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603A 太平天國之秋

演說1603A 太平天國之秋
講者:掌門

《太平天國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2012) Stephen Platt
本書是2012年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獲 史景遷和Henry Kissinger的高度評價.

〈本書主旨〉
在於論證:對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來說, 中國的「太平天國之亂」(1851-64年)和美國的「南北戰爭」(1861-65年)都與國家經濟命脈息息相關. 當1861年美國內戰方興而中國內戰十年未已的時候, 英國的環球經濟岌岌可危. 剛在去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獲勝的英國, 其國力僅足以干預這兩場內戰中的任一場. 迫在眉睫,她必須作出決斷, 應向東西何方拔刀?
這是 “成本與效益”的考量. 假設用兵西方, 毫無疑問支持的必然是 “友方” 南方邦聯. (至於 “友誼”當然是建築在原棉貿易的利基上面.***) 但假設向東出手, 就要認真考慮:支持的應是過去二十年間曾兩番開戰的北方「大清皇朝」, 抑或是同屬 “基督新教” 的南方「太平天國」呢?

這被後世史家嚴重忽略的決策歧路, 對當時的大英帝國內閣來說,並不是那麼易於取捨; 而國內輿論,反映在國會辯論和報紙社評當中, 也是針鋒相對,各有聲援. 然則英國為何在中國內戰中放棄原已堅持多年的中立政策,最終實質幫助清朝平亂; 但卻在美國內戰中自始至終保持著中立呢? 作者對此給出了獨家見解.
但是就算作者解通了這關,仍要面對行家最終的強力質疑:英國伸出的 “軟援手” , 真的起著 “抵定乾坤” 的作用嗎? 這最後一關才是本書的吃緊之處!環環相扣的論證全部由作者鋪陳史料加以支持, 尤其著重 「干王」洪仁玕對上海英國租界的外交努力; 和「忠王」李秀成在江浙的軍事冒險, 兩者終歸失敗的契機.
他的結論是:在「太平天國的秋天」裡,天秤急劇失衡, 與英國人適時施加的砝碼有著微妙且關鍵性的干係.****

〈英國的環球貿易形勢〉
中國內戰之前,大英帝國的環球形勢一片大好. 她壟斷了全球最有價值的兩個貿易圈. 首先,最無敵的當然就是「英印華三角貿易」:中國的茶和絲, 印度的鴉片和原棉與及 英國棉織品為主的工業產品.**** 單是英國政府每年徵收的茶葉進口關稅, 便足夠支應皇家海軍整年的用度! 更暴利的是鴉片,在印度生產成本接近零,在中國卻以天價脫手.
其次, 英國向美國南部州郡購入長纖維原棉; 並且向美國輸出工業製品和中國絲茶. 棉織業是當時英國工業的命脈,而歐陸無棉. 英國3/4的原棉從美南進口; 成品則有1/2在遠東銷售.***

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定都開國, 中國形成南北對峙之局,作者遂將之定性為「內戰」. (關於這點許多行家並不贊同. 因為根據國際法, 起事的一方如被國際社會承認為對等的交戰團體, 這才稱得上是「內戰」,如南北戰爭. 有趣的是,如果起事方並未被承認為對等交戰團體, 那麽失敗之時稱為「叛亂」, 如太平天國; 成功則稱為「革命」,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 )

同年,馬克思在倫敦 “樂觀地”預測中國叛亂將會引致英國環球貿易系統崩潰….. 如此這般,資本主義死期不遠, 而 “共產天國”行將降臨. 此乃書生之見,事實上中國的絲茶出口不減反增, 原因是長江流域亂離阻隔,中國商人反倒把存貨積極銷予海外市場.*** 另外,南京新創的 “天朝”也極需透過外貿獲取資金. 所以,成為江南富商和資金避難所的上海租界反而畸形地高度繁榮起來.***

但是到了1861年美國內戰開打,情勢卻急轉直下, 北方封鎖南方港口,棉價飊升至英國紡織品無法在亞洲獲利的地步. 英國對華出口一落千丈,*** 紡織品貿易額下降2/3,英商缺乏資金在華購貨. 國內情勢,翌年底棉荒嚴重,工廠關門, 棉紡重鎮蘭開夏失業率高達六成. 英國在華購入的茶葉本有2/3轉口美國, 此時因為戰情酷烈,市場消失, 進口商把存貨在國內傾銷, 造成茶市崩盤.*** 這又大幅削減了英國政府的關稅收入, 造成財政緊絀,真的是 “牽一髮則動全身”!在此可以初次看到現代意義「全球化」的威力.

