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503帝國

演說1503帝國
講者:掌門
《帝國Empire: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2003) Niall Ferguson


作者是近年炙手可熱的英國史家,專長研究經濟史和英美帝國史. 本書開宗明義,緬懷盛世,述說興衰,毫不諱言對「大英帝國」追慕之思. 作為專業史家,他對帝國的劣行並不加以掩飾, 其立論核心為:「如果“帝國”是惡魔, 那麽“大英帝國”就是歷史上最温和的惡魔.」*** 推翻她統治的人民最終會察覺…..

興亡之道,自古耐人尋味, 兩者之中最惹人感慨,當是衰亡之急驟與無端…..
英國人約從1600年成立東印度公司起, 用了足足三百多年時間建立起人類史上幅員最龎大的帝國,號稱統治地球四分之一的疆域與人口. 然而其衰亡卻只費時四五十年, 在區區一代人眼前,甚至就在帝國最後的守護者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爵士眼前發生. 任憑邱相才情蓋代,氣魄超凡, 卻是大厦傾頹,狂瀾撲倒,莫之能挽….. 何以如此?

先以一事例鈎勒出帝國的興起. 該書第五章的題目為
〈馬克沁機槍的威力〉
1882年大英帝國殖民地南非的商業大亨 羅德斯Cecil Rhodes在當時舉世資本最雄厚的財團「羅富齊銀行Rothschild Bank」資助下, 購併了德比爾De Beers鑽石礦. 這個世上最大的鑽石礦山原本分屬上百間小型公司所有, 羅德斯用了五年時間將全部公司購併,壟斷了整個礦場. 表面上他是「德比爾鑽石公司」的大老闆, 暗地裡Nathaniel de Rothschild勳爵的持股是他的兩倍.

羅德斯經營得法,擅長操控價格,成為了南非首富. 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夢想著當上一方之主. 1888年他從南非境北的 馬塔貝萊Matabele族酋長手上騙得一幅土地的使用權, 經過一番查究,相信馬族龐大土地下面暗藏著超大型金礦. 他先取得 羅富齊勳爵的支持, 然後前往倫敦遊說國會准許他招募僱傭兵,以經略境北. 承諾如事成,則土地歸為國家殖民地, 他只佔取經濟利權; 如事敗, 後果由他獨力承担,於國家無涉.*** 國會准其所請.
事緣1878年「柏林會議」歐洲列強擬訂出「瓜分非洲」藍圖,並以條約加以敲定. 英國近年早有經略南非境北的意圖, 只是礙於條約,不好直接出手, 如今由 “民間團體” 自行 “開發”,國家坐享其成,正中下懷.

如是者羅德斯招募得700名傭兵,北上馬族地界,借故尋釁, 迎來了1893年血腥味十足的「桑格尼河Shangani River戰役」. 此役馬族3,000驍勇戰士向700侵略軍陣地發動亡命衝鋒….. 據現場目擊報道, 衝鋒者殺聲震天,排山倒海而至, 然而在100碼火力網前沿被肆意剪除, 有如割草! 結局是馬族戰士陣亡1,500人,*** 屍橫遍野; 而侵略軍卻只死了4人,近乎毫髮無損. 馬族人認為那是白人以巫術召來死神…..
死神的名字是「馬克沁機槍Maxim Gun」, 劃時代的重型戰爭機器,需由四人合力操作, 連射能力每分鐘500發,射程100碼. 相比當時最快的來福槍每分鐘10發,足足快上了五十倍!***
馬氏槍發明之後, 英軍與非歐洲敵人作戰的死傷比例拉開至驚人差距, 戰爭只能稱為屠殺. 1898年蘇丹Omdurman之役, 英軍陣亡47人, 馬赫迪教派戰士至少死了10,000人.

馬氏槍的發明人Hiram Maxim是美國人,但他打從開始即鎖定英國市場. 他在倫敦設立研發工作室, 邀請軍政界高層和王室要人觀看試槍. 這槍如此利害,自然深蒙激賞. 1884年正式投產, 羅富齊勳爵當即加入了「馬克沁機槍公司」董事局, 那麽融資財團當然就是 羅富齊銀行了.

