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724
戰爭史(一) 文明戰爭
掌門執筆
《戰爭史A History of Warfare》(1993) John Keegan
本書是論述戰爭的名著; 作為歷史學,它不是軍事史,而是文化史.
曾幾何時,普魯士戰略學家 克勞塞維茨(1781-1831) 著名金句:「戰爭是政治(或 外交)的延伸。」 一錘定音,成為現代 戰略學的前設與教條.***** 其實《戰爭論》的德文原文是這樣說的:「戰爭是 “政治交往”, 通過 “各種手段的混合”的延伸. 」,其意涵較一般英譯複雜微妙.
本書反對「克氏定論」, 先從歷史學角度指出其 謬誤和危險; 進而分析克氏思想的時代背境,討論其意義和影響; 最後,按照作者的哲學思維, 審視整部人類戰爭史,以探究戰爭行為的本質.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哲學〉
「克氏定論」具有一個未言明的 前提:此即 存在著 “國家”與 “國家的利益”, 政治家為了實現國家的利益,遂進行理性的謀劃.***** 而「戰爭」就是不同國家的政治謀劃無法妥協的時候, 最終訴諸的暴力形式.***
作者指出,克氏的戰爭觀念與人類久遠的歷史相抵觸. 事實上,戰爭比 國家、外交和謀略的出現早上幾千年, 戰爭幾乎和人類同樣古老. 人類在未有「政治」之前,已有了「戰爭」, 所以 戰爭不會是政治的延伸.*** 作者不失幽默地指稱,對某些好戰的部落文化來說, 搞不好 “政治才是戰爭的延伸”.
然而「克氏定論」雖為謬誤,卻未可等閒視之. 道理就像 洛克的「社會契約論」前設:「國家的形成出於人民合作的意願.」一樣, 雖與歷史事實不符,卻開拓出「自由主義」政治哲學,成為現代政治組建的基礎理論. 故此,「克氏定論」也可看作是現代政治思潮在軍事層面的延伸.***
克氏思想的要害是指出「戰爭」應該服從於「政治利益」, 而 “無限制的戰爭行為” (例如大規模屠殺,甚或種族清洗.) 明顯不符合,甚至違反了交戰各方的政治利益, 因而應當加以遏止,或者起碼要規範化.*****
克氏及其後繼者按照上述思路,形構出現代
〈文明戰爭〉的諸多觀念和實踐.
根據啓蒙時代「理性主義」思潮, 人類深蒙神恩,根植理性,社會命定日趨文明,完善有序.「戰爭」遂被視為一種失序現象,是現階段無法避免的古遠社會的 “野蠻遺痕”. 既然無法免除,不如使之合法化.***(就像娼妓一樣?) 故此,政治家的任務就是建立規範和制度,達致減緩戰爭破壞力的目的.
「文明戰爭」的社會規範由相互對立的兩類人所確立:「和平主義者」和「攜帶武器的人」; 即禁止任何暴力行為的「平民」和 授權進行暴力行為的「專業人員 (軍人和執法者.)」.***** 平民(除消極自衛外)被剝奪所有進行暴力行為的 “權利” (歷史上主要形式為 復仇和武製自助.), 內部治安和國境防衛的責任委諸專業人員.
由於「和平主義者」們“手無寸鐵”,作為救濟, 就有必要為「攜帶武器的人」制訂極其嚴格的行為守則以防濫用.*** 反之,平民亦必須做到全面禁止持有武器,以免軍警遭到攻擊和暗算. 在於國家內部,這種做法可以透過立法和強制執行來達成, 其結果為國家壟斷一切暴力,社會呈現極度和平化.***
但在國家之間,由於欠缺強制執行機構, 無法防範或制止戰爭的發生. 經過十七世紀極其慘烈的「三十年戰爭」,西歐建立了由 多邊條約所保證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其作用為透過外交活動以抑止戰爭. 拿破崙一度毁壞了體系,「維也納會議」將之重建, 並達成了歐洲史上罕見的長時段和平. 該體系即為當今國際體系的原型.