〈英國的反應與行動〉
禍迫眉睫,英國國會激烈爭辯,訂策應變. 本來最治本的方法是派遣遠征軍干預美國內戰,扶持南方邦聯獨立, 恢復原棉供應,則萬事大吉.*** 但這招成本極高,兼且風險極大,近乎不可行. 美國已非吳下阿蒙, 不像中國,無論那個 “天朝” 都是軟柿子; 而且遣軍赴美遠比赴華艱難, 因為赴華有印度作為跳板,赴美則無之.

所以英國對美國內戰的反應乾淨俐落, 迅速宣布承認雙方為對等交戰團體, 而英國則嚴守中立. 這樣做一方面總算順應國內一面倒的輿論民情. (這還用說嗎? 南方的農業是英國的貿易夥伴; 北方的工業則是其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 南邦既成獨立國, 就可以合法地向英國銀行貸款,與及購買軍火,*** 如此商界有利可圖. 最後, 英國非常願意看到分裂的美國, 以免威脅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但對中國已歷時多年的內戰,英國卻仍舉棋不定, 倫敦輿論一片混亂,沒有人弄得清「太平天國」是甚麽一回事. 但有一點卻毫無疑問,國人全都非常厭惡清政府, 尤其在 “虐殺英國俘虜事件”之後. (該事件直接導致 “火燒圓明園”.)
倫敦對太平天國的認識完全來自租界, 消息來源可粗分為 駐華軍政人員、商人和傳教士. 傳教士因其身份地位超然,對社會輿論最具影響力. 起初他們一面倒親南京,視之為基督教陣營的一分子.*** 但這時候太平天國總理 「干王」洪仁玕突然失勢, 他對租界的外交努力也就全面廢止.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親族,出身香港的 國教會傳教士, 曾在英華書院任教席,懂英語.) 失望的傳教士化愛為憎, 散播醜詆太平天國的言論,斥之為邪教.

但對倫敦的遠東政策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始終是駐華軍政人員, 而他們反映的則是在地英商的利益.*** 天國定都南京已八年,期間英國人在上海租界大發戰爭財, 雙方也就相安無事,以禮(及利)相待. 1860年簽訂的「天津條約」給予英國溯長江入內陸的獨家通商權利, 並在沿江開放通商口岸.*** 租界英商對此雀躍不已,期望甚高.

一直以來倫敦並未在外交上承認太平天國,但對駐上海的「在華最高代表」和「艦隊總司令」則明確訓示保持中立. 但上海遠隔重洋,信函往來需時兩個月以上, 倫敦只好給予英租界相當大的便宜行事權 (例如在保護僑民安全和商業利益的時候可以使用武力.). 這就造成 “山高皇帝遠” 現象,上海方面擁有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

南北戰爭爆發使英國的遠東商貿入停擺, 租界英商只能放眼於開發新近獲得的沿江貿易特權上面,*** 希望能補救總貿易額的流失. 長江近海諸省均是太平天國地盤, 故此英商的最佳策略似乎是與南京達成妥協,最為省力. 就在此際,兩項因素造成英租界轉向與湘軍緊密合作, 導致戰局急轉直下,天國就此覆亡.
首先是洪仁玕失勢, 缺乏戰略意識的「忠王」李秀成決定對隸屬清朝管理的上海縣城用兵, 此事鑄成大錯. (雖則他三番四次申明不會進犯 英法美三個租界, 但沒有人相信他.) 其次,英國駐華代表Bruce和艦隊司令Hope胆大妄為,且都很厭惡太平軍. 他們決定把倫敦給予的便宜行事權作出擴大解釋, 宣告太平軍必須撤離租界周邊五十公里範圍.*** (上海縣城當然落入該範圍之內.) 李秀成不堪受辱,太平軍與英法聯軍就在租界方圓五十里地面交起手來.

