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30413
韓德爾的彌賽亞
Handel’s Messiah
蕭律師供稿
本篇為刊登於去年十二月號《發燒音響》原題《聖誕節日音樂的天碟》的文章的分拆重寫版,在這裡只節錄原文有關 韓德爾Handel 的彌賽亞神劇 Messiah Oratorio部分。
韓德爾的彌賽亞神劇,古典樂迷就算未親耳聽過,也多有所知曉。 這是一闕歌頌耶穌降世、受死、復活的神劇,故多在聖誕節或復活節時演出。
1962年香港大會堂啓用典禮, 英國沙展爵士Sir Malcolm Sargent應市政局的邀請,帶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作五場演出,最後一場就上演此劇,與香港聖樂團合奏。當時年青的我也曾是座上客。
“彌賽亞”可算是最有持久力的音樂作品。 年復一年在世界各地演出,已超過二百多年。不管是教徒或非教徒(如我),凡古典樂迷都會愛聽。
它也是一闕適應性極強的作品。 無論用四十人或四千人合唱團都可以演唱。
(1869年美國波士頓“和平的節慶”,竟搞出萬人唱《哈利路亞大合唱》。) 它的伴奏樂團可以是小型弦樂組,加一個古鍵琴;也可擴展到超過百人的管弦樂團。 有時甚至只用一個管風琴或鋼琴也成。
還有,經歷如許的世代,許多音樂人的改編,但它的基本風格和特色元素仍能維持統一,這是韓德爾在作曲時想也不曾想到的。***
彌賽亞神劇原曲詞為英文,節錄自聖經,分三部份,共57曲,旋律簡潔,氣勢磅礡。1743年在倫敦演出時,英皇喬治二世 親臨劇院,聽到第二部份《哈利路亞大合唱》時,內心激動,不自覺站立起來。 觀眾見皇上站立,亦一起站立。自此成為一個傳統:當演出至此段時,全體觀眾會起立,直至該曲終。
彌賽亞神劇非常多錄音,幾乎每個唱片品牌都有幾個;論演繹,各有千秋,問題是你喜歡那個而已。
全曲一般最少都要三張唱片,有些還要四張。 曲雖長,卻沒有冷場。*** 每段,無論獨唱、二重唱、合唱,甚至乎開頭的序曲及中間的田園交響曲(其實是間奏曲),都非常動聽。
1742都柏林首演原版
彌賽亞有好幾個演唱版本。最流行的是1742都柏林首演原譜Dublin score。論最佳錄音,應首推美國Westminster廠由Hermann Scherchen指揮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及合唱團的版本,用原英文曲詞演唱。 此版本演繹特色之一是:全曲超慢。 無論獨唱、二重唱、合唱及樂隊都如是。 Otto Klemperer已是出名的慢,但Scherchen更慢。 如果你接受不了如此慢的速度,可選Decca的Sir Adrian Boult版,他也採用1742原譜,也指揮同一樂隊,女高音是有名的Joan Sutherland。
沙展的1742原譜修訂版
另一個著名演繹是沙展爵士指揮皇家利物浦管弦樂團的版本,由英國Columbia公司錄音及發行。 沙展在都柏林原譜基礎上略加修改。 韓德爾原譜不用長號,這點沙展跟隨;原譜用雙簧管、長笛、小號、法國號及定音鼓,沙展加入單簧管以加強管風琴和絃的效果。 宣敘調recitative原作是用一具古鍵琴伴奏的,沙展用小型的弦樂輕聲代替。 合唱團員超過百人,由他親自排練。(一般由chorus master排練,指揮要到演出前始作一、兩次排練。)這是他灌錄的第一個身歷聲版(以前錄過兩個單聲道版),自認這是最滿意的版本。
英國Columbia的音色高貴、圓厚、潤澤,為其他品牌所無,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版本。
莫札特改編版
這是莫札特受Sweiten男爵所託改編。 男爵在當時的音樂界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他主理一個龐大的音樂圖書館,甚受大師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等人敬重。 貝多芬的第一交響樂就是題獻給他的;而海頓的「四季」神劇Seasons Oratorio也是在他影響下完成的。
