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821
不當行為(卅八)投資者情緒Investor Sentiment
朝日執筆
上集介紹了Thaler、Shleifer和Lee論文中提出的「封閉式基金四大謎題」。顯然,這四個謎題都是「效率市場假說」,以至「標準經濟模型」所難以解釋的。
嚴格而言(至少是對朝日而言),三人的論文未能解答上述「四大謎題」中的「第一個謎」,也就是「竟然有人願意用$107,去買一件幾乎肯定半年後只會值$90(或更低)的資產」。Thaler本人也不諱言這個謎題確實難解,最好的解釋也許就是Lawrence Summers(參見第卅七集)在一篇(未發表)論文中的這一句:「市場笨蛋出沒注意,請環顧四周。」至於「第四個謎」,即「封閉式基金」變身「開放式基金」後,「折讓」就會逐漸消失,大概勉強可以用此前的「流動性不足」來解釋。因此,三人的論文其實主要是解釋中間兩個,尤其是「第三個謎題」—「折讓」飄忽不定之謎。
對於Thaler來說,折讓的出現,而且還會變來變去的原因,其實一點也不神秘。無非就是因為投資者,尤其是散戶,都是「人類」!
由於客戶大概都不會願意付「雙重的手續費」,互惠基金或機構投資者,通常都不會把錢投資在「其他基金」。故此,前面講的「封閉式基金」,主要都是由散戶持有的。散戶基本上就是上集Summers所指的「雜訊交易者」,他們當然要比那些「Fund佬」更反覆無常,更易受到樂觀或悲觀的情緒影響。
Thaler、Lee和Shleifer在1991年發表了 《投資者情緒與封閉式基金之謎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Closed-End Fund Puzzle》,提出了「投資者情緒假說」。當然,這裏的「投資者」,指的主要是「散戶」。Thaler假定當散戶意氣風發,對後市信心滿滿時,(封閉式)基金的價格就會上升,折讓自然減少。也就是說,基金的價格會趨近,甚至超過其「資產淨值」;相反,當散戶感到沮喪、恐懼,乃至絕望時,折讓的比率就會增大。這與 席勒那篇「短裙論文」中所說的「社會動態Social Dynamics」,可謂異曲同工。
請再一次注意,Thaler的這個假說,正如大多數的「行為學模型」,並非一個透過推導演繹出來的「規範性理論」,而是一個建基於觀察結果的「描述性理論」。正所謂「好嘢唔使問點解!」只要理論能對世界作出「有效的」描述和預測,未必需要解釋箇中的因果關係。(這其實也是「科學」的特質—告訴你HOW it works,而不是WHY it works。)
因此,最重要的是,這個理論是否「有效」。也就是說,「封閉式基金」的「折讓率」,是否當真與「投資者情緒」的高低有所關係。要知道答案,首先要找到測量「投資者情緒」的方法。
「細價股」(又稱「中小型股」或「二三線股」)的表現,也許是反映「投資者(散戶)情緒」一個不錯的指標。一般而言,大型基金與機構投資者對這些「細價股」以及「封閉式基金」都沒有多大興趣。這主要是因為細價股的交易量太小,未能提供大型投資者所需的足夠「流動性」。另一方面,對於大型基金的客戶而言,「我畀錢你,你拎去買基金,咁我使鬼買你咩?」況且,還要交「兩層手續費」,實在很難接受。因此,機構投資者也很少會涉足包括「封閉式基金」在內的各種「互惠基金Mutual Fund」。
由此可知,投資在「細價股」和「封閉式基金」都是散戶。如果「投資者情緒假說」成立,即「投資者情緒」當真存在,並會對股價造成「理性因素」以外的影響的話,「細價股」和「封閉式基金」的表現應該會有相當的「聯動性」。
如果「投資者情緒假說」是有效的,那麼當「封閉式基金」的價格上升(也就是「折讓率」減少時),就可以假定此時「投資者情緒」高漲,因此小公司的股價(相對於整個市場)也會上升,或者說,它們(相對於大公司)的P/E會增加。(正如前幾集所述,平均而言,小公司的P/E本來就比大公司低,不過兩者的相對比率也是一直變化的,在「極端市況」中,大公司的P/E也有機會比小公司更低。)
Thaler論文的比較研究結果,印證了上述的推測。「封閉式基金」的平均「折讓率」,與「細價股」和「大價股」之間的「P/E差距」高度相關。***「折讓率」越高,兩種股票之間的「P/E差距」就越大(即散戶越沮喪);反過來說,「折讓率」越低,兩種股票之間的「P/E差距」就越小(即散戶越積極)。
Thaler等人當然不是第一批以「封閉式基金」,作為研究主題的人。無論是「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抑或是「效率市場派」大師,經典名著《漫步華爾街》的作者Burton Malkiel,都提倡買入「高折讓」的「封閉式基金」,是賺錢的好策略。Rex Thompson在1978年的論文,更為兩位大師的建議提供了「學術論據」。
不過,Thaler這篇在1991年發表的論文,仍是受到來自「理性派」的強烈攻擊。其中最強的火力來自芝大的應屆(1990)諾貝爾獎得主Merton Miller。他在Thaler論文發表的《金融期刊The Journal of Finance》中發文回應:「(他們)宣稱解決了不止一個,而是兩個存在已久的不解之謎—封閉式基金的折讓和小公司效應……然而他們做不到!」
顯然,最令(理性經濟)人難以接受的,是Thaler竟然用一個「異例」(小公司效應),去解釋另一個「異例」(封閉式基金折讓)。這就像是妄稱耶和華之名,去為自己在安息日工作開脫!
面對Miller的「回應」,Thaler等人又在《金融期刊》作出「再回應」,最後竟然掀起了「史上罕見」的五回合互動(「江湖規矩」一般最多是「三回合」。)吸引了數百名金融經濟學家圍觀。結果,(當然是)雙方都宣稱獲得了勝利。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在這場「論戰」中,雙方的焦點都集中在一些「技術性」或「方法學」上的細節,但論文的核心要點—「封閉式基金」違反了「一價法則」,卻似乎被模糊了。Thaler後來打趣說,這就像是有人發現了傳說中的獨角獸,但大家卻為牠的毛色應該是「珍珠白」還是「象牙白」而爭論不休。
不過,故事當然不會就此完結。Thaler後來轉到芝加哥大學任職(踩場),並與當時同在芝大任教的教授Owen Lamont(現在哈佛任教),重新以另一個方向,對「一價法則」作出檢視。他們這次的研究,竟然發現了「局部大於整體」的現象!「數理聖人」歐幾里德留下了五條「一般概念 Common Notions」,一般也會被視作「公理Axiom」的一部分。其中第五條正是「整體必大於局部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part.」 真的很神奇,如今何止是違反了「一價法則」,就連「歐聖」也要收檔了!。
這是一個關於公司併購後,再分拆上市的故事。我們下集再說。
(PS. 文中提到的所有論文都可以在網上搜到免費資源,有興趣者可以自行找來讀讀。)
第38集關鍵字:
「折讓」飄忽不定之謎
投資者情緒Investor Sentiment
「細價股」vs「封閉式基金」
折讓率vs P/E差距
以異例解釋異例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