〈行動的後果〉
既然與太平軍開打, 由於兵員懸殊,英法聯軍只得與湘軍協同作戰. 曾國藩戰略眼光銳利, 行事果敢堅定,且知人善用. 他在關鍵時刻兵行險着,暗渡陳倉, 在得到英租界的支持下,租用懸掛英國國旗的蒸汽運輸船, 把 李鴻章新建的淮軍六千人順流穿過太平軍轄下三省的沿江炮臺, 偷運到上海縣城,以解被困之危.

炮臺果然不敢開炮,分批運輸過程費了四天才告完成. 軍紀嚴明的淮軍進駐上海,首戰即擊退來犯之敵, 當地華商於是傾全力支持李鴻章. 淮軍得到上海強大財力作後盾,與湘軍對南京形成腹背夾擊之勢, 尋且反攻江浙,一舉奠定了全局勝勢.***
到了戰亂末期,軍事形勢逐漸清楚, 終極勝負取決於補給而不是戰術運用.*** 任憑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陳玉成如何驍勇擅戰, 終究被得到聯軍蒸汽炮艦支援的湘軍水師切斷了補給線, 而牢牢地被壓制著,以敗亡終局.

戰後,英國人期望的對華貿易榮景完全沒有出現, 相反,上海立即入長期衰退. 富人和資金撤回家鄉, 房地產市場崩盤. 戰時中國商人願意付出高溢價租賃懸掛外國旗幟的運輸船, 現時長江安全通航,這項優勢喪失殆盡. 急於在海外市場脫手的貨物, 現在也轉回國內銷售. 經濟蕭條令到兩間大型英國洋行不久破產.
英國人原先以為溯江入內陸的貿易大有可為, 殊不知中國社會根本不信任洋人, 溯江貿易始終牢牢掌握在華商手中,洋人動不了分毫. 更有甚者, 中國緊接推行的現代化運動—「洋務運動」, 顧名思義就是要搶洋人的生意!
道理很簡單, 中國愈是內亂,競爭中的各方愈要討好英國, 英國才有更大的操作槓桿,取得更多的利益; 反之亦然. ***

作者舉出的最後一點非常之有歷史興味.
1860年中,「太平軍」忠王和 英王以巧妙的戰術擊滅了「綠營」的 “江南大營” 和 “江北大營”. 同年底,「英法聯軍」在京津路段擊潰了「八旗」騎兵. 此時清皇朝已無可用之兵,亦無可籌之餉.*** (還要分期繳付戰爭賠款,並以關稅作抵押.) 因此才起用湖南省的「鄉勇(ie團練)」, 即非正規的民兵「湘軍」作為對抗太平軍的主力, 並許其在沿江商鎮開徵新型間接稅「釐金」(即商品「印花稅」.), 以籌集軍餉.

曾國藩被擢升為兩江總督,門生 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 聯同湘軍另一支系的 左宗棠, 這三人包攬了沿江省份的所有軍務、民政和財政. 事實上這場戰爭的末期純然是「太平軍」與「湘軍」的對決, 「清皇朝」完全沒有實質參與.***
清朝既已是零軍力, 那麼決戰結束之日,便應是其覆亡之時. 作者認為此事若果發生在世上其他地方, 必當如此!那麽便要問:為甚麼清朝遲亡了五十年?

清朝不亡,靠的是穩固的意識形態統治, 曾國藩本人是理學名家,壓根兒沒有動念取天下. (他在破南京的前夕便已佈署裁減湘軍.) 但北弱南強已成定格, 中央再也沒法收回江南諸省的徵稅權, 長江流域的國內外貿易利源盡皆以「自強運動」的名義扣留在東南諸省手上.

及至1901年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入北京, 東南諸省竟敢「互保」,背叛朝廷與洋人妥協, 可謂翻版了太平天國末期的內外形勢. 封疆大吏集體抗命中央, 就算在稍早之前也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
最後到了1911年辛亥, 滅亡清朝的就是湖北「新軍」與及鼓動風潮的「同盟會」, 而同盟三系中最強大的就是兩湖「華興會」. 如果純從經濟格局著眼,「湘軍」終究在五十年後滅了清朝.***