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30203匈奴

敕勒歌: 敕勒川,燕山下。天如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讀書札記130203

匈奴

作者  澤田 勳

歷史學

C

簡介

(甲) 遊牧民族的特性

1草原如海洋:有船,遠洋可渡;有馬,袤原可越。

西起高加索,橫貫中亞大草原,東迄蒙古高原,分布著範圍極為寬廣,風格頗為一致的青銅文化。足証草原有著高效導體的作用,在其上,文化信息與工藝技術傳播速度特別快。

2草原如海洋:對農耕民族是阻障;對遊牧民族則是通道。 先決條件是具備草原的舟楫—馬匹。作為通道,草原其實更勝於海洋。

馬匹馴化於元前三千餘年,地點正在大草原西端。 遊牧生活其實遠較農耕後起。

首先發明騎馬作戰的民族是元前七世紀黑海周邊的 斯基泰人Seythia(又譯 西徐亞人)。騎射之法,不久即遠傳蒙古。***

其時中原諸國,仍習於兵車步卒傳統戰法,不知戰術已然落後。

3遊牧作為經濟生活模式,是在草原生態平台上,發展出 人—馬—牛羊(主要為綿羊) 共生關係。*** 遊牧不是定點圈養畜牧,必須有馬匹而後有遊牧。***

遊牧民族之所以遊移不定,除了「逐水草而居」外,還因為自身條件無法製造的物資和必需品(如鐵器、布帛、木材),必須透過與周邊定居民族貿易才能獲得。遊牧民族先天上就是商業民族。*****

與農耕民族互市是遊牧民族的生存之道, 某種史學觀點甚至認為遊牧民族結構上依附於農耕民族。

4劫掠自古以來就是貿易的有效替代策略。****

匈奴掠奪漢族,主要為了獲取牲畜及人口***,其次才是財貨。 牲畜是壓倒性重要的再生資源,隨著匈奴人口膨脹,掠奪牲口補充庫存很是重要。

至於人口,則用作奴隸,以營造手工業生產基地。**** 這些生產基地直接歸單于所有,大為增強他的經濟及政治實力。

5所以說,遊牧社會是高流動性的 放牧—貿易—劫掠 三位一體生活方式。***

比較事例:大航海時代西歐人的環球 貿易—劫掠—殖民 活動模式。

無論放牧、貿易及劫掠,掌握情報信息均極為重要。****

有趣事例:a軍臣單于訓斥張騫的說話「如果我搵人越過漢境去南越,串連夾擊中國,你地俾唔俾丫?」注意:二千年前蒙古單于知道世上有越南國家。

b匈奴(註:同理,千餘年後的滿州皇太極。)極為優待漢降將,動機安在?

答案:遊牧民族懂得資訊的重要性。

6舉凡遊牧社會必行軍事貴族體制***,因為在險阻重重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流浪,極需勇武有才略的領袖,以及強大有力量的部族作主導才能生存。

相對事態:但凡農耕社會原始時期多由神廟宗教主導,因為在較靜態的生活環境中,強調的是維持秩序而非應付變動的能力。***

7匈奴是按姻親關係結連的氐族社會。*** 匈奴十九種以 屠各種 最貴,單于必出自 攣鞮氏,閼氏必出自 呼衍氏,兩者為屠各種最強大的氏族。

同例:清初皇后多為蒙古 喀爾喀族 科爾沁部 公主。

恩格斯指出現代國家的四個條件:a郡縣制,b稅收體制,c官僚系統和d常備軍。遊牧政權先天上無一能行,要到高度發達階段c和 d才可以程度上達成。

遊牧政權的衰敗常起因於激烈的氏族間集團式內鬥。

匈奴習俗行收繼婚*****,父死娶後母,兄死娶嫂。婚姻主要是維持部族結盟的策略,社會人倫服從於政治戰略。

sense問題:匈奴殺父兄而不殺母嫂,其理安在?*** 答案在於政治。

(乙)農耕與遊牧民族的對立

8對於何謂「民族」?學界前此以體質人種和語言文化為界定依據,晚近則以「認同」作闡釋趣皈*****,所以有「想像中的共同體」的說法。

必有「他者」才有「我者」;必有異族才有我族。必有匈奴然後有漢,反之亦然。

遊牧民族飛揚跋扈,充滿自豪感,認為農耕民族被縛束於土地之上辛苦討活,屈從暴政,卑賤如奴婢,毫無freedom,簡直低B白痴。

狐鹿姑單于致漢武帝書: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一般認定草原有突厥、蒙古與通古斯三大黃膚種系,語言各有本源。

然而遊牧民族行族外婚,並透過刻意的婚姻安排達成政治結盟,加上大規模的帝國征服行動,人種語言極易混同。似乎很難弄清楚匈奴是突厥系抑或蒙古系。

9長城依據種植穀物的極北等雨線構築***,是農耕民族拓展地盤的最邊遠延伸,其表用雖是防禦性的,但其本質卻是擴張性的。*****

長城劃分內外,其功能除了阻絕北人南下抄寇外,也障止了南人北上逃避暴政。****

長城區分胡漢,象徵意義巨大,甚者有人認為它根本上全無實質用途。

10匈奴為何入塞寇邊?直觀是貧困則行劫掠。 歷史卻常反是,天災勢弱則和親,人強馬壯則入寇。但凡單于即位,三年之內必寇邊。

入寇漢邊對外是施加壓迫,對內是樹威凝聚,主要是政治行為,其次才是經濟行為。****

突出事例:西漢某時期塞外連年天災,單于採和親,左大沮渠擅自入寇,挑戰王權,匈奴自此內亂。

掌門之言

sense很獨到有趣的一本書,日本漢學家水準和治學態度均有保証,可惜寫作風格沉悶,不耐看。

此書有一大優點,沒有「漢族中心觀」,令人感到清新可喜。

在下讀史,非常著重顛覆性史識,以其開拓視野,激活思維之故也。

讀到「長城表用雖是防禦性的,但其本質卻是擴張性的。」與及

「長城劃分內外,其功能除了阻絕北人南下抄寇外,也障止了南人北上逃避暴政。」兩條sense,為之擊節讚賞。

除非對主題感興趣,否則不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