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130七種攻擊

SENSE隨筆130130

七種攻擊

掌門供稿

勞倫茲在《論攻擊》中推斷人類與其他動物一樣具有攻擊行為的普遍本能。***

佛洛姆在《人類破壞性的剖析》中認為人類受到獨特的死亡本能支配,導致其他動物所沒有的病態式攻擊行為。***

威爾森則相信上述兩項詮釋俱為偏誤,任何特定動物的攻擊行為都是受神經系統個別控制的不同反應,沒有任何範疇的攻擊行為,以普遍的本能形式存在於所有物種之中。****

在各物種遺傳演化的過程中,每一種攻擊行為都可能被增刪修訂。天擇壓力愈加劇,變化愈急驟,事實上,攻擊行為是遺傳上最易變的特徵之一。

動物行為學家至少可以區分出七種攻擊行為:

(1)     保衛和征服領域;

(2)     爭取優勢社會位階;

(3)     因競爭異性而攻擊;

(4)     斷奶的敵對行為;

(5)     對獵物的攻擊;

(6)     對掠食者的防衛性攻擊;

(7)     執行社會規則的道義性和懲罰性攻擊。***

響尾蛇可作範例:

(3) 雄蛇為爭女而以脖子互纏搏鬥,其性質近似角力,並不以毒牙相咬噬,相當君子;

(5) 捕獵的時候,它們會無預警地從任何位置發動攻擊,非常之殺手風格;

(6) 遭遇體型龐大的動物時,它們盤成蛇餅,頭部豎立中央,搖尾作響,擺出威嚇姿勢,就像電影所見的招牌甫士; 如遇專門吃蛇的王蛇 king snake,它亦盤成一團,但卻把頭部藏在身下,而以身體部分施行攻擊。同屬攻擊而花式繁多。

大多數同類間的攻擊行為反映環境擠擁,動物以攻擊為手段競爭生存及性資源的控制權。 環境愈擠擁,資源愈稀少,攻擊愈猛烈。 其結果是提高死亡率,降低出生率,及族群成員在地域空間上進行擴散。 在此情況下,攻擊被稱為控制動物人口成長的「密度相關因素」。當人口過度成長時,它就起著調節閥的作用。

反之,某種動物的人口密度受限於掠食者、寄生蟲或季節遷徙等其他「密度相關因素」因素,而非短缺的資源時,其性情常顯得較為平和而缺乏攻擊性。****

倘若攻擊不帶來好處,便不會藉由天擇之力納入物種的先天行為之中。***

以上學理出自《論人性》作者 Edward O Wi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