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602匱乏經濟學

SENSE隨筆150602
匱乏經濟學
執筆人:蟬

2005年在一個國際經濟學家會議上,兩名與會者向現場兩百多位同行問了以下的問題:
你花了160元買了心儀球隊的季票,當中包含8場賽事的門票。 球季只剩下最後一場備受注目的賽事,門票已經炒到75元。現在你準備前去觀看這場比賽,你認為自己是花著多少錢去欣賞這賽事的呢?
根據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正確答案應為75元,但在場有78%的經濟學家答錯,錯誤的答案分別為20元和0元。
有趣的是,2012年一個以相同問題作基礎的研究,將被訪問者分成富人與窮人兩組,富人組的答案與經濟學家相若,而窮人組卻有較多的受訪者答對。 結論難道是經濟學家多是窮人,還是真正懂經濟學的往往成不了經濟學者?

〈專注力與隧道效應〉
心理學家曾在嚴肅的實驗中研究過“Deadline死線”的好處, 發現完成期限較緊迫的實驗組表現出更佳的生產力,而且完成品的質素也較好。*** 其實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也能切實感受到:會議中大部分有意義的進度都在後半完成、暑期作業一般都在假期結束前幾天才趕工等等。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Mullainathan稱這種效應為「專注紅利focus dividend」:令人更專注於直接面對的事情,實際上是人對「匱乏Scarcity」的一種正面心智反應。
專注紅利是人的核心機制,人感到匱乏(例如時間緊迫)的時候心智會不由自主地被“擄獲capture”。它的出現無法避免,同時也超出我們的控制。即使心理學家已經清楚理解專注紅利的好處與機制,但匱乏是難以假裝的:想以提早的假裝死線來增高效率必以失敗收場。 然而這種看似“大力菜”的效應卻不是沒有代價的。

根據統計,美國消防員 “因工死亡”的原因排名榜以心臟病為首,而排第二的竟然是車禍,1984到2000年間有高達1/4個案死於車禍,而當中8成在意外時沒有綁上安全帶。 當局針對這個問題在訓練時多番提醒消防員出勤時必需戴上安全帶,但情況並沒有改善,到底為何?
作者認為消防員在前往火場時,面臨極度的時間匱乏,趕赴途中除了整理裝備還需研究現場情況,需要大量的專注紅利,但卻要為此付出代價:忘記基本安全措施。

「隧道效應tunneling」是專注紅利的機制:把注意力高度集中於處理面前的匱乏情況。 「隧道效應」所引發的隧道視野讓人對裡面的東西特別專注,卻幾乎完全看不到外面的事物。*** 心理學家將之稱為「目標禁制goal inhibition」,而隧道效應帶來的負面效果則被稱為「隧道稅負tunneling tax」。

「專注紅利」的好處固然清楚,但代價卻比想像中大。 人的認知能力有其上限,作者提出「認知頻寬bandwidth」概念來加以涵蓋,匱乏帶來的隧道效應會佔用認知頻寬,使視野以外的部分認知能力期間受到禁制。***
心理學家在美國一所中學進行研究,發現面向鐵路的敎室裡的學生,比沒有受到鐵路噪音影響的另一邊學生,學習程度落後整整一個學年。 地方政府因此為學校加裝防噪音設備,果然令校舍兩面的學生學習進度一致。

會干擾人的不止於外來的影響,還有心理學家所謂的「內在斷裂internal disruption」。人有規劃地專注於某些事物,是由意識“自上而下”控制心智的過程; 而注意力在難以控制的情況下被某個刺激物擄獲,卻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更原始的生理反應。*** 大腦活動負載越重的時候,受干擾的程度便會越大。

匱乏引發的「隧道效應」可以持續很久。 正在節食的人對食物的認知特別強烈,實驗發現節食組的受試者對與食物相關的字詞的辨認能力比非節食組明顯優勝;貧窮兒童對小面值硬幣大小的估算明顯比富有兒童大; 農夫在收割前和收割後的智商差距9-10點。像貧窮、飢餓等持續性匱乏除了令人陷入長期的隧道效應當中,更可怕的是匱乏的循環:即 “越窮越見鬼”。

〈匱乏與寬鬆〉
有個例子很適用於理解 “匱乏”與 “寬鬆”的差別。 試想像你正為國外出差收拾行李。如果行李箱很大,那麽物品的重要性便不太重要,反正都能放得下;但如果用的是小行李箱,便要面對取捨的問題。大行李箱到處都是空間,那即是 “寬鬆”。
寬鬆令人擺脫取捨的思維,避免遇上選擇的負擔。 沒有或較輕的負擔,為寬鬆的人提供了失敗的空間。*** 這是匱乏與寬鬆的人決策時隱而不彰的效率差異,讓人可以在失敗後重新規劃。

某項1997年的研究指出,貧窮人口有近5%的收入花在 “復線費”(即公用服務截停後重新啓用的費用)和利息上面,這個數字有增無減。 2006年美國有超過23,000家 “支薪日貸款”的機構,比 麥當奴和星巴克加起來還要多。 而這些貸款金額當中,有3/4來自延期還款,年累計費用約為35億美元。

為何貧窮家庭在清楚知道長期內連利息也無法還清的情況下還不斷去借款?除了特發情況引起的額外開支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貧窮家庭長期陷於“過得一日得一日”的處境,他們所關心的只是當下如何度過難關,無法體會未來匱乏的情境。他們置身於當月收支平衡的隧道內,支薪日貸款的好處是落在隧道內,而利息的害處卻掉在隧道外。

長期活在匱乏之中的人如何才可以逃出這痛苦的輪迴呢?
作者在印度巿場了解街頭小販的營運模式。 巿集裡大部分攤販入貨的成本都是借來的,每天貸款買貨,以約10%的利潤賣出。然而借貸成本是日利率5%,即一半的利潤歸於借款人。
這些以貸款維持生計的攤販並非完全沒有可用的閒錢。 他們偶爾會花錢給孩子買糖果和喝茶,雖則只要把這些錢省下來,將借貸的份額逐步壓縮,直到不用借貸,便可以賺取多一倍的利潤。
為了實驗是否能讓匱乏的人知道如何才能擺脫惡性循環,作者找來兩批攤販,並為其中一批提供足夠營運生意的無償援助,觀察他們經濟狀況的變化。在實驗的首幾個月一切都很正常,攤販並沒有走回借貸的舊路,但慢慢地攤販們接二連三地走回頭路,到底甚麼地方出錯了?

作者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攤販缺乏寬鬆。**** 生活中任何一點不穩定對一個生活在匱乏陷阱的人來說都是一大威脅:婚宴等社會習俗需要花費金錢,而他們沒有足夠寬鬆可以吸收這些震盪。 底層的生活浮動多變,即使車子壞掉也令人陷入困境。 如果要求大行李箱的人減少一半空間,放不下的可能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但若果用的是小行李箱,失去的很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參考:
《匱乏經濟學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2013) Mullainathan & Shaf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