馬氏何以捨美而就英?除了大英帝國是當時最有實力的買家之外,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英國才能取得鉅額融資, 而專利權又不虞為國家或當權者所侵吞.***
〈資本的威力〉
一般論者皆以十六世紀末葉明君 伊利莎白一世朝為「大英帝國」之發端. 女王藉由提供 “私掠船特許狀”制度利益, 成功向市場籌集資金,發動對西班牙的遠洋刦掠戰爭.

戰爭從來是極度昂貴的冒險活動, 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君主並不怎樣富有, 發動戰爭一般靠的是向財團借貸,*** 戰勝則以戰利品償還債務;戰敗則賴債不還. 就算是富甲天下的西班牙王室, 也因為窮兵黷武,幾乎每十年就破產一次. 財團為了補償風險,戰爭貸款的利率一般也就極高.
貧窮而又守法的英國王室行徑卻有所不同, 她發明了以 “入股”的方式讓商業資本直接注入戰爭活動,共同分担風險與回報, 因而戰爭的利息成本也就平宜得多了. 倘使戰事拖延,則對手必先垮掉,*** 十八世紀的英法「七年戰爭」即其顯例. 再者, 以股份制公司集資進行戰爭的周邊業務,如造船和武器研發, 效率也極佳.

再從反面考察之, 明清的中國並不缺乏財力,但是完全沒有資本市場, 戰爭經費只能來自臨時性加徵稅項. 如遇大型民變,窒礙稅收, 朝廷財務在數年間即可全面崩潰, 更莫論平時發展軍備了.

〈邪惡的羅德斯〉
邪惡格言「每個人都有一個價錢。」想必大家早有所聞, 但未必知道是出諸此君之口. 羅德斯除了是商業奇才之外,政治敏銳度也極其不凡, 但他最利害之處卻是其行動能力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他十七歲隻身前往南非創業,赤手空拳成為殖民地首富. 但他並不於此止步,而是開疆闢土,成為一方之主. “桑河之戰” 後他經略的地界如諾交給國家, 為了榮耀他,殖民地取名「羅德西亞Rhodesia」.(即今日之辛巴威.)
羅氏得善終,死後很受英國人景仰, 連王室成員也數番到他墳前官式致祭. 沒有羅德斯這類人,大英帝國又怎會行得那麽遠.

〈帝國日落〉
一戰終結之時,大英帝國的版圖因瓜分戰利品而表面上臻於極峰, 然其國力卻暗地裡重傷難癒. 復元未及,更加慘烈的二戰又接踵而至….. 帝國經歷兩次大戰,斵喪元氣; 印度獨立,又斷其雙臂, 但時人仍當她是一流國家,國人仍頗自負氣豪. 真正使帝國轟然崩落者,是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

事緣二戰使英國欠下外債400億美元,實質上已然破產.*** 屋漏夜雨,印度獨立又斷喪其最大財源, 於是蘇伊士運河控制權,成為國家經濟和國際戰略的焦點. 其時運河軍事基地駐紥英軍8萬人,面積足足有威爾斯那麽大, 英國根本上沒有錢維持昂貴的經常開支. 加以戰後工黨初次上台執政(註:艾德禮Clement Attlee首相任期1945-51年.), 引領基本性轉向的“福利國家”內歛政策.*** 英國遂有軍事上逐步撤出,而經濟上繼續把持運河的如意算盤. 不料埃及出了個軍政強人 納瑟Nasser上校, 此人之精明狡詐,大膽果斷,令英國人吃盡苦頭.

1952年納瑟由軍入政,當選埃及總統. 他對內強勢領導; 對外則以 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盟主自居, 有意驅除“白虜”,湔雪百年國族教之恥辱. 1954年他先運用柔性外交手腕,騙得英國同意分批把駐軍撤離埃及. 1956年夏英軍全數撤出, 納瑟立即變臉,打出剛腕, 將運河收歸國有,****全然不顧英國持有可觀的股權. (註:其實運河經營權還有十多年便告屆滿.) 此招中鋒突出,膽大包天, 整個伊斯蘭世界為之狂呼叫好.