彌賽亞曲詞原文是英文。 莫札特不懂英文,於是依據譯文來重整原曲。 他保留原作的主旋律,故驟耳聽來,以為只是將英文改唱德文而已。 但再細心分析,莫札特其實重新配器instrumentation,將韓德爾的巴洛克樂隊編制改為古典時期的編制規模。***
莫札特時代聽眾的口味改變了。 他們認為韓德爾的詠嘆調千篇一律,配器法太「粗疏」和「重覆」,沒味道。 莫札特針對這些「批評」,利用樂隊中的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巴松管和法國號營造詩一般的音樂氣氛。譬如在合唱「All We Like Sheep」中,他以木管樂連續的顫音去表達羊群的閒適。在唱詠嘆調時,只用很少的樂器伴奏。在總譜score上,情感與動態的表達用莫札特自己的記號markings。
他將整首神劇改短:刪去合唱「Let All Angels of God」及詠嘆調「Thou Art Gone Up On High」。 男低音唱「The Trumpet Shall Sound」,韓德爾原作是用小號來伴奏的,莫札特卻改用法國號,而且將整首改短,刪去中間部份。 「But Who May Abide」,韓德爾是用女低音唱的,莫札特改用男低音唱;「Rejoice Greatly」、「Thy Rebuke Hath Broken His Heart」等韓德爾用女高音唱,莫札特全部給男高音唱。
莫札特德文版的錄音不多。想要聽,可選擇Archiv在1974年發行的版本,由Charles Mackerras演繹。
Eugene Goosens改編版
這是所有彌賽亞錄音中我最愛聽的一個版本。為甚麽?我喜歡Eugene Goosens的改編(主要是樂隊部份的配器法)。
Goosens為甚麼要改管弦樂隊部份? 他認為如果韓德爾能長命到他的世代,也同樣會加以修訂。 須知在韓德爾時代,聽演奏多是在一個較寬大的房間,容納聽眾大約500人左右,所以樂隊太大並不適合。 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去音樂廳聽音樂普及了。 聽眾多了,音樂廳加大到可以容納2500-3500人。 試問一個只得二、三十人的樂隊在那麼一個大的音樂廳是否足夠?要加大音量並不是加多一倍樂手那麽簡單。 況且,經這幾個世代,聽眾口味也改變了。這是Goosens要改編樂隊的原由。
究竟Goosens怎樣改?首先,樂團人數加多了,並加入了長號、小號、法國號、鐃鈸、定音鼓、三角鐵等,在合唱團唱贊美的樂段時顯得氣勢磅礴和熱鬧。 在第一個合唱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中,樂隊中的長號、法國號及定音鼓響起來,使聽慣原譜的聽眾感到新穎;在And He Shall Purify合唱中,樂團加入三角鐵和小號。在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中,當第一次贊美歌聲唱Wonderful!Counseller!The Mighty God…..時,用小號及定音鼓加強氣勢;到第三次再重複唱此樂段時,鐃鈸也用上了!在另一個合唱中,女高音組懇切輕聲地問:Who is the King of Glory?Who is the King of Glory?男聲部大聲和肯定地回答:He is the King of Glory!He is the King of Glory!此時定音鼓和小號用強音加入附和,將熱烈的氣氛情緒帶給聽眾。
美國RCA在1959年發行了這演繹版本,由必潯爵士Sir Thomas Beecham指揮英國皇家愛樂管弦樂團及Beecham Choral Society合唱團,女高音Jennifer Vyvyan、男高音Jon Vickers,非常精彩。
1902 Prout版本
這是1742都柏林原版的縮版,從原版抽選了十八段,沒有序曲,只有一張唱片約五十分鐘的長度。 我所知及聽過的只得一個錄音,就是Leonard Bernstein指揮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由美國CBS錄音及發行,Philips在荷蘭及英國再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