維也納會議主張, 在 尊重絕對主權,程序外交,條約法律約束力等 國際法框架之內, 容許 “最大化伸張國家利益” .**** 該原則藉著犧牲弱國或少數族群的利益, 達致列強間的勢力平衡,以維持歐洲大面積和平.
克氏等軍事學家將維也納會議精神加以闡發, 力主「戰爭專業化」,使之與燒殺虜掠等 “強盜行為”清楚區分. (在於當時,弱國或少數族群的軍隊,如鼎鼎有名的 “哥薩克騎兵”, 其行逕劣於盜賊,極為克氏等強國正規軍人所不齒.) 專業化的前提是極嚴明的軍隊法紀, 下屬對上級的絕對服從.***
另外,針對各類型軍事活動, 制訂「全面性規範守則」, 設想戰爭依照嚴格確定的形式進行.*** (有如體育競技.) 包括 封鎖,陣地戰,散兵戰,突襲,偵察,巡邏和放哨等等, 每一項都有明確的規矩. 許多規範內容後來以「日內瓦協議」國際法形式敲定,成為現代戰爭的道德守則.***
文明戰爭還有一項有趣之處,就是假定「戰爭有始也有終」. 因此,「宣戰」和「投降」儀式均顯得極其隆重. 這樣做是為了將戰爭作為“失序時期”的 跨時度鎖定,有利於社會心理適應; 也暗示著戰爭不是常態,很快會結束,以緩和痛苦和絕望的情緒.
誰料克氏設想的這種完全服務於政治, 有秩序,知節制,能終結的理想型 “真正的戰爭”, 最終竟演化為兩場 “真正慘烈的戰爭”. 究其原由,克氏思想實難辭其咎.
〈現代士兵〉
維也納會議之後一百年, “一戰”開打, 1914年七月全歐約有四百萬軍人;八月參戰各國同時下達「總動員令」, 人數瞬間飆升至二千萬. 當時全歐適齡合格男子身上都懷著一張士兵証, 上面寫著如遇總動員,應到何處報到. 徵集處則早已預備好製服武器,和前赴戰場的交通工具…..
“壕溝戰”之慘烈空前絕後, 單「索姆河會戰」,英軍在數天內戰死五十餘萬人, 牛津劍橋學生停學參戰,三人去,一人不歸. 國家元氣重喪,史家論為大英帝國衰亡的起始點.
作者認為,這種前所未見的,無限制集體死亡狀況, 是由兩組現代軍事心理因素所造成:A軍隊作為 “國家利益” 的捍衛者,有 “義務”作出重大犧牲, 因而是 “可消耗的expandable”; B士兵被教育和集體訓練成去人性化的 “戰爭機器”, 能夠堅決執行戰鬥指令. 前者可明顯看到 克氏哲學的直接影響; 後者則源出於 普魯士陸軍精神, 是“現代士兵” 的特徵.***
現代士兵本質上不同於古代部落戰士,也不同於中世紀封建武士. 雖然同是攜帶武器的人,「戰士」是全體成年男子, 作戰是生活和習俗; 「武士」是少數菁英, 作戰是權利和榮譽; 「士兵」則是一般平民, 作戰是一種義務.*****
現代士兵的前身是封建時代的「步卒」, 經荷蘭兵法家 莫理士親王發明的「步操訓練法」重新塑造, 由瑞典天才將領 古斯塔夫國王首次帶上戰場, 最後在普魯士陸軍中定型. (請參閱《說史140707邪惡的步操》.)
「現代士兵」是捍衛“國家利益” 的工具,被陶鑄成堅決按照上級指令, 必要時甘願犧牲性命的行動者. 如果說「戰士」是自由人; 「武士」是貴族; 那麼「士兵」就是半奴隸.***
正是(邪惡的)「文明戰爭」製作了現代士兵, 並使軍隊成為國際政治的執行工具和籌碼.*** 這就是當今世上 “最文明,最強大的國家” 在和平時期卻保持一支威懾全球(包括盟友在內) 的軍隊的 “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