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706
竊聽、摩斯碼與非洲鼓
執筆人:蟬
近年電影圈興起竊聽主題,德國電影《竊聽者Das Leben der Anderen》,本地電影《竊聽風雲》和《聽風者》皆對竊聽有相當詳盡的描述,其中以《聽風者》最為戲劇化。梁朝偉飾演的阿兵以其天賦的聽力,拆解敵方透過電台發布的秘密訊息。電影將解碼能力描述為天才技能,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竊聽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竊聽
40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人才輩出,創造力泉湧。數學家圖靈Alan Turing 曾參與研究“安全話音系統” SIGSALY(又稱X系統)。X系統在二戰期間被應用在美國五角大廈與英國戰情室的一條安全語音線路上,令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可以高枕無憂地通話。
系統將“類比analog” 的聲音訊號以高頻率抽樣並「數位化」,再任意進行偽裝,將訊息偽裝成近似收音機雜訊的聲音,並傳至系統的另一端。
二戰期間聯軍曾破獲大量德軍截聽的錄音,德軍錯誤指出該訊號為加密之電報,可見其系統的安全性。
X系統重50噸,佔用40個電話交換機機櫃,並且需要在有空調的房間才能運作,耗電驚人,但安全性甚高,似乎非阿兵聚精會神便可成功竊聽。
長程通訊隨著科技進步不斷變化。
據傳早在西元前十二世紀“特洛依戰爭”期間,希臘便使用烽火,將訊息傳達到二十英里外的瞭望塔。此外還有旗幟、號角、煙霧和鏡子閃光等傳訊方法。然而早期的方法除“有效距離” 參差不齊外,還共有一個缺點,就是資訊必需只有一個“位元 bit”。***
位元是由「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之父夏農Claude Shannon 所創的資訊單位,Bit是Binary digIT的縮寫,即“二元數位”,該數位的值只能為1或0。
例子一:母親大人問今晚是否回家吃飯,該問題為二元問題Binary question,因答案只能為“回”(1)或“不回”(0)。
例子二:女友問今年抑或明年結婚,此問題也是二元問題,答案是“今年”或“明年”,至於哪個是1或0,此處並無區分。J
摩斯碼
早期的長程通訊由於技術限制,只能傳達二元訊息。***
1841年美國發明家摩斯Samuel Morse 竭力發展一套透過直流電訊迅速表達字母的系統。即後來享負盛名的「摩斯碼」Morse Code**。那是一套將文字轉換成一維的電脈衝的系統。
摩斯最初的想法是以英文字彚為基本單位,並以點和空白將之編碼。如。。 。。。 。。。。代表234,234是一個字的編碼。可想而知最困難的工作是字典編纂。助手Alfred Vail則負責研發電報機的操作手柄。
後來編碼焦點轉向字母,並使用符號代表字母。經過不斷改進,摩斯編碼成為一個四元系統:即短空、長空、點和線。***
透過字母使用頻率的優化,將最常用的字母如E和T用最便捷的編碼表示,使電報操作員少按鍵千百億次。
摩斯碼利用長程電纜,編碼系統和設計優良的電報機,成就長距離和內容豐富的傳送技術。但礙於成本,傳送內容始終偏向簡潔,而且只能依賴字母文字系統才能完成。世上有多達六千餘種沒有文字的語言,這問題怎麼解決呢?
會說話的鼓
英國傳教士卡靈頓John Carrington在1949年發表一本小書,名叫《非洲的說話鼓》。卡氏在非洲傳教四十年,熟悉班圖語系的基勒語,並學會打非洲鼓。當地的鼓不單只是一個簡單訊號系統,而且是一種會說話的鼓。***
非洲的語言是聲調的語言,意義不僅由子音和母音決定,聲調的起伏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舉例:艾拉巴卡‧波以利(高低高高低低低):他望著河岸
艾拉巴卡‧波以利(高高高高低高低):他煮了岳母J
非洲鼓只能發出高低兩種聲音,音差約為三度。鼓聲是二元系統,將語言轉換成鼓語時資訊必定有減損。
舉例:基勒語「桑哥」是父親的意思,鼓語為“高高”。但月亮、寇寇鳥、非雷魚和其他一百三十多項意義也是用雙高音字表示的。
為了去除岐義,鼓手在說話時必為短字加上小句。如要說“月亮”則可能打成“俯瞰大地的月亮”;“寇寇鳥”則打成“叫聲奇歐奇歐的小鳥”。鼓手以其創意創造小句並傳說想要傳達的短字。
刪除歧義是潛意識的過程***,聽者雖然只聽到高低交錯的鼓聲,但其實他們把整個句子都聽得清楚明白。
自然語言都隱含贅餘,而亦因此人們才能理解錯誤百出的話語。
70年代名詩人James Merril在紐約巿地鐵的海報便來自此概念:
If u cn rd this (要是讀懂這句話)
U cn gt a gd jb w hi pa! (就能找到高薪的工作)
在電報員眼中是昂貴的浪費,對非洲鼓手而言則是必要的成分。***
順道一提,非洲鼓可以一小時內將訊息傳達至一百英里外的地方。
參考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2012, James Gleick
本書為2012年英國皇家科普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