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樓十局之六《連環局》

自從環珮無消息 簷馬丁東不忍聽
蔣廷鎔 詩句

當樓十局 之六〈連環局〉

A 實戰

1990年前後,大投機家劉氏最多曾擁有五間上市公司,依次序為愛美高、華置、保華、中娛策略、中娛,此五公司每一間均為次一間的控股公司,擁有控制性股權(香港法例定義為35%),如此環環相扣,劉氏遂得以最小的資金控制著盡可能多的資產(全部為優質地產),並且每年收取鉅額董事費以自肥。當小股東發覺被愚弄而怨聲載道之際,彼更施展絕計,加以屠殺。此計為連環供股計。先由最頂的控股公司開始大折讓供股,籌集得的資金用來作次一間供股之用,如此自上而下,自市場扯吸資金。由於每次供股折讓均深,而其後股價均輕易跌破供股價,故此無論小股東及包銷商均慘不堪言,當時有買一元劉氏股票可輸三元的慨嘆。經過兩三年順向操作,市場已被行為主義式制約化,股民聞風色變,旗下公司股價極度低殘,而資產則極級豐厚。於是劉氏遂改弦易轍,逆向操作,由最底的公司開始逐一私有化,自底及頂,收剩一間,費時兩年,才將全系資產收歸私囊。劉氏操作大開大闔,魄力剛強,不懼人知,不愧為二十年來最出色的炒家!我從倒數第二間公司開始,按次序及走勢指引每役均跟進獲利,炒莊家股最輕鬆安全莫如炒劉氏的股份了,不過每當我向人解釋這個局的時候,那怕怎樣無懈可擊,人們總以不敢沾手劉氏股份為理由,不理性地加以拒絕呢。

B 學理典範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認為一切人類意識情感行為均源於制約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es,除本能外所有(廣意的)行為均循此機制於後天習得。只要給予適當的刺激,並使之結聯於過往有意義的(愉快或痛苦的)經驗,或某項本能設定,然後使之重複出現,i.e. 強化作用 reinforcement ,則某種行為模式便可確立。有名的「巴夫洛夫 Pavlov 的狗」實驗便是明証。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即人亦(較高級之)狗也,人類極複雜的行為如思想情感莫不經由層層制約,屢屢強化而模塑形成。

C 結構分析

(一)個人行為既由制約強化而習得,群體行為自然亦不例外,因此均是具有慣性的。

(二)股市中的人類亦如群羊耳,市場不斷以勝負獎懲動搖形塑其內心,將之制約,使成劣等(或其中少數為優秀﹚之炒家。

(三) 市場之整體行為既有慣牲,此為投機得以成立的先決條件。炒家的天職便是認識此一慣性,並加以捕捉之。

(四) 更偉大的炒家則是對市場中人加以制約,然後屠宰之。連環計的要害就是強化作用,使小股東徹底失望,習慣低價,忘記股票是有價值的資產,然後許以小利,便可順利私有化之,以達目的。

(五)大市或莊家之於投資者正如劉氏之於小股東一般無二,漫長之升市使人忘其所以,失郤戒心,以為好景長駐;凄厲的跌市又使人心膽俱喪,以為無底深潭,永無重見天日之可能。實則兩者皆是幻相,以基本分析的觀點來看,由於股票背後恒有經營能力及資產價值支撐,過高或過低之股價未能與之對應,焉能長久,「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夕」,長期而言,股價終將反映其基本價值。如以技術分析觀點來看,則是陰陽二力,恒相推移,盛衰交替,無有定勢,而其圍繞迴旋之核心價格,即為基本價值。

D 應用與限制

(一)洞悉市場制約投資者行為的根本機制,即是明白了市場理論,那是進身為優秀炒家的重要的一步。

(二)對市場有了深切了解,才能夠對經驗進行解釋總結,並發現適及自己的操作方式。

(三) 吊詭的是,每當我們進入市場有所操作之時,我們自身即為市場的不確定性所制約。

(四) 當我們身為基本分析者時,經常發現價值含糊,大範圍的股價俱似合理;當我們身為技術分析者時,又發現陷身二力之間,無法自持。

(五) 此為互動遊戲之本質,困境根本上難以消除。對應之道在於能以多角度思考問題,犯錯(尤其是大錯)的機會自然減至最低。炒股如是,做人如是。

掌門書 July 13,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