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40330
烏克蘭恩怨史(二) 俄羅斯帝國的建立
侵略與光復—- 克里米亞、烏克蘭 與 俄羅斯的前世今生
朝日執筆
〈俄羅斯帝國的建立與紛亂〉
好了,回說正題。
「莫斯科公國」「升呢」為「俄羅斯王國」,甚至「俄羅斯帝國」後,其領導人的「頭銜」也隨之而提升,稱為「沙皇царь」,英語「Tsar」! 本來羅斯各地統治者稱為「王公князь」,即英語的「Prince」,而在基輔(及後來的的弗拉基米爾或莫斯科)的共主,則稱為「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英語為「Grand Prince」。 至於「沙皇」的稱號,則來自拉丁文的「凱撒caesar」,或希臘文的καῖσαρ(「希臘正教」即俗稱的「東正教」一直是俄國的主流宗教),轉寫為俄文成了цезарь,簡稱царь,中文則譯為「沙皇」!
眾所周知,「凱撒」是古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俄羅斯國王之所以自稱為「沙皇(凱撒)」,因其自認為承繼了古羅馬的「道統」。 昔日君士坦丁大帝建都於君士坦丁堡,帝國文明重心亦逐漸向東方轉移。
1453年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滅亡後,末代皇帝 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姪女 索菲婭,輾轉成了莫斯科大公的夫人,並以象徵帝國榮耀雙頭鷹徽號旌旗作為「嫁妝」。 這位亡國公主就是後來號稱「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Ivan Grozny)」(俄語「Грозный」有「強勁」、「堅揪」之意,故亦不妨稱其為「勁揪伊凡」。 西方則習稱「恐怖伊凡Ivan the Terrible」)的第一任「沙皇」— 伊凡四世的祖母了。
伊凡雷帝把莫斯科標榜成繼羅馬、君士坦丁堡之後的「第三羅馬」。 當然,當時作為「希臘羅馬文化真正承繼者」、「西界文明中心」的西歐諸國,對這個「東方野蠻國家」竟敢自命為「第三羅馬」,自稱「沙皇」(凱撒),大都認為只是跳樑小醜,不值一哂。 儘管如此,朝日卻認為當時的俄國統治者,其實胸懷大志,有著海納百川的胸襟。
「羅馬」的偉大,在於其橫跨歐亞非的廣大版圖。 最重要的是,這版圖不僅僅在地域上,也在「種裔」上! 羅馬帝國有容乃大,作為一個象徵,她凝聚整個帝國的意志,讓所有國民認同自己是帝國的一分子,成就了「我們都是羅馬人!」的共同信仰。 無論膚色、語言和出身,只要抱著共同的信仰和認同,願意為國貢獻効力的,就是羅馬人! 這個傳統在君士坦丁堡—「第二羅馬」一樣得到繼承,無論來自希臘、亞塞拜疆、埃及抑或埃塞俄比亞,只要信奉「正教」,認同帝國的文化和價值,即使與地理上的羅馬有千里之遙,也一樣是「羅馬人」! 這種精神,與我泱泱中華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實在是異曲同工。
正如中國古代不少明君如 孝文帝、康熙等一樣,第一任沙皇「伊凡雷帝」,自少受到他祖母的薰陶,對偉大的「羅馬雙頭鷹」充滿憧憬。 他要建立的俄羅斯帝國,正是一個能廣納不同民族共存的偉大國家。 無論膚色、語言和出身,只要同樣信奉正教,効忠沙皇,認同大俄羅斯,就是「自己人」。 這種胸襟和想法在當時重視民族純粹和血統的歐洲,顯得非常前衛。 這個傳統,也成了後來「泛斯拉夫主義」,及俄國多次擴張的重要思想根源。***
