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123日本1941 (上)

讀書札記150123
日本1941 (上)
魚尾執筆

《日本1941》(2013) 堀田江理, 馬文博譯,商務印書館.

1941年,決定性地影響近代國際政治的兩件大事同時發生的一年。德國於1941年6月入侵蘇聯;而日本則於同年12月襲擊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
自小讀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多著墨於八年抗戰如何酷烈,南京大屠殺如何悲慘等等,很少談及戰爭對日本的影響。本書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研究,為何當時會不惜代價去發動這場完全沒有把握取勝的太平洋戰爭。

〈日中戰爭爆發〉
1937年7月7日晚上,北京 馬可波羅橋(即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盧溝橋)的軍事衝突,很快發展成日中的全面戰爭。 一如1931年滿州事變(九一八事變)般,當時的首相 近衛文麿定性軍事行動為好戰的年輕軍官所發動,政府只好無奈地被牽著鼻子走。

1937年12月,中國首都南京陷落,近衛認為勝利已然在望。 他指責中國(國民黨)的 ‘侵略行為’讓日本忍無可忍,因而拒絕與蔣介石有所接觸。這個莫名其妙的立場使到事件不能從外交途徑獲得解決(在南京陷落前,蔣介石曾嘗試派員與日本政府接觸),因為已經沒有合適的談判對手了!

可是後續的發展並不如近衛的理想,原初希望攻下南京後很快便能結束的戰爭,直到1941年還未完結。日本於1940年扶植了汪精衛傀儡政權,更加斷絕了以外交途徑與蔣介石政府談判的可能性!***

〈美國禁運〉
美國一直不滿日本入侵中國,不斷要求日本從中國無條件撤軍,並且逐步向日本施壓。
1938年7月美國針對飛機及零部件出口日本實行 ‘道義禁運’;1939年7月宣布廢除1911年簽訂的「日美通商航海條約」。
到了1940年,更進一步禁止對日本出口工業設備,出售鋼鐵及金屬,最致命的是對航空燃油和潤滑油的嚴格管控。***

〈三國同盟條約〉
早於1936年,日本與德國簽定了 「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意大利加入,日德意三國軸心同盟開始形成。 1940年9月「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署,軸心國正式成立。

美國意識到遲早會捲入歐洲的戰爭,但還未決定何時參戰。美國的政策是 ‘先歐後亞’,不想在大西洋(歐洲) 和太平洋(亞洲)同時開戰,所以與日本的衝突最好能以外交解決。
同月,日本得到法國政府(已投降給德國的維希政府) 的同意,進軍印度支那北部(越南北部)。
首相近衛在10月發言:美國有意曲解日德意的真正意圖…..繼續其挑釁行徑,日本除了開戰別無選擇。

〈日本國內的情況〉
日中戰爭已打了三四年,日本是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國家,在物資大量消耗下,國民只能靠配給來過活。*** 美國禁運更使情況雪上加霜。因為要節省燃油,市民出外只能步行;而屋內差不多所有金屬製品(包括煮飯的鍋及門環)都因為愛國心捐獻了給國家。
到1941年初,甚至禁止公民私自使用金屬,即使校服上的金屬釦也被沒收,換成了玻璃釦!在糧食、日用品及燃料嚴重短缺下,全國大部分消費場所關閉,百業蕭條。

〈北進,還是南進? 〉
1941年4月,日本與蘇聯簽訂「日蘇中立條約」,暫時化解了北面的軍事壓力,本應可以集中力量去處理美國及中國方面問題。 可是,德國在同年6月突然入侵蘇聯,這使到日本處於兩難局面,究竟是否與蘇聯開戰?!

當時普遍認為德蘇之戰,德國很快便能獲勝。
外相 松岡洋右認為應該進攻蘇聯,既能讓日本擴張領土,又能向納粹方面表達忠心。(按: 松岡不愧為出色的外交家,兩個月前便是他在莫斯科與斯太林簽訂日蘇中立條約的,並認為那是外交生涯中最出色的傑作。使我真正明白甚麼叫: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但除松岡以外,內閣中沒有人願意與蘇聯開戰,陸相 東橋英機尤為反對。日本陸軍根本沒有重裝坦克能在蒙古或西伯利亞平原作戰。另外,也沒有足夠的地面部隊同時與中國和蘇聯打仗。 軍方對蘇聯開戰抱著觀望態度,希望等德軍得到明顯勝利時才決定是否參戰。(即係等打落水狗,而當然唔洗考慮日蘇中立條約。)

軍方(陸軍+海軍)的興趣是法屬印度支那半島南部,並於六月底取得共識。
日本已經在早前的1940年佔領了半島北部,相信只要施加適當的外交壓力,很可能以和平方式得到南部的控制權。侵佔南方更重要的是能夠取得糧食,也對荷屬東印度(印尼)做成一定壓力,以便迫使荷蘭談判,打開石油及物資禁運的缺口。*** 但另一方面,這樣會做成與英美關係會更加緊張!

在7月2日的御前會議上,70多歲的樞密院議長 原嘉道對南進東策略提出質疑,並且問及一旦與英美開戰的後果。軍方領導不願在御前深度討論這問題,只重複可以和平佔領,與及只要佔領局限於印度支那,世界就不會說三道四,更不會與日本開戰! 進軍印度支那就在這樣一廂情願下通過了。

蘇聯在日本的間諜得悉情報,得出了日本不會進攻蘇聯的結論。並於10月將幾十萬駐西伯利亞精銳部隊西調,最終扭轉了與德國的戰局。

〈日本與美國的外交〉
美國一直希望能以外交途徑解決美日之間的矛盾,但雙方對中國問題分岐很大。美國要求日本立即從中國撤軍,基本上回復到1937年前的狀態。
日本經過四年征戰,已然民窮財盡,何嘗不想盡快撤出中國戰場,休養生息。只是要她無條件撤出,軍方覺得體面無存,對國民難以交代,並對美國的過份要求感覺欺人太甚。

1941年7月是關鍵時刻,非正式的談判還在進行中,但松岡外相的親德路向做成與美國談判的障礙。但是根據明治憲法,近衛首相沒有權開除大臣(閣員),近衛只有於7月中重組內閣(其實只換了外相),換了海軍大將 豐田貞次郎為外相。
美國及日本駐美大使 野村同時感到樂觀,甚至天真地認為日本會與軸心國決裂,掉轉矛頭反對德國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