憑空想象:解放軍將領聞悉,抵掌大笑, 很想有機會和印軍好好切磋一局….. 讓四子也無妨. )

〈宏觀戰略格局:印度之洋〉
印度洋乍看極空蕩,似乎四面八方俱無阻擋,其實不然. 整塊洋面之上,人員和貨物進出其他海洋和登陸主要口岸之處, 都呈現出 “咽喉要道”的狹窄海域形勢.*** 進出南中國海的「馬六甲海峽」, 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 與 亞丁灣的「曼德海峽」合稱印度洋 “三大咽喉要道”. 甚至更遠方的 非洲「莫桑比克海峽」和「好望角」, 都是狹長或尖細的地帶,易於封鎖. 所以,乍看不著邊際的印度洋,卻出乎意料地易於管控!

印度次大陸孤身直插大洋深處,既可從兩面監管洋面,又控制著岬角要害. 自從波斯衰落,環洋再無強國, 印度稱霸海域本是地利人事之應然,但條件是要具備一支強大高效的海軍. 遙想當年,「大英帝國」據有印度(號稱 “女王冠上明珠”), 皇家海軍扼守四面咽喉,以印度洋為內湖!遂得以利用印度的資源(包括人力), 掌控東西貿易,進而制霸全球. ***

上世紀60年代末期,皇家海軍撤出“蘇彝士以東”, 將所屬 迪戈加西亞島租借予美國,作為「第五艦隊」(總部設在 巴林) 的海軍基地. 此島有如定海神柱,威鎮大洋, 確保中東石油運送西方諸國,和全球貨物流轉. 印度的大洋強權夢不圓,為此意殊怏怏,成為冷戰期間偏向親蘇的原因之一.

馬爾代夫雖則人口只有30萬,卻位居印度洋東西橫貫航道之要衝, 和 毛里求斯,塞舌耳一樣, 都是大洋中具有戰略位置的島嶼小國. 印度傳統上視該等島國如無物, 大英帝國時代更不用說,悉數收為殖民地,歸於印度總督府治下. 今日時移勢易,全球一體,利害攸關, 美國坐鎮中央,印度的「硬實力」不過米粒之珠…..

雖則如此,她仍然愐懷盛世,於是招來
〈歷史:印度軍方的傷心之役〉.
「仙人掌行動」印度軍方之所以如此意氣高張, 原因是該支敵對佣兵的兵源主要由 斯里蘭卡分離主義民兵組織「泰米爾之虎」(註)所提供. 話說五年前印軍曾經登陸斯國,上演擒虎平亂, 豈料鎩羽而歸,翻成一段傷心歷史!

斯里蘭卡隔著狹窄的「保克海峽」與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相望. 該國從來未被印度統治過, 就算成為英國殖民地期間也不隸屬印度總督府. 人口中本土 僧伽羅人Sinhalese約佔74%; 而印度裔的泰米爾人Tamils約佔18%,兩族一向水火不容. 斯國的泰米爾人從對海的族人得到支持和接濟, 成立了舉世知名的「泰米爾之虎」,鼓動獨立建國.*** (一般相信印度政府就算沒有背後操作, 最低限度也是默許縱容.)
但這裡卻有微妙之處,原來泰米爾人並非 雅利安人, 而是次大陸原居民 達羅毘荼人的支系. 泰族雖然是「泰米爾納德邦」的多數族群,但對全印來說卻屬少數, 基於語言種族差異,也有從印度分離出去的傾向.***

1983年「泰米爾之虎」在斯里蘭卡發動叛亂,政府軍不敵, 向宗主國印度求救. 印度乘 平亂/混亂之機出兵, 主持斡旋,力促 泰族社區自治,以分化斯國. 不料泰米爾人另有算盤,心存建國, 明顯地最終指向兩岸泰族大一統國家.***
這還了得?印度政府於是下達指令,命八萬陸軍派遣軍 “犂庭掃虎穴”. 怎料陸軍戰力不濟,竟然敗於遊擊戰術; 而海軍則從後拆陸軍的臺,對隔海泰族的戰略物資輸送隻眼開隻眼閉. 印軍最終在國內外壓力下灰頭土臉地撤軍, 斯國成為 “印度的越南”.

但是「泰米爾之虎」也沒能獲勝,並未建國. 他們持續抗爭,1991年以自殺式炸彈成功刺殺印度總理 拉吉夫.甘地. 這下血仇難解,印度與斯國軍方通力合作,窮追猛打. 2006年在美國衛星情報鎖定下,清剿了猛虎的 八座“海上倉庫”. 先斷糧道, 2009年終於瓦解了整個組織.

《印度之洋India’s Ocean:The Story of India’s Bid for Regional Leadership.》(2014) David Brewster
(註) 印度曾經流傳過這樣的說法:「世上有 “三毒”:排末位的是 “泰米爾森林的老虎”; 居次位的是 “塔爾沙漠的眼鏡蛇”; 最毒的是 “尼泊爾人的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