回說歷史,卻說雷帝雖然雄才大略,卻如很多的「大帝」一樣,在處理承繼人方面簡直是一團糟。 雷帝本有三子(除去夭折的一名「長子」不算)。 作為皇儲的長子 伊凡被雷帝在一次盛怒中,失手以權杖擊殺。 雷帝駕崩後,由次子 費鐸一世 伊凡諾維奇Фёдор I Иванович繼承皇位。 然而費鐸身罹惡疾,頭腦簡單(有人認為不妨直率地稱其為「智障」),對政事漠不關心,整天以到教堂敲鐘為樂,史稱「敲鐘者費鐸Feodor the Bellringer」。 此時雷帝的幼子 德米特里僅得兩歲,故軍政大權就落入雷帝的女婿,近衛隊長 戈東諾夫之手。
費鐸登位不久即病逝無嗣,小王子 德米特里卻「巧合地」也幾乎同一時間被人在河畔行刺身亡。 戈東諾夫順理成章成為沙皇。 雖然有得位不正之嫌,但戈東諾夫其實也算是有為之君。 他審時度世,摒棄私怨,登基後先與世仇波蘭議和,穩定西鄰。 同時派兵向東、南、北三個方向進行擴張,先後向北擊敗瑞典,擴闊了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向南征討克里米亞,在新領土上修築要塞;向東派哥薩克人進侵西伯利亞,開疆闢土。
對內他則是俄國「農奴制度」的重要推手,以政策將大量農民劃為農奴,穩定國內政局。 除此以外,他(而不是一般以為的彼得大帝)更派出了俄國史上第一批留學生和大使團到外國考察學習,實在高瞻遠矚。 可惜他時運不佳,掌權前後不過九年,三年大旱,三年洪水,三年瘟疫,在位晚期農奴起義此起彼落,他終於在忙亂之中去世。
正當此時,波蘭趁俄國內亂,推出了一個聲稱是 德米特里王子「真身」的少年,引兵東進,並數度攻陷莫斯科,先後扶立了三個「德米特里」,都被莫斯科人民驅逐。 最後,波蘭人撕破臉皮,自封為「莫斯科大公」、「俄羅斯王」,但終於還是被從各地趕到的義軍所逐。
〈帝國復興,重收故土〉
歷經多番內憂外患,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俄羅斯重新復興。 與此同時,曾經是西方強權的波蘭國勢卻每況愈下。 在這個此消彼長的過程中,俄羅斯透過多次的外交和戰爭,一步一步將昔日古羅斯的故土—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從波蘭人手中取回。
上面提到,「烏克蘭」本為波蘭語「山卡啦」之意。 在波佔時期,烏克蘭人一直被波蘭人視作二等公民,甚至僅是邊疆的蠻夷。 俄國收復故土以後,對烏白二地的統治相對溫和,「烏克蘭」此一帶有輕蔑意味的名稱,被換成親切的「小(俄)羅斯」(俄羅斯則為「大(俄)羅斯」),以示兄弟情切。
彼得大帝領導俄羅斯變成強大的帝國後,經過幾代經營,除了收復了古羅斯全境外,還先後與普魯士和奧地利聯合,三次夾擊宿敵波蘭,最終將世仇波蘭—立陶宛瓜分。 以至於後世對波蘭的歷史印象,就是「不斷地被俄國與德國瓜分」!
俄羅斯發達不忘「手足情」,除了將波蘭東部變成了俄羅斯帝國下線的「華沙大公國」外,有見於烏克蘭地方狹小,亦將波蘭部分土地,甚至本來屬於俄羅斯的土地劃入烏克蘭版圖。 烏克蘭西部至今與波蘭淵源甚深,其根本原因就是這片土地本多就曾在波(烏)俄之間多次易手。 是以居於這片土地的居民難免都會為「波蘭化的烏克蘭人」或「烏克蘭化的波蘭人」。
當然,天下沒有白掉下來的餡餅,俄羅斯此舉當然有「稀釋土著,提高俄羅斯濃度」的考量。 帝國主義壓迫是為「天理」,但從整個俄羅斯帝國的歷史看來,對比波蘭立陶宛等「仇人之後」,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等「兄弟民族」,所受的壓迫並不算太嚴重,這一點可以從各地爆發起義的頻度得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