保守黨首相 艾登Anthony Eden(任期1955-57年)忍無可忍, 1956年11月祕密串通以色列入侵埃及,挑起戰端, 英法則迅速派遣遠征軍登陸,聲稱維持和平, 實質強行接管運河,欲迫使納瑟倒台.
英法聯盟全然誤判大局:外交層面上,其輕者,舉世嘩然,交相指責; 其重者,冷戰格局已定, 埃及地處環球戰略要衝,美蘇均欲爭為盟國, 兩大超級強權都倒向埃及那邊.*** 艾森豪總統震怒於事前未獲知照,斷然拒予聲援; 蘇聯更全力支持納瑟,甚至揚言動武.

對英國來說,所有事態都不及此事致命:事變甫起,英鎊在外滙市場上立時遭到拋售, 央行薄弱的黃金和美元儲備迅速流失,被迫向美國求救. 艾森豪的訂單很簡單“無條件撤離埃及”, 英國只好屈膝,換取美國透過IMF提供的10億美元貸款. 英國就在那天開始成為美國的附屬國, 起碼國際上是這樣認定的.
事件以英法兩國灰頭土臉,倉皇撤走作結.*** 還有更不堪的,不久, 與以色列人卑鄙串通一事曝光, 這次輪到國民忍無可忍….. 艾登只好引咎辭職.

運河事件徹底毀壞了英國的威信, 也向整個大英帝國殖民地的民族主義者傳遞了一條訊息:「爭取自由的時刻經已來臨」. 於是,大英帝國以超乎常理的速度分崩離析, 八十多塊屬地,三十年間只剩下幾個離散的島嶼. 美國乘機排除掉英國, 獨霸西方,遂成定局.

經濟決定一切, 大英帝國衰敗的面相完全反映在國際市場,尤其是貨幣市場上面. 在政治和外交危機下面強烈發酵的,是戰後英國一連串的
〈貨幣危機〉.
運河事件觸發的新一輪英鎊拋售,其實早在1947年「英鎊大貶值危機」中已見端倪. 禍源是戰時英國欠下美國巨額 “美元債務”, 其本息均需以美元支付. 雪上加霜, 戰後環球諸國生產力均未回復,市場上只有美國貨可買,*** 這又進一步需求美元. 兩者加總,英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出現大額結構性赤字, 英鎊對美元浮現巨大的拋售壓力.

根據「布列頓森林體系」原則, 各簽約國的貨幣皆釘在黄金柱上,以美元為中軸行固定滙率制度; 而各國央銀則有義務保証本國貨幣牢固地附著在 “美元定海神柱” 上面.***** 由於眾多大英帝國殖民地的貨幣(如港元)都以英鎊為發行基準, 因此柱子上掛著最重型的附體就是英鎊!英鎊遭到強勁拋售,整條柱子也就受力動搖. 英國不濟,只好請求美國出手相救. 美國答允提供37.5億美元貸款以濟急, 條件是十二個月內實行 “英鎊對美元自由浮動”, 即脫離神柱. 脫鈎後的英鎊有如自由落體, 由每英鎊兌4美元跌至2.8美元.*** 英國作為全球經濟主人的地位就此葬送,永不恢復.

戰前英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貿易參與國和工業製品出口國, 英國與各殖民地的貿易往還固然全以英鎊結算,英鎊也長期是國際通用貨幣,有如今日的美元. 戰後一切改觀.
英國為了清償債務,竭力地在帝國內部榨取美元, 做法是加緊對殖民地的經濟控制和剝削, 將其天然資源(如馬來亞的橡膠和錫, 尼日利亞的銅) 出口, 換來的美元則留存在倫敦的 “美元池” 內, 拒不釋回本地.*** 這種半強盜行徑令殖民地商業菁英階層大為反感. 經濟事態與全球高漲的民族主義思想相互加強, 形成了宗主國和殖民地關係緊張的政治大背境.**** 天下離心, 才是大英帝國崩壞的深層因素.
「大英帝國」以賺錢起家,以賠本收結,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