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623亞里士多德 (下)

SENSE隨筆150623

古希臘哲學5 :亞里士多德 (下)

執筆人:Kan

 

關於〈空間和時間〉,亞里士多德的理論與現代觀點有許多共同之處。

他從 「不同物體能夠在不同時間占有相同空間」這一事實,推導出「位置」的概念。*** 人們必須把空間和存在於空間裡的東西區分開來,為了確定某個物體的位置,可以先確定它所屬的範圍,然後將範圍逐步縮小,直到該物體的準確位置。

這種解決方式帶來一個有趣結論:萬物皆存在於空間,只有宇宙除外,因為它不包含在任何東西裡面。

 

亞里士多德和原子論者正好相反,他認為不存在「虛空」,並為這一觀點提供了許多實際上不正確的論證,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歸謬法」。他認為物體在某種介質中的速度會隨介質密度和物體自身重量的變化而改變,由此得出結論:物體在虛空裡的運動速度應該是無限大的,但這同時又是荒謬的,因為任何運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其次,重的物體的運動速度應該比輕的快,但在虛空中卻不可能這樣。根據這兩點,亞氏宣稱虛空是不存在的。但這些結論並不是從前提得出的,“物體在較稀薄的介質裡會移動得快一些”這一事實並不能推導出“物體在虛空中會無限快”這個結論。亞氏有關虛空的錯誤概念大約兩千年後才得到澄清。

 

亞里士多德對時間的討論與他的地點分析十分相似。 事件都按一定的時間序列發生,就像物體都有一定的地點序列一樣。他根據「連續性」,把事物分成三種排列方式。首先,事物可以是連貫的,一個接一個,序列中的任何插入項都不予考慮。其次,事物可以是接觸的,就像連續的各項相鄰一樣。最後,事物的順序可以是連續不斷的,即相連各項實際上有共同的界限。如果兩個事物是連續的,那麼它們也就可以發生聯系,否則就不能。

 

顯然,不可分割的元素是不能構成一個連續量的。因為不可分割的元素是不可能有界限的,否則它就可以進一步細分,另一方面,如果不可分割的元素沒有大小,那麼它們就是連貫的,相鄰或連續的説法就等於是一句廢話。因此,空間和時間是連續的和無限可分的。

 

〈道德哲學〉

關於道德或品德,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德行理論,並將它理解為一種「中庸之道」。他認為人生的目的是在理性靈魂中積極追求德行, 「善」是萬物為之奮鬥的目的,而「德行」則存在於 “不足” 和 “過分”兩個極端之間。 例如:堅定的勇氣既不是率性的放肆,也不是怯懦的退縮。一個人不應該過高估計自身的價值,但同樣也不應該妄自菲薄。

 

關於人的善惡問題,亞里士多德認為,除了受到強迫和出於無知,人的行動都是自發的。和蘇格拉底不同的是,他承認一個人可能會故意作惡。 另外,他還提倡,如果人們要想過一種美滿的生活,就必須有朋友,在為環境所迫時,可以相互商量和依靠。「友誼」就是把自尊延伸到他人,正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人才會愛兄弟如同愛自己一樣。

 

關於財富與獲取財富的手段,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種區別,後來這種區別逐漸在中世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認為事物具有兩種價值,一是它本身的價值或「使用價值」,例如鞋子是用來穿著的。二是它的「交換價值」,這是一種人為的價值,比如一雙不是直接用來穿著的鞋子,而是用來交換另一種商品,或者拿去換貨幣。「貨幣」則是一種便攜的價值形式,這是一個優點,而它的缺點在於具有了自身的獨立價值。這方面最糟糕的後果就是有利息的借貸。

 

至於放債問題,一個窮困的自由民在手頭拮据的時候,如果向放債人求助,就有可能淪為奴隸,對此表示反對是完全合理的。在為商業企業籌資方面,資本是有建設性用途的。 亞氏把大規模的貿易,尤其是與外國人進行的貿易,看做是不幸而又不得已的做法。

 

〈政治哲學〉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論幾乎完全是圍繞著城邦進行的,雖然他並未察覺當時希臘的城邦制時代正在迅速消逝。他進一步談論了「奴隸制」的問題,認為高貴與卑賤的二元論遍布整個自然界,例如肉體與靈魂、人與動物。因此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存在應該對雙方都是最有利的,希臘人天生就比野蠻人高貴,而由外地人(而非希臘人)來做奴隸是合理的。***

 

亞里士多德的理想國條款要比柏拉圖的《理想國》藍圖更為成熟。他特別強調了家庭單元的重要性。 為了培養真正的感情,必須對感情所涉及的範圍加以某種限制。為了得到真正的關心,孩子必須由父母親自照顧,純粹的集體責任感在這方面可能會導致疏忽職守。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公民」概念中,採納了一種十分狹隘的觀點,即只有那些既有選舉權,又肯積極地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的人才能被稱為公民。*** 這就把廣大的農民和工人排除在外了,他認為這些人不適合發揮政治作用。

亞氏在《政治篇》中大量採用了柏拉圖方案。但和柏拉圖不同的是,他確認了財富的重要性:統治者的數量是多是少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們是否掌握了經濟大權。

 

亞里士多德承認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執行同樣的「正義原則」,為自己要求權力。即同等的人應該獲得同等的權力份額,不同等的人則沒有這樣的權力。同等與否必須根據善的標準來判斷,只有善的人才可以擁有權力。

在對各種政體進行了長期考察之後,亞里士多德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最好的政體就是財富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政體。 因此,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國家才是最合理、最穩定的國家。*****

 

最後,他對理想國進行了解釋:理想國的人口不僅在數量上必須適度,而且要掌握適當的技能;理想國應該站在山頂上就可以一覽無餘;它的公民應該是希臘人,他們是唯一集北方人的活力和東方人的智慧於一身的民族。

 

〈文藝〉

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是一本討論悲劇與史詩的著作,盡管篇幅不長,但它對藝術批評史,尤其是戲劇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按照他的觀點,一切藝術都是模擬。其分類法首先把繪畫與雕塑從別的藝術中分離出來,並把現代意義上的音樂、舞蹈和詩歌歸為一組。他的大部分討論都是圍繞著戲劇藝術來進行的,正是在這一領域,「模擬原則」得到了最自然的運用。

 

他進一步談到人類行動的模擬可以用三種方式來描述。一是適當精確地展示他們;二是可以模擬高於其行為正常標準的某種事物;三是可以模擬低於該標準的事物。用這種方式,就能夠將悲劇和喜劇區分開來。「悲劇」中人物的表現要高於生活中的尺度,盡管離我們不是太遠,還不至於阻止我們對其遭遇表示同情。而「喜劇」卻把人表現得比實際的差一些,因為喜劇強調了生活滑稽的一面,人物性格中的逗樂因素被認為是一種缺點,盡管不是特別有害的缺點。

 

接著,亞里士多德把講故事的詩和表現情節的詩區分開來,這就把「史詩」從戲劇中提取出來了。 史詩從頭到尾採用同一格律,而悲劇卻隨著劇情的不同起伏變化,更重要的是,悲劇更多地受場景的限制。一場戲必須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一次性演完;而一部史詩卻可以想寫多長就寫多長,因為它的舞台是想象。

 

亞里士多德對「悲劇」的定義是:對人類行為的模擬,並且悲劇應該是善的、完整的,應該具有合理的時空範圍,還應該在觀眾中產生共同的恐懼和憐憫心理。

悲劇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情感的淨化來清理靈魂。正是體驗到引起共鳴的恐懼和憐憫情緒後,靈魂才得以從這種負擔中解脫,因此,悲劇具有一種治療性的目的。這一術語是從醫學上借用的,亞里士多德觀點新穎的地方,就是他提出用疾病本身的一種適當的形式來治療疾病,就像精神病學的預防接種一樣。***

 

他德還審查了悲劇作品的各個方面。其中首要的是情節,沒有情節就不會有戲劇。角色的地位次於情節,潛在的角色在情節中才會變得現實。有兩類事件尤為重要,一是命運的突然逆轉,二是某種意外的、影響情節的新情況。這些事件將壓倒一個在任何品德上都不是太出色的人,而他的失敗並不是由於其罪惡,而是由於缺乏判斷力。

 

雖然《詩學》沒有提出一套成熟的藝術和美學理論,但它提出了至今還極大地影響著文學評論的諸多標準。***

 

 

以上資料出自《西方的智慧》作者:Russell,B.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