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150622
太極拳
Tony執筆:中國武術七大拳系(五)
〈太極拳系〉
「太極」一詞意指 原始混沌之氣。太極動而生陰陽,由此推衍,包涵萬象。 拳道強調「天機自然運行,陰陽自然開合,一絲不假強為。」, 時無可名,名之曰「太極」。
在中國武術中,最能體現出國人思維和行為方式的,莫過於太極拳了。
中國武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約到博,又由繁而簡、由博而約的漫長歷史過程。 明末清初之際,拳派林立,爭奇鬥豔,形成了繁富博大的武學體系。當時,內家拳迅速崛起,最先是武當,而後是 形意、八卦、太極,標示著新時代的猛然來臨。
內家拳的特點是技擊與內功緊密結合,練拳與養生融為一體。 在技擊原則上,內家拳多以逸待勞,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太極拳」是內家拳中最富智慧之拳種。然而,關於它的起源,武術界一直存在著爭論。 多數意見認為太極拳起源於河南溫縣 陳家溝,為 陳王廷所創。王廷之前,陳家溝武功是從山西傳來的,當屬少林拳範疇。
陳王廷,字奏庭,明末清初人,約生於明萬歷二十八年,卒於清康熙十九年(即1600-1680年) ,曾為秀才 ,一生坎坷失意。明末考武舉,騎射俱上乘,但竟落第。又曾在山東一帶掃蕩群盜,頗有名氣。 清兵入關,他投奔登封玉帶山舉兵反清的 李際遇,事敗回歸故里,隱居三十餘年,潛心探研武學。他以《周易》為基礎,在技擊上博採眾長,創編出獨具匠心、風格別緻的太極拳。
太極拳一直在陳氏族人中代代相傳,人稱「陳氏太極拳」。晚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 才逐漸外傳,並以北京為中心,衍化出 楊、武、孫、吳四大流派。
楊氏太極拳始於 楊福魁(字露禪,1799-1871年)。他是河北永年人,早年家貧,被陳家溝大戶購為僮僕,有幸師從陳氏拳第十四代 陳長興(1771-1853年),由於悟性聰穎,學藝十餘年臻大成。後在北京屢挫名手,人稱「楊無敵」,被薦到王府授拳。當時府中學拳的多是貴族子弟,體質嫩弱,福魁便將陳氏太極拳修改,使之不縱不跳,趨於簡單柔和。再經三子 健侯、健侯之子兆清(字澄甫)修訂,成了目前流行很廣的「楊氏太極拳」。楊氏拳特點是動作舒展,柔和勻緩,行拳時要求周身放鬆,意念集中於腹部,以鬆、沉為上乘。
武氏太極拳始於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年)。他也是河北永年人,出身書香門第。楊福魁從陳家溝藝成回鄉,武禹襄從他學得 太極大架。不久,慕名到溫縣 趙堡鎮,拜陳氏第十五代 陳青萍為師,學陳氏小架(即「趙堡架」)。其後,他把楊氏大架和陳氏小架結合起來,形成了「武氏太極拳」。 其特點是出手不過腳尖,身體挺直,動作輕靈,步法敏捷,綿密緊湊。
孫氏太極拳始於 孫祿堂(1861-1932年)。他是河北完縣人,早年為形意、八卦名家,在北京有「活猴」之稱。 孫祿堂五十歲那年,拜 武禹襄的再傳弟子 郝為真為師,融形意、八卦、太極為一體,創編了架高步活、開合鼓蕩的「孫氏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始於 吳鑒泉(1870-1942年)。吳鑒泉是北京人,滿族,後改漢姓吳。其父 全佑曾先後從楊福魁、班侯父子學拳,鑒泉得其父傳。吳鑒泉在楊氏拳架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修潤,使之更趨柔化,形成了「吳氏太極拳」。 其特點是架子大小適中,柔和自然,緊湊而不顯拘謹。
此外,在趙堡鎮還流傳著一種「和式太極拳」,始創人為 和兆元(1811-1891年) ,至今已傳六世。根據和氏後人的說法,和兆元為 陳青萍的大弟子,也是趙堡鎮人,同治元年(1862年)護送廣東學政 李棠階入京供職。 李氏後來官至軍機大臣、禮部尚書,為一代理學名臣 ,甚得慈禧太后重用 。李氏將和兆元荐入大內,和屢敗高手 ,被任命為大內侍衛班領 。 和氏太極拳端莊自然,輕靈圓活,注重實戰技擊 。
到了民國初年,陳、楊、武、孫、吳五花競放,大名鼎鼎的太極拳系才算真正形成。 它是中國諸大拳系中形成最晚的一支,但正因如此,它又是最富活力的一支。
太極拳合技擊與導引吐納為一體,是一種意氣運動。它要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形動,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勁由內換。 在技擊時,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小力打大力,從不以拙力取勝。
太極拳由一系列螺旋纏繞動作組成,每個動作都呈圓形。 從外觀看,太極拳全部是劃圓的動作,與其他拳派迥異其趣。
太極拳要求以腰為軸,節節貫穿,以內氣催動外形,寓剛於柔,剛柔相濟 。蓄則為柔,發則為剛;合則為柔,開則為剛;曲則為柔,直則為剛;起則為柔,落則為剛 ;隱則為柔,顯則為剛,以此體現出避實擊虛、蓄而後發、引進落空、鬆活彈抖的獨特技擊風格。陳氏太極拳尤其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形成一身備五弓的蓄發之勢。 若遇勁敵,則內勁可猝然擊出。
太極拳十分重視中樞神經的反應能力和觸覺的感受能力,在對敵時講究「聽勁」,即以皮膚觸覺來感知對方勁力的消長 ,追求「一羽不能加,蠅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神祕境界 。
另外,太極拳堅持防範周嚴,後發制人,即所謂「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先等對方進攻,一搭上手,即粘住不放,順對方進擊的方向,以弧形動作化開來勁,借力打力,發揮「四兩撥千斤」的特長。
太極拳利用離心力原理,以腰脊為中軸,自己的一切動作皆走內圈,而始終置敵於外圈。這樣,即便內圈的動作慢些,仍可勝過外圈的「快」,易使對方失重心。行拳者在舒緩瀟灑的旋轉之中,隨時可以驟然發勁。
太極拳的發力多是彈抖之勁,稱為「寸勁」,即在極短距離內,無須大幅度作勢,即可發出。這是由意氣引導,身體諸大關節高度諧調,於剎那間爆發出來的一種合力,其勁甚短,其發極速,其力冷脆,具大殺傷力。
從陳王廷開始,陳家溝不僅歷代均有技擊高手,也出現過傑出的理論家。 十六世 陳鑫(字品三,1849-1929年)撰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至今仍是行內權威著作 。十八世 陳照丕(1893-1972年)和十九世 陳小旺、陳正雷等都有拳論專著傳世 。
陳氏太極拳這一傳統影響到其他四派太極 。 目前諸大拳系中,太極拳始終具有文化層次上的優勢。研究著作不僅數量最多,而且有理論深度,在功法和技擊方面較少保守性,顯得襟懷坦蕩。 加上太極拳融技擊與養生為一體,老少咸宜,在短短幾十年間,由北而南,風靡全國,成為發展勢頭最快的一個拳系。
資料來源: 《功夫—– 中國武術文化》(2013) 王廣西
出版社 :知書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