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1002
市場的構造
譚復生執筆
《市場的構造: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 Neil Fligstein
一年前,在下初讀經濟學就很想知道,「市場」作為一種經濟制度,是因為甚麼社會因素而得以成立,並維持下去的呢? 而經濟制度本身,會不會有更寬廣的視野去理解呢? 一年後,選修了「經濟社會學」,在學校圖書館上下求索,終於借得這本書來看。 第一章就讓我驚喜地發現,這一科正正是為了解答我的疑問而設立的。
〈經濟社會學〉
就是用 “社會關係”的角度,去理解 經濟行為和經濟制度本身。
既然經濟學對於「經濟活動」的理解是 “商品的生產,分配和消費過程”, 故而從經濟社會學著眼,任何牽涉到物品的生產,分配和消費,都要放在社會關係的角度加以衡量。 ***
舉例,傳統自給自足的農村進行農業生產,不會把生產出來的糧食全部放到市場上換取金錢,而是留下一部分給家庭食用。 同理,家人之間也不會用金錢來決定食物和服務的分配。 反之,現代的農業生產機構會把糧食產品全部放到市場出售, 而不會用來 “出糧” 給員工。同理,員工購買公司的產品也請自掏腰包。
早期的經濟社會學家相當失意,他們強調經濟類型的多元性, “市場經濟”只是其中一種。 然而, “經濟學家”只著重市場型經濟,普遍無視 “經濟社會學家”的努力和成果。*** 對於這些被無視冷待的學者,比起遭到排山倒海抨擊更加難受,因為這意味著他們連被行家當作對手的價值也沒有。
究其原因,是經濟學家地位尊崇,沒有遇到其他學科足以匹敵的全面理論框架的挑戰,故而養成了自大的性格。 再者,早期經濟社會學家普遍缺乏理解現代經濟過程的強悍理論工具,而經濟學家對於圍繞著經濟行為的社會關係卻有著自己的一套研究和理解。於是,經濟學家自然很自負地把經濟現象(甚至是任何人類的行為現象)都據為私家地盤,犯不著聽他們眼中的行外人的理解。顯然,經濟社會學家正是他們輕藐的 “行外人”。
〈市場經濟學五問〉
於是,這本書的研究背境就應運而生,拓展出經濟社會學的其中一條分支—「市場社會學」。市場社會學就是用社會關係的角度來拆解現代市場的各種活動和制度形成;其使用的方法,正是社會學的研究取徑。
當經濟學把 “社會制度因為具備效率而持續存在”列為基本假設;市場經濟學則質疑這個前設,效率可能只是社會制度的附加品而非關鍵所在。**** Neil Fligstein在書中提出,市場社會學有五個關鍵問題需要回答:
(一)市場要能運作,需要什麼樣的 “社會規則”?什麼樣的 “社會結構”才能穩定市場?
例如:行業內部的協作倫理,或是政府針對市場的立法,會針對業內競爭、善待客戶等議題,立下怎樣的規矩? 如何確保社會規則的長期遵守?市場秩序要穩定,市場以外的社會結構(像是法律,政治,社會文化…..)要扮演什麼角色?
(二) 在市場產生的過程中,國家和企業的關係為何?
國家有可能針對企業行為制訂 徵稅、補貼、立法約束……等等政策。對於某些新興企業國家會加以扶持,某些則限縮,某些則漠視?而企業高層會怎樣看待國家政策,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三)相對於 “經濟觀點”,什麼是市場行動者的 “社會觀點”?
人們的市場行為,除了獲利,還會牽涉其他社會關係的考量嗎?例如在兩家供應商之間選擇一個作為合作夥伴,除了考慮賺錢的可能性,和供應商高層的關係和熟悉程度,會影響老闆的決策嗎?
(四)市場 “創造” “維穩”與及 “轉型”的動力是什麼?市場內各種關係的特徵為何?
換個說法,新市場的開發和現存市場有什麼關係?市場上不同角色之間會怎樣彼此對待?例如社交網站的興起對紅酒市場會有什麼影響呢?Facebook紅火起來以後,朱克伯格在一個上流社會宴會中遇見Gallo的董事長 約瑟·嘉露,他們會採取怎樣的態度彼此對待?之後可能會有什麼業務合作?
(五)對於企業和勞動市場的內部結構化,市場動力有何更普遍的意涵?
企業的經營環境如何長遠地影響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如何形塑企業對待勞動市場的策略? 假如工會勢力壯大而取態強硬,企業在內部組織,和招聘員工的策略上面會有怎樣的長遠變動?
〈研究方法:政治–文化取徑〉
作者在這五個問題上面另起爐灶,開創了「政治–文化取徑」來進行解答,其取徑就是研究特定場域下的社會行為。***
「場域」可以理解為社會活動空間,裡面包括身在局中的行動者,與及他們的詮釋框架。 他們如何理解自己和其他局中人,怎樣定位,對不同的局中人區別對待。當他們在互動中形成了共識和規矩,這個社會空間就開始有結構可言,他們的活動開始有跡可循。在市場現行安排下得益最多的集團,他稱之為「在位者」;而獲利甚少的集團,他稱之為「挑戰者」。一旦各就各位,就變成一個遊戲。
Neil把市場看成是一個社會空間,力圖建立一套和經濟學不同,但卻自成一格的理解框架。
首先,此君顛覆主流經濟學對企業 “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假設,他假定企業以 “追求存活”為先。*****
按照他的說法,企業存活面臨四個威脅:供應商可以借著加價或者限制供應令他們無利可圖;競爭者透過價格戰把他們趕出市場;經理人和員工的衝突會令生產或者銷售陷入癱瘓;最後是產品過時,顧客冷待令企業變得無利可圖。
從這一點推敲,就可看出市場裡社會結構形成的主要原因: 企業持續尋求和競爭者、供應商與及勞工之間穩定的互動方式。***** 這些關係界定了場域,包括市場如何運作,行業中不同企業的位置,以及企業如何詮釋彼此間的互動。在位者做出種種行動力圖強化自身的優勢;而挑戰者則力圖穩因固自己的位置。 市場秩序如何形成,在位者用了什麼策略成為市場王者,種種已成共識的理解他稱之為「控制思維」。 一旦控制思維廣為流傳,臨近市場的行動者就會模仿它。
這取徑也指出了政府對場域的形成和維持,有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市場以內所有企業都力圖爭取生存,想盡辦法控制對手的行動。如果放任競爭自由進行,所有企業都會無所不用其極,在無序競爭中粉身碎骨,社會關係被架空,一切陷入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市場轉型」最容易出現。為了避免這種共同悲劇,企業需要政府的介入。無論是由政府仲裁,還是訂立遊戲規則來維持秩序,必要時甚至要直接干預。 然而過猶不及,政府過度干預會導致另一種市場困境。這層關係,在經濟衰退,市場草創期,乃至國家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時候最是鮮明。
總括而言,這本書可說是經濟社會學家對主流經濟學絕地反擊的總結。他們不再止步於強調市場經濟以外的經濟形式,而是深入市場經濟本身,用社會學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路徑來拆解現代市場經濟。 列舉五問固然發人深省,闡發「場域理論」更讓人大開眼界。此